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5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92篇
综合类   87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8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安徽"两山一湖"地区的旅游生态破坏和视觉污染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成林 《灾害学》2003,18(4):79-84
阐述了“两山一湖”地区在安徽省旅游中的重要地位,重点讨论了“两山一湖”地区的旅游生态破坏和视觉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72.
《中国环保产业》2003,(10):44-45
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安徽省环保局推荐的QBG型搅拌机适用于石油、化工、制革、印染、造纸、食品、农药等行业及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主要技术内容由电机带动螺旋桨叶轮和散气叶轮旋转,使风机供给的空气进入散气叶轮,被破碎成细微气泡,与水混合。再由螺旋桨叶轮搅拌为水气混合液(气泡进一步细化),使其经导流筒出水口喷射出来,在池内循环,实现充氧和搅拌。该机结构紧凑、兼有曝气和搅拌双重功能。典型规模:处理废水20000t/d。主要技术指标及条件要求一、技术指标:处理水量20000t/d;充氧量6.5~25.4kgO2/h;动力效率2.28…  相似文献   
173.
近10年安徽省的各类灾害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安徽是各种灾害频发的省份之一。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旱、涝等气象灾害严重;生物、地质、环境和人为事故灾害等也经常发生并有加重趋势。本文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安徽上述五类灾害发生的情况,分析了这些灾害的相互关系,并对安徽未来l0年灾害发展趋势作出了宏观预测。  相似文献   
174.
田红 《灾害学》2003,18(4):51-55
分析了安徽“两山一湖”区域独特的气候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域的主要气象灾害(暴雨与洪涝、雨淞、冰雹与大风、雾危害、低温冻害、干旱、雪灾)逐一进行了论述,指出了趋利避害、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保护“两山一湖”区域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5.
程鹏  袁长顺  张新法 《灾害学》2004,19(1):81-86
通过对“两山一湖“区域生态系统的分析,认识到影响该区域生态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毁林垦种、外来物种入侵、森林火灾等;提出了保护森林资源、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实行退耕还林、推广水流域综合治理、加强物种保护、预防松材线虫病和森林火灾、建立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6.
177.
178.
安徽省矿山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辉  孙世群  李如忠  熊鸿斌 《四川环境》2007,26(1):51-54,66
建立省区一级的矿山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根据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综合考虑矿山环境影响因子及其相互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安徽省县区为评价单元,探索性建立了矿山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矿山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实例研究表明,所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较好可信度。  相似文献   
179.
芜湖市地处安徽省东南部的省辖市,南依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风景区,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的交通枢纽位置.  相似文献   
180.
通过对安徽省寿县矿山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及统计分析得知,目前该县矿山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其中耕地、林地、草地及其它类型用地破坏面积分别约占总土地破坏面积的54%、19%、18%和9%。截止2004年,全县总体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仅为20.33%,明显低于六安市2005年矿山生态恢复总体规划实现治理率达25%的目标。当前寿县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中存在着恢复治理任务量分配不合理、管理执法不到位等问题,需加大生态恢复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