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5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92篇
综合类   87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8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133.
134.
对华东地区1970年以来5级以上地震的月相效应进行了分析,表明该区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月相效应;分别对华东、安徽地区1970年以来4.5级和4级以上地震的月相调制比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华东MS5.5级、安徽MS5.5级以上地震活动受月相调制作用显著,分别提出了华东地区MS≥5.5级及安徽地区MS≥5.0级地震发生前月相调制比的定量预测指标,它对这两个区域大震的发生具有中、短期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35.
发挥比较优势建设生态安徽--访安徽省副省长田唯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骞  方芳 《世界环境》2004,(1):7-10
安徽是我国中西部第一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如何在建设生态省过程中统筹社会、经济和生态三大体系协调发展?如何处理生态省建设和污染治理关系?其近远期目标又是如何?为此,记者采访了安徽省副省长、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田唯谦。  相似文献   
136.
本文以淮南为例,探讨能源城市中小型燃煤锅炉污染防治的基本途径,为控制煤烟型大气污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7.
本文立足安徽南部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就长江中下游不同成因类型的岩浆岩地质、岩矿、地球化学方面的有关资料作一些补充,估算了成岩压力、温度、氧逸度、水逸度,并对其成因、演化和成岩时所处的构造环境,进行再认识,提供华南古板块与扬子古板块在碰撞前后挤压、拉张交替情况下各型中酸性侵入岩的某些信息。  相似文献   
138.
煤气层开发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十分显著,本文根据国内外煤层气开发现状,提出了煤层气开发利用的设想,即统一规划,重点突破,积极建设,为促进安徽省经济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139.
本文通过三个典型的实测案例,探讨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隐伏断裂探测中的分析与应用;通过工程场地地质剖面的分析,对隐伏断裂的判定与异常的排除、以及它们不同的电性特征和解释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0.
安徽省持续性区域霾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天气和气候特征,将安徽省分为沿淮淮北、江淮之间和沿江江南3个子区,并定义了持续性区域性霾过程.基于气象、环保及遥感资料,分析了安徽省持续性区域性霾过程及相应的气溶胶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江淮之间和沿江江南区域性霾日数自1980年开始总体呈增多趋势,沿淮淮北2000年开始增加趋势明显;1980年以来,城市持续性霾过程呈增多趋势,但城市之间差异较大;2000年之后持续性区域性霾过程明显增多,最长过程可达10d以上.62%以上的持续性区域性霾过程出现在冬季;江淮之间次数最多,沿江江南次数最少.区域性霾天气常对应着大范围的高湿、小风情况,并伴随着高浓度气溶胶污染,其光学厚度大于0.9,约是晴空天的2.3倍,气溶胶主要集中在400m以下,如近地面区域性霾天的消光系数是普通霾天的2~2.5倍,晴空天的3~5倍;地面PM2.5污染而言,区域性霾天至少有一个或以上的城市AQI会达到轻度以上污染等级的概率超过了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