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38篇
基础理论   46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大渡河干热河谷光、热资源充裕,雨、热同期,主、支流(沟)纵横交错,为农业灌溉提供了水源;经济林木资源优势相对突出,农业环境资源立体层次丰富。因此,本文提出了开发大渡河干热河谷农业环境资源的4种模式。  相似文献   
132.
余波  陈占恒 《地球与环境》2005,33(Z1):174-183
以光照水电站坝址区河谷卸荷特征为例,对位于中等地应力的光照河谷斜坡总体卸荷特征、不同岩性地带的卸荷特征,以及卸荷对工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类似地区工程勘察及边坡稳定分析、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3.
探讨了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土壤侵蚀对土壤肥力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壤侵蚀使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以及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淋失;同时,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有机无机复合量降低,松结态腐殖质减少.A/C值下降;土壤中的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等活性也因侵蚀而降低.土壤侵蚀越强烈,土壤肥力退化愈严重.  相似文献   
134.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不同岩土类型荒山植被恢复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周低山区不同岩土组成的坡地的土壤水份环境差异较大,因而植被恢复模式应有区别,砾石层阶地丘陵坡地壤水分环境最为湿润,适宜恢复较完密的森林植被;片岩和半成岩砂砾岩低山坡地次之,适宜恢复疏林灌草植被;泥岩低山坡地最差,适宜恢复稀树灌草植被。  相似文献   
135.
伊犁河谷土地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环境保护》1993,15(4):1-7
1 伊犁河谷地理位置和经济概况伊犁地处新疆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位于中天山之西端。伊犁河谷被婆罗科努山和哈尔克山夹峙。北、东、南三面环山,东狭西宽,呈喇叭状向西坦荡展开。谷地由伊犁河谷地、巩乃斯河谷地、特克斯河谷地、喀什河谷地和昭苏盆地组成。地理坐标北纬42°14′16″—44°50′30″;东经80°09′42″—80°56′50″。东西长约350km,南北宽60—180km,总面积55665km~2,西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达432km。  相似文献   
136.
贵州南部河谷热带性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仕泽 《资源开发与保护》1993,9(2):136-138,146
  相似文献   
137.
干旱河谷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其生态修复技术是目前国内最困难的。而近年来我国金沙江流域大规模的水电建设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造成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活动更加活跃。在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区,如不进行以恢复生态功能为目标的植被修复与重建,将会导致巨大的生态安全风险,因而工程扰动区生态修复重建技术是国家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结合恢复生态学理论,对西南水电工程所在区的生态恢复问题进行探讨,确立了恢复生态学理论在干旱河谷生态恢复中的地位,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8.
金沙江干热河谷侵蚀陡坡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被恢复关系到金沙江干热河谷陡坡冲沟侵蚀的发育,土壤质量的演化.文章以元谋干热河谷侵蚀陡坡为例,通过测定植被恢复地与侵蚀裸地的土壤质量,探讨了植被恢复对侵蚀陡坡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侵蚀陡坡植被恢复有效地防止了土壤侵蚀的发生.与侵蚀裸地相比,植被恢复地土壤剖面层次保持完整,母质层以上有明显的A、B层,土壤厚度变异小且厚度大,物理性粘粒含量高,基本保持着母质为粘土层的变性燥红土质地粘重特征.植被恢复在3年多时间内对土壤紧实度尚没有起到明显改善作用.土壤容重依然偏大.植被恢复对雨季陡坡土壤水分的改善效果好,而在旱季改善效果不好.雨季,植被恢复地水分含量高,不同坡位土壤水分差异不明显.旱季,植被恢复地与侵蚀裸地土壤水分状况相似.两种类型的坡地土壤水分含量都很低,不同坡位土壤水分差异明显,而且土壤水分含量沿向下坡方向降低.植被恢复减弱了陡坡土壤侵蚀带来的有机质流失,促进了有机质的积累.因此,针对目前植被恢复的不足,采取有效的土壤改良措施,保土保水,提高土壤水分储量,减小土壤水分的时空差异,同时降低土壤紧实度,是今后侵蚀陡坡植被恢复值得考虑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9.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的植被恢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小马鞍羊蹄甲(Bauhinia faberi var. microphylla)是干旱河谷地区的优势乡土灌木,并作为当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的重要备选物种,因而进行小马鞍羊蹄甲种群在土壤贫瘠的干旱河谷的养分限制研究十分必要。针对性地进行施肥将影响到小马鞍羊蹄甲幼苗存活、生长和定殖,而如何有效提高该物种的存活和生长速率对于干旱河谷植被恢复将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野外调查与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干旱河谷地区3个典型群落(干旱河谷的核心区——飞虹,干旱河谷灌丛与亚高山森林的过渡区——北部的石大关、干旱河谷灌丛与温性森林的过渡区——南部的蓝新镇)中小马鞍羊蹄甲幼苗叶片的化学计量特征,和施肥试验[w(有效氮)分别为100、280、460 mg·kg–1、w(有效磷)分别为12、24、48 mg·kg–1、w(氮)分别为40、70、100 mg·kg–1、w(磷)分别为12和24 mg·kg–1]中叶片化学计量特征及幼苗生长参数(叶片数、基径和株高)和各器官(根茎叶)生物量。结果表明:在野外各演替阶段的小马鞍羊蹄甲幼苗生物量和营养元素质量分数都随着磷肥的增加而增加,表明磷素是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同时N∶P比均大于16,也暗示其受到P养分的限制;在室内施肥试验中,施加N肥没有促进小马鞍羊蹄甲生物量的积累,反而抑制了幼苗生长;施加P肥促进了幼苗生物量的积累,表明幼苗缺乏P元素,养分限制类型为P限制。  相似文献   
140.
在生态考察和资料调研的基础上 ,以阿坝州小金县为例 ,探讨了四川省干旱河谷区退耕还林的思路及效益 ,认为退耕还林对于干旱河谷区、生态脆弱区、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