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150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50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太湖流域洪涝的激发机制和减灾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世伦  姚炎明 《灾害学》1997,12(3):34-37
太湖流域洪涝灾害的形成包括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机制。自然机制有:①年降雨量较大,且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暴雨强度大;②地势周高中低,平原海拔低,河流比降小。人为机制有:①围垦缩小了流域蓄水面积;②地下水开采和高层建筑造成地面沉降;③土地非农业化使地表可渗透性面积减少。并提出洪涝威胁的发展趋势及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太湖流域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湖体富营养化严重.已影响到该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解决太湖污染问题迫在眉睫。太湖流域污染治理已列入国家环保局“九五”期间的主要工作。为加强整个大潮流域内环境监测,为控制污染、根治太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国家环保局于1995年11月正式成立“太湖流域环境监因网”(以下简称“太湖网”),成员由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所属的23个市县环境监测站组成。“建立太湖环境监出网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太湖网的成立是实现“九五”目标的需要,为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实现对流域进…  相似文献   
83.
启东市吕四渔场是全国四大渔港之一,渔业资源丰富,鱼粉加工业较为发达,鱼粉加工企业排放恶臭气体扰民的污染事故也经常发生。如启东市某鱼粉厂年加工生产鱼粉500t,由于该厂收购的大量原料鱼有时来不及蒸干而置于露天堆积存放,在气温较高时造成原料鱼腐败变质,蛋白质分解产生硫化氢等恶臭气体呈无组织排放,这时,可采用  相似文献   
84.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近日分别向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沿太湖地区的市政府下达了太湖流域为期5年的水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要求沿湖各地通过控制增量、结构调整、集中控污、提高标准、严格执法和工程建设6项硬措施,重点抓好太湖上、下游主要河流以及行政交界河流入河排污口的排污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85.
基于Dyna-CLUE模型的太湖流域建设用地空间扩张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区域尺度模拟建设用地空间扩张是理解和解释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趋势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Dyna-CLUE模型,通过1985年以来5个时段太湖流域遥感影像数据及自然与社会经济数据提取先验转换规则,模拟未来太湖流域在耕地保护、生态保护与综合保护3种不同情景模式下建设用地空间增长过程。结果显示:3种模拟情景下Kappa 系数均大于0.75,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表明Dyna-CLUE模型在太湖流域建设用地空间扩张模拟中有较强的适用性;3种情景下,综合保护情景下建设用地扩张模拟精度最高;2020与2030年流域建设用地扩张均以大城市周边为主导,其中2010~2020年扩张总量位居前列的城市依次为上海、嘉兴、无锡和湖州等,而2020~2030年依次为嘉兴、苏州、上海和无锡等。2020年、2030年建设用地空间扩张模拟结果基本符合太湖流域建设用地空间扩张的趋势。研究方法及模拟结果相对可靠,以期为未来太湖流域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特别是土地利用宏观需求的空间配置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6.
胡伟  钱茂  刘广兵 《环境工程学报》2014,8(4):1417-1422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建立了太湖殷村港流域工业园区企业污水治理效率评价体系,并利用该体系对园区内企业污水治理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效率评价函数对园区内20家企业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中4家企业达到环境治理效率相对高效;20家企业的废水排放量、COD和NH3-N排放削减总量分别为3 691 860、217.53和14.64 t/a,削减潜力较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环境绩效评价系统可为园区企业污水治理调控提出定量化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87.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进一步恶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实行环境污染问责制势在必行,生态补偿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手段被广泛关注。流域水资源的整体性及资源外部性等特征要求上下游要共同承担生态环境保护,如何建立合理的上下游之间生态补偿标准模型,成为流域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流域生态治理为研究对象,通过上下游地方政府博弈情景设定,建立演化博弈理论模型,说明在地方政府自主选择过程中对于社会最优的环境保护(保护—补偿)策略不会达到稳定均衡状态,必须引入上级监督部门约束因子,才能确定出最优环保(保护—补偿)策略状态稳定时的惩罚金范围。基于设定模型,以太湖流域为例,建立非参数回归计量模型,通过局部线性回归的方法,计算出超标每吨化学含氧量(COD)的惩罚金额至少为1.95万元,说明在现有的1.50万元的惩罚金额下最优保护—补偿策略是非稳态均衡策略,对于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太湖水质富营养,削减氮磷是关键”。经江苏省政府同意,近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由省物价局、财政厅、环保厅、经贸委共同制定的《江苏省太湖流域污水处理单位氨氮、总磷超标排污费收费办法》,  相似文献   
89.
2010年9月和2011年1月、4月、7月共4次对江阴6条主要河道的浮游藻类群落特征开展调查分析。共发现浮游藻类7门141属种,种类丰富度和现存量夏秋季高于秋冬季。优势种属呈季节性演替,即冬季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meneghiniana)、颗粒直链硅藻(Aulacoseira granulata)-春季梅尼小环藻、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裸藻属(Euglenaspp.)、衣藻属(Chlamydomonas spp.)、卵囊藻属(Oocystis spp.)-夏季巨颤藻(Oscillatoria princeps)、阿氏浮丝藻(Planktothrixagardhii)-秋季巨颤藻、阿氏浮丝藻、梅尼小环藻。南北向河道(锡澄运河、白屈港河和张家港河)的浮游藻类季节波动性大于东西向河道(应天河、东横河和西横河)。通过指示生物法,调查河道处于α,β-中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90.
为全面提升江苏省水环境的监控预警能力,我省在太湖流域相关市县建立了覆盖省市交界断面、出入湖口门、饮用水源地的全方位自动监控网络,为相关自动监控系统的技术框架构建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弥补了现行环境监测体系的不足,为太湖流域的监控预警、生态补偿、流域考核等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