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0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725篇
安全科学   20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66篇
综合类   2366篇
基础理论   506篇
污染及防治   79篇
评价与监测   189篇
社会与环境   442篇
灾害及防治   338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304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71.
为了解我国地下工程内氡的浓度水平及其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危害,采用核固体径迹法,在不同季节对全国23个城市的234个地下工程测点的氡浓度进行了测量。根据工程的建筑类型及用途的不同,将所有被测工程分为坑道、干道(包括掘进式地道工程)、地下室(高层建筑地下室和掘开式工程)和停车场四类,各类工程的氡浓度平均值分别为327、619、96.9、59.1 Bq.m-3。对于不同山体岩性的坑道,氡浓度值由高到低的顺序是花岗岩>凝灰岩>石英砂岩>石灰岩>安山玢岩。比较各类工程不同季节的氡浓度,得出,停车场氡浓度季节变化不大,其它三类工程都有氡浓度夏季明显高于冬季的特点,而且通风差的未使用的坑道和干道比使用中的同类工程具有相对高的氡浓度夏/冬比值。  相似文献   
172.
咸阳地裂缝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咸阳地裂缝出现于1992年,以近东西向为主,局部发育为近南北向,水平拉张位移最明显,垂直位移次之,水平扭动位移最小,为拉张兼具左旋地裂缝。咸阳地裂缝的出现位置与区域构造线吻合,说明与区域地质构造环境密切相关,构造带的存在与活动为地裂缝的发育提供了空间条件和力学薄弱界面,而承压水头的急剧下降,最终使地裂缝的出现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3.
土壤养分制约着果树产量和品质,同时受果园生产管理的影响而变化.为了解攀枝花地区芒果园土壤碳(C)、氮(N)、磷(P)含量现状,探明果园管理导致的土壤养分变化趋势,选择3个发育阶段(挂果前期:2-5年;初期:6-10年;盛期:11-26年)芒果园共162个,研究果园树盘区和间空区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C...  相似文献   
174.
洛川塬是黄土高原第二大黄土塬面,也是黄土高原面积最大的苹果种植区。近几十年来,由于塬面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洛川塬沟道侵蚀剧烈,塬面萎缩呈现逐年加剧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塬区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安全。因此,清晰了解近几十年来洛川塬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对于洛川塬的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至关重要。本文使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学方法,以洛川塬主体洛川县为例,对洛川县1985年、2000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了解译,分别从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转移方向和土地利用程度三方面综合分析了洛川县近30 a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规律及人类活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1985—2015年洛川县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草地和耕地,三者面积占比达91.29%;近30 a土地利用变化最大的特点为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且增幅最大,共增加了117.16 km2,年均增加5.11%,其中1985—2000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38.13 km2,2000—2015年增加了79.03 km2,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主要由耕地转入;(2)近30 a人类活...  相似文献   
175.
区域氮、磷、镉、砷输移变化是影响农业生产、导致农田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基于土壤表观平衡模型,以珠三角流域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农田为典型研究区域,构建农田小区尺度土壤表观氮、磷、镉、砷平衡模型,对4种元素在土壤中输移结构和平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4种元素的主要输入途径是施肥,而输出的主要形式各有不同。其中,氮、磷主要输出形式是作物富集输出,输出占比分别为57.5%和39.0%;镉、砷主要输出形式分别是地表径流和作物富集输出,输出占比分别为66.7%和10.7%。研究区域4种元素均出现了不同程度土壤富集现象,农田小区尺度氮、磷平衡处于盈余状态,而镉、砷平衡处于亏损状态,4种元素的平衡强度分别为37.40、8.88、-1.35和-20.50 kg/(hm2·a),仅氮、磷未超过当地土壤环境安全阈值。分析试验农田中5类蔬菜各部位镉、砷富集情况发现,砷的富集系数均达到70.0%以上,而镉的富集只在辣椒叶中较为突出,富集系数达到57.5%。研究显示,应重视肥料输入的有效利用,加强农田灌溉水、农作物和地表径流中重金属的监测,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和水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76.
基于“十三五”时期广州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监测数据,重点分析了广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三五”时期,广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明显,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PM2.5、PM10、NO2、SO2、CO均达到“十三五”时期最低水平,O3则呈现出由郊区向中心城区逐渐扩散的特征,并逐渐成为首要污染物;地表水环境质量实现较大改善,2020年优良断面比例较2016年大幅提高23.1个百分点,劣V类断面实现清零;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昼间道路交通噪声、生态环境状况保持稳定;酸雨问题得到大幅改善,降水pH略有上升,酸雨频率大幅下降。本研究有助于为“十四五”时期广州市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7.
汉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森林覆盖对于保障水源地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为监测汉江流域2007~2017年森林变化情况,以Landsat多光谱数据与ALOS(Advanced Land Observation Satellite)雷达遥感数据为基础,在GooSe Earth Engine平台上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根据区域特点,选取9个特征指数,利用随机森林分类算法,提取2007和2017年森林分布,监测汉江流域森林覆盖变化.结果 表明:结合Landsat多光谱数据与ALOS雷达遥感数据的分类精度最高,2007年森林分类整体精度为98.0%,2017年森林分类整体精度为98.6%,精度明显高于单独使用Landsat多光谱数据或ALOS雷达数据的森林分类结果;2007 ~ 2017年十年间汉江流域森林面积增加了5 653.21 km2;森林呈现增多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的西峡县、南召县和丹江口水库附近,而森林呈现减少的区域在荆门市、十堰市和汉中市附近区域.  相似文献   
178.
179.
180.
西康扁桃[Amygdalus tangutica (Batal.) Korsh.]是西南干旱河谷区具有较高生态和经济价值的特色乡土灌木树种,为准确估测其地上生物量,采用全株收割法,获取了80丛西康扁桃灌丛及其588个萌生株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地上生物量数据,分别建立灌木丛与萌生株地上生物量预测模型.选取8种[地径(D)、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