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9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261篇
安全科学   347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69篇
综合类   858篇
基础理论   155篇
污染及防治   110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12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着重介绍了聚氨酯橡胶模在立梁成形中的性能、变形过程及模具设计,论述了利用聚氨酯橡胶作成形凹模能有效地控制立梁成形的回弹,保证工件成形质量。  相似文献   
92.
运用Gambit软件建立了污泥好氧发酵堆体的多孔介质模型,通过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获得了堆体的通风粘性阻力系数和惯性阻力系数以及功能膜压差与透气量之间的关系,用Fluent软件分析了堆体不同截面形状及底部通风管数量对堆体通风均匀性的影响,为确定合理的通风管数量及截面几何形状提供理论依据。对上海奉贤区城镇污水厂污泥处理工程发酵仓进行堆体流场模拟,确定堆体采用小拱形截面形状,堆高2 m,宽8 m,底部设置4条通风管,实际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3.
在研究氢氧化镁混凝特性的基础上,复配氯化镁和硫酸铝作为混凝剂,以高岭土配水水样为研究对象,运用iPDA在线监测技术对混凝过程絮体形成进行监测,探讨了单独使用氯化镁和硫酸铝以及二者复配使用的混凝效果和絮体特性,确定复配使用的各种条件。结果表明,对于浊度20 NTU,pH 11.5的高岭土配水水样,氯化镁、硫酸铝最佳投加量分别为7.2 mg/L(Mg2+计)和3 mg/L(Al3+计);硫酸铝跟氯化镁复配使用时,先投加硫酸铝,间隔30 s后投加氯化镁,混凝效果较好;在镁离子最佳投加量7.2 mg/L时,铝和镁最佳质量比在1∶3~1∶2之间;镁铝复配时其FI值明显大于单独作用时,即絮体尺寸大小:二者复配硫酸铝氯化镁,而且复配条件下Zeta电位值在零电势左右浮动,浮动范围小,更利于聚集沉淀;镁铝复配时发生了协同效应,弥补了单独使用氯化镁混凝过程的不足。  相似文献   
94.
絮体性能及其工艺调控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絮体结构和强度特征是絮凝过程的重要参数.在简要回顾絮体分形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对絮体结构与强度的测定方法、絮体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工艺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性介绍.结合部分实验研究,着重讨论了水力条件对于絮体性能的影响和絮体重组、历史的演化机理,结果表明,逐步增强的水力剪切条件有助于改善絮体的结构和强度.  相似文献   
95.
江西南部鹤仔片麻状花岗岩类Pb-Pb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南部鹤仔一带的片麻状花岗岩体是在武夷山西南坡江西境内发现的最古老的片麻状花岗岩体.选取晶形好,无磁性锆石进行了Pb-Pb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1848±20Ma、1774±20Ma,片麻状花岗闪长岩体为996±29Ma.它对进一步认识该区"中条"至"晋宁"期岩浆活动构造背景,中深变质岩时代确定等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介绍DDCAD系统拉深模设计,其中包括工作零件(凸凹模)图的设计、国标标准件及常用图形符号的总体设计.基于标准的零件图及模具标准件的参数化绘制等,在此基础上设计拉深模装配图.  相似文献   
97.
对高宽比值大的锻件预锻型槽设计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在变形过程中金属的流动状况.  相似文献   
98.
介绍用国产数控机床加工高压贮气瓶的热旋压成形新工艺,对国内气瓶生产提出一种具有较高材料利用率,较高生产效率的数控化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99.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和阐释手性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中的转化和环境归趋,采用实验室室内避光培养方法,研究了o,p'-DDT及o,p'-DDD 2种手性有机氯农药的外消旋体在水稻土厌氧培养体系和菜园土好氧培养体系中的选择性降解情况。为了更好的利用土壤中土著微生物的活性,我们选择了厌氧微生物比较丰富的水稻土和好氧微生物丰度比较高的菜园土来做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实验体系中o,p'-DDT及o,p'-DDD在水稻土和菜园土中的降解均没有明显的对映体选择性。这一结果与2种手性化合物不同对映体在自然环境中的含量普遍具有差异性有所不同,说明野外环境条件和室内模拟实验条件的差异会影响手性化合物的降解选择性。在2种体系中,o,p'-DDT的降解速率均高于o,p'-DDD的降解速率。这与以前的研究报道一致,DDD比DDT更难降解。通过2个体系的比较,发现DDT的降解速率在厌氧体系中高于好氧体系,而DDD的降解速率与之相反,好氧体系高于厌氧体系。这应该与DDT和DDD 2种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2种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差异有关。对于厌氧体系中的2种水稻土,采自中山的水稻土中DDT的降解速率高于江门的水稻土,这应该与中山水稻土有机质含量高于江门的水稻土有关。有机质含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土壤中微生物的多少,进而会影响污染物的降解速率。研究发现本实验所用水稻土和菜园土总有机碳含量偏低可能是影响2种化合物的对映体无降解选择性的因素之一。此外,由于本研究采用缓冲溶液将pH 调控在中性,因此本文的土壤 pH 对降解选择性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中好氧体系和厌氧体系对目标物的降解选择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0.
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土壤团聚体及固碳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7,他引:21  
揭示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分布、稳定性以及相对贡献率的影响,有利于明确秸秆与生物炭还田下土壤碳库的稳定性及其保护机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油菜/玉米轮作模式下,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对土壤团聚体及固碳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秸秆与生物炭还田各处理均能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其中生物炭还田(BC、16.88 g·kg~(-1))、秸秆+生物炭还田(CSBC、17.37 g·kg~(-1))效果优于秸秆还田(CS、13.76 g·kg~(-1))和秸秆+速腐剂还田(CSD、14.68 g·kg~(-1)).(2)与对照(CK)处理相比,CS、CSD处理能显著地提高大团聚体(2 mm)含量,增加率为94.00%~117.78%,同时显著提高了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R0.25,降低了分形维数(D),提高了团聚体稳定性(P0.05).(3)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增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现先降低再增高然后再降低,且粉黏粒(0.053 mm)对土壤有机碳贡献率最高(29.61%~42.18%),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最低(9.19%~17.81%).除CSD处理外,CS、BC、CSBC处理降低了较大团聚体(2~0.25 mm)和微团聚体(0.25~0.053 mm)有机碳贡献率.秸秆还田促进土壤团聚作用效果优于生物炭还田,而生物炭还田提高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效果优于秸秆还田,秸秆新碳主要向大团聚体内分配,秸秆+速腐剂还田还能促进较大团聚体内不同组分结合新碳,生物炭、秸秆+生物炭还田主要向微团聚体中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