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140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261.
根据小城镇污水处理方案影响因素具有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建立了小城镇污水处理方案的模糊相似优先比决策模型,在该模型中,定义了模糊相似比,构造了污水处理方案影响因素的模糊相似优先关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从整体上找出了与理想方案最为相似的处理方案。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决策结果合理、使用方便具有实用价值,为污水处理方案的决策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2.
文章分析了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的方法,并应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溆浦县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进行了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得出如下结论:溆浦县小城镇生态化总体程度偏低,其中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指标明显低于自然生态系统指标,说明阻碍制约溆浦县生态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因素在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263.
浅析小城镇生活垃圾污染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生活垃圾污染防治工程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城镇的发展及环境保护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小城镇数量较多,布局分散,产生的生活垃圾长期暴露堆放,不仅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环境,甚至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小城镇生活垃圾存在着多种处理方式,通过对小城镇生活垃圾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小城镇应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自己的实际,提出合理性的防治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264.
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障,经济发展是人居环境改善的物质基础和载体.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新疆沙湾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城镇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协调度模型,对1999-2008年沙湾县城镇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年来城镇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逐渐上升,可以划分1999-2004年缓步上升和2005-2008年波动上升2个发展阶段.目前,沙湾县城镇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已到达高度协调状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之更近一步达到优质协调,从而实现沙湾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65.
通过调查含山县生活垃圾转运站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根据含山县总体规划,预测生活垃圾产生量。并考虑服务半径、设备能力,在此基础上规划设计新建4座垃圾转运站,改造2座现状垃圾转运站。对比分析转运站两种压缩工艺优缺点,考虑当地实际,选择垂直压缩工艺。  相似文献   
266.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人们逐渐对小城镇建设重视起来。众所周知,小城镇环保基础设计建设是我们在进行小城镇具体建设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同时环保基础建设也是整体建设施工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发展进步与科学技术进步共同推动者城镇乡村发展。但是现下小城镇环境污染等问题十分突出,小城镇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破坏。  相似文献   
267.
小城镇发展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关键,合理对小城镇进行环境规划也就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以山东省齐河县胡官屯镇为例,结合生态功能分区中的经验分区及以土地生态适宜为因子建立单因子分析模型从定性和定量双重角度进行规划,将胡官屯镇镇域划定为黄河水域生态保护区、生态农业示范及水土恢复区、经济生态科技工业产业区以及生态文教市政商贸生活区,并基于各分区的现状分析,结合各自生态功能定位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为实现该镇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了基础,并为小城镇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分区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68.
以浙江省慈溪市小城镇耕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以20个镇(街道)为评价单元,建立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综合评价法和人工神经网络两种方法、四级评价标准对其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为区域土地合理利用和科学规划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小城镇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可包括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利用效率和持续状况4个准则层;②小城镇耕地集约利用是以资金的大量投入为重要表征的,因而其重要程度最高,而粮食稳定性指数在气候条件、水分条件较好的南方,其重要性最低;③慈溪市小城镇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区域差异较大,多数小城镇耕地利用处于II 级较集约和III 级基本集约水平;④采用的两种评价方法均能较好地反映小城镇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比较而言,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小城镇耕地集约利用评价较传统的通过确定权重进行评价的方法是更加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