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5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92篇
综合类   87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8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基于水资源供需平衡机制的安徽省干旱时空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目前大多数干旱研究偏于气象、水文和农业干旱,不能较好地反映供求矛盾,论文根据水资源供需成因的旱情评价方法,对安徽省2001-2005年的旱情时空分布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发现,在时间上,安徽省2001和2005两年同为中度干旱,但差别甚大,平水年份的2005年的旱情等级数(Drought Index,DI)(1.485 9)却远高于偏枯的2001年(DI 0.890 9);在空间上,平水年份的2005年总体为中度干旱,但各地市区域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用水量大的城市干旱严重(如合肥、淮南、马鞍山、芜湖市等)。淮北(DI -0.146 1,无旱)与芜湖(DI 2.466 2,严重干旱)两市水资源自然量和人口数量都相当,但旱情迥异。研究发现,造成上述旱情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引起的水资源供需量的巨大差别。研究认为,在现代的社会背景下,单独的气象干旱、农业干旱和水文干旱已不能全面反映旱情状况,而社会经济干旱对旱情的描述更为直观,采用水资源供需平衡机制对旱情的评价也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342.
淮河是流经皖北的一条重要河流,也是国家“十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重点治理的大江大河之一。淮河中游几乎都从安徽境内经过,是安徽的母亲河,它留给安徽无数的神奇传说,同样也带给安徽无尽的苦难记忆,在那记忆的深处,最痛楚的莫过于水患。  相似文献   
343.
344.
试论安徽农业资源开发的“下游拉动”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位于华东地区西部,西面和南面环山,长江、淮河横贯全省,四周依次与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山东省为邻。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境内农业资源丰富,并已形成以黄山毛峰、三潭批把清山酥梨、怀远石榴、明光绿豆、符离集烧鸡等为代表的名牌农副特产品。1994年农业从业人员1922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61.6%,高于全国同一比例;同年农业产值比例为22.6%,也高于全国的21%,农民人均纯收入973.20元,低于全国平均数的1221元。因此,安徽的农业具有比重大、投入高、效益低的特征,其主要原因在于种养业结构不尽合理,“三高…  相似文献   
345.
346.
347.
1992年12月25日至28日在蚌埠市物资宾馆举行了安徽省物资系统1993年废钢订货会议。省公司经理倪青亲自主持这次会议,全省各地市县公司均派人参加。这是一次全省同行业的一次集体和统一的活动。  相似文献   
348.
349.
350.
长江贯穿安徽省南部,流经面积66031km^2,占全省面积47%,大别山在安徽内地处西南边境,占地12700km^2,其水系分属几个不同支流后最终注入长江。通过对安徽省大别山区农村的实地调查,分析了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要素及贫困原因,提出了复合农林业在该地区的应用前景与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