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10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178篇
基础理论   105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67篇
灾害及防治   18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以黄淮海平原为研究区,以WaterGAP用水量模型的灌溉耗水量与取水量数据、scPDSI数据为基础,探讨了黄淮海平原灌溉用水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干旱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耗水量约占取水量的1/3,其中河北南部、河南和山东等地区用水量均高于其他地区,耕地集中分布区灌溉用水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2003—2014年灌溉取水量呈增加趋势,约37 mm/月;黄淮海平原气象条件趋于干旱,其中2006—2014年干旱连续多发,scPDSI与灌溉取水量距平值大于0的单元数间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相关关系(R2=0.60),其中8-12月二者相关关系较为显著;气象干旱是黄淮海平原灌溉用水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在气象干旱和农业灌溉的共同影响下,研究区水储量亏损量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552.
以白洋淀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唐河、沙河、白沟引河3条支流上游4个水文站1959—2016年的日径流数据,采用改进退水常数后的数字滤波法中的Chapman-Maxwell法对4个子流域的日径流进行基流分割,利用水文气象要素异常值法划分干旱时期,分析水文干旱(径流干旱与基流干旱)对极端气象干旱过程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白洋淀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线性倾向率为1.81 mm/a2。在1979年发生减少突变,突变后降水量减少8%;并检测到白洋淀流域发生极端气象干旱,持续时间从1996年8月至2011年5月;2)4个子流域的水文干旱较气象干旱具有明显的时间滞后,且水文干旱持续时间比气象干旱更长,烈度、强度更大,表明长期干旱期间降雨-径流关系的不稳定性;3)4个子流域水文恢复时间较气象恢复平均滞后55个月,且基流恢复滞后于径流恢复。研究结果可加深径流与基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的理解,为核算河道生态需水以及维持河道生态系统健康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553.
“干旱”是由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水分亏缺现象,“水资源短缺”则是因人类长期对水资源不可持续利用引起的水资源亏缺现象。前者无法被水资源管理系统规避,后者则受水资源管理方针政策的影响。然而,通常一个地区由干旱与水资源短缺引起的水分亏缺经常同时发生而且难以区分。因此,论文提出了一种可以定量区分自然因素(干旱)和人为因素(水资源短缺)对水文系统影响的框架,并以漳卫南运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SWAT模型模拟结果(无人为影响情景下)和观测数据(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对研究区1976—1995年的日径流量序列进行了初步对比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经率定和验证的SWAT模型能够有效模拟漳卫南运河流域的径流过程;2)无论是丰水年还是枯水年,水资源短缺现象均导致了夏季径流洪峰时期的消失;3)人为因素是引起漳卫南运河流域水文系统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并且人为因素影响造成的径流损失量是自然因素造成径流损失量的4倍。论文提出的框架可以定量化分析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水文系统的相对影响,有助于水资源管理者制定适应干旱与水资源短缺状况的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554.
通过分析川东北狮子洞石笋SI2高分辨率稳定氧同位素组成( δ18O),重建了该地区过去~2 ka降水变化历史。SI2的 δ18O记录显示川东北地区在~600 a前出现过一次干旱事件,该事件在SI2的生长发育和碳酸盐沉积中也有显示。在川东北地区这一事件表现为三幕结构。该事件在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些石笋记录中也有显示,也与历史文献记载一致;但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古水文记录中没有明显显示。这一事件的成因还有待今后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55.
本文在介绍国际干旱荒漠生态环境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指出当今人们所关心的一些问题和重要的研究课题,着重指出经济发展中应该重视干旱荒漠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  相似文献   
556.
区域农业生产脆弱性及干旱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山东区域农业生产作为案例,根据主要作物历年产量波动分析,发现趋势产量年际间变化较为平稳,而气象产量年际间变化幅度较大,说明山东农业生产存在着气候脆弱性。通过对比分析光、温生产潜力和光、温、水生产潜力及气象因子对产量的直接、间接通径系数,得出气象产量主要受降水因索的制约,水分是气候资源组合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山东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索。历年作物生长期内降水达不到需水要求的概率为20%~35%。各作物不同生育时段的受旱概率相差较大,最低为7%,高的达50%~85%,这些结果为区域农业生产的减灾防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57.
北方草地干旱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和青海、新疆省的草地干旱指标研究。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0~30cm深土壤层的相对湿度与相对蒸降差这两个物理量,与牧草生长发育及产草量有密切的关系。三省、自治区分别以土壤相对湿度与相对蒸降差为指标,对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进行了干旱等级划分和检验,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558.
土壤干旱和内源ABA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程度土壤干旱胁迫和夏玉米根、茎、叶中脱落酸含量变化对产量形成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充足底墒条件下播种后采用5个土壤水分等级(0~2m土壤相对湿度分别为>80%,70%~80%,60%~70%,50%~60%和40%~50%,处理代号分别为WT1~WT5),生育期内遮去自然降水.试验结果表明,轻度土壤干旱胁迫(WT3处理)下,由于表土层干旱促进了根源信号的产生、运输和累积,明显抑制了叶面积的发育和地上部分的干物质累积,降低了地上部分水分损失;同时该处理的玉米植株根系发育良好,不仅有效地利用了表土层的水分,而且根系向土壤深层延伸吸收利用土壤深层贮存的水分,有效地缓解了干旱胁迫和根信号对产量形成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土壤水分利用和获取之间达到了较好的平衡,提高了植株体的水分利用率并增加了收获指数.  相似文献   
559.
洞庭湖区旱涝特征浅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赵化雄 《灾害学》2003,18(1):87-91
洞庭湖区是一个旱涝频繁发生的地区;整个洞庭湖区以洪涝年居多,干旱年次之;湖区洪涝发生具有持续性特点,干旱发生具有间歇性特点。  相似文献   
560.
世界气象组织2002年8月29日向新闻界发布一份报告说,肆虐全球的洪灾和干旱等自然灾害正在加剧,人类生存环境面临严峻挑战.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说,从2002年年初以来,世界80多个国家超过8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遭受洪灾,造成3000多人死亡,1700多万人的生活陷入困境,财产损失高达300亿美元,其中中欧和中国的洪灾最为严重.同期世界一些地区的持续干旱也令人担扰.世界气象组织说,持续干旱使非洲中部和南部许多国家的饥荒形势更加严峻;在北美,干旱已经袭击了美国37%的国土;印度等一些国家还遭受洪灾和旱灾的双重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