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150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49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5):I0001
2008年5月5日上午,浙江省政府在湖州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2008年的蓝藻应对应急工作。会议强调,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科学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做好蓝藻应对应急工作,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322.
太湖流域种植业肥料施用强度普遍较高,且以化学肥料为主要形态.因肥料投入不适宜,种植业氮、磷流失问题显著.2015年以来,各地区积极对种植业肥料施用策略进行调整,但当前工作主要基于粮食作物系统且仍停留在化肥施用总量削减和有机肥施用面积提升层面上,缺少菜地、果园、茶园作物系统的相关数据以及对农业环境问题的响应.对此,以苏州市吴中区为太湖流域典型农区代表,研究2019~2021年稻田、菜地、果园和茶园这4类作物系统肥料策略调整对氮、磷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源养分投入强度的调控是决定氮、磷流失的关键;适宜的有机肥替代比例有助于降低氮、磷流失风险,但有机肥施用需考虑时机并尽可能搭配农用机械.肥料效率是兼顾农业生产过程环境友好、生产主体经济效益的核心,也是后期肥料施用策略调整的导向.稻田系统的肥料施用策略调整应重视养分中不同元素配比,菜地系统应以种植结构调整为抓手,茶园、果园系统可从复合系统视角制定同时满足茶、果生长的施肥策略,助力构建满足农业绿色发展需求的作物系统.  相似文献   
323.
日前,常州高校十多位教授和环境专业学生与常州企业中湿地保护专家联合组成的太湖湿地保护调研实践团队,先后赴苏州吴江、无锡滨湖、常州武进等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环太湖湿地保护考察调研活动。调研结果显示,由于围垦、污染、淤积等威胁和保护管理能力薄弱,太湖流域湿地总体上呈面积逐步减少、生态质量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324.
全世界饮用水中均检出多全氟化合物(PFCs),从而引起了公众讨论与监管机构的关注.本研究对象为位于太湖流域的某饮用水处理厂,从源头水、出厂水到龙头水中调查14种典型PFCs的两季变化情况.冬夏两季在原水及龙头水中检测到∑PFCs平均浓度分别为131.3 ng·L-1与214.7 ng·L-1,其中浓度较高的PFCs为全氟辛酸(PFOA)、全氟己酸(PFHxA)与全氟丁烷磺酸(PFBS),夏季长链PFCs占比明显增高.原水管道及供水管道中由于管道沉积作用及管壁微生物吸附作用对长链PFCs去除率最高达到22.7%,在PFCs浓度更高的原水管道中体现的更加明显.而整个饮用水处理工艺中传统处理单元对PFCs去除几乎无效,预臭氧氧化相关前体物造成了长链PFCs不降反增的现象,仅有深度处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依靠物理吸附及生物吸附最为有效,达到35%左右的去除率.最后对太湖流域整个饮用水系统中的PFCs对人类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现有PFCs均为较低健康风险,但由于太湖流域PFCs污染情况逐年恶化,我国应重视太湖流域PFCs的后续调查研究并加强预防其污染,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