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38篇
基础理论   46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西藏高寒风沙化土地飞播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及其支流拉萨河和年楚河沿岸地带是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但也是遭受风沙灾害影响严重的区域.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两岸,特别是贡嘎机场和拉萨市周边的河岸流动沙地,是本区土地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区域.在对我国低海拔地区沙地飞播成功经验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从降水、温度、光照、地形地貌和风况条件5个方面对西藏高寒河谷风沙化土地飞播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雨热同季,光温水配合较好,对植物生长极为有利.同时5月底6月初播种期风向交换频繁,有利于种子自然覆沙.选择能够适应西藏高寒风沙化土地特殊生境条件的乡土植物种和解决种子播后的位移问题将是西藏高寒风沙化土地飞播试验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2.
横断山区干旱河谷气候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横断山区干旱河谷内20个典型气象台站的长时序逐月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间、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等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趋势检验以及集中度和集中期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横断山区干旱河谷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全球变化背景下,横断山区干旱河谷平均气温总体呈现升高趋势,升幅为0.11℃·(10 a)-1,较整个横断山区的0.15℃·(10 a)-1略低,冬季升温幅度高于其他季节;(2)金沙江下游的元谋、东川和巧家段河谷呈现持续降温趋势,特别是春季降温较为明显;(3)横断山区干旱河谷降水量呈微弱减少趋势,为-1.48 mm·(10 a)-1,这主要是由于夏季降水减少量超过其他季节降水增加量所致;(4)多数河谷站点年降水量的集中度呈微弱下降趋势,而集中期则有所提前,但不明显;(5)干旱河谷相对湿度和日照时间在近几十年间均呈现减少趋势,相对湿度每10 a约减少0.16百分点,而日照时间则平均每10a减少24.26 h.  相似文献   
143.
张建利  沈蕊  施雯  柳小康  欧晓昆 《生态环境》2010,26(6):1272-1277
选择金沙江干流及支流小江干热河谷典型草地,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对其上游、中游、下游以及支流干热河谷草地植物分布特征、群落结构、种群习性等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金沙江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结构自上游至下游,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的比例逐渐增加,灌木和一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比例逐渐减少;金沙江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是以多年生草本为主灌木为辅的群落结构类型;支流小江干热河谷群落中,多年生草本和灌木植物种类比例相同,一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比例较低。(2)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草地群落中,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为优势种群,次优种群随地理环境的改变而不同。(3)金沙江干热河谷存在种群扩散通道作用,但种群扩散通道作用受扩散距离的影响。(4)金沙江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种群的扩散、定居受到经向、纬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4.
赵永国 《灾害学》1990,(1):39-43
本文从灾害成因的角度将陕西秦巴山区的山地灾害分为:山坡重力作用、沟谷泥石流、河谷洪水、流域水土流失等四类,对各类灾害的区域特征进行了描述,系统分析了山地灾害的形成因素,提出了减免山灾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45.
刘永恩  张世熔  胡超  林晓利 《四川环境》2007,26(1):14-20,50
根据野外调查的数据分析,对流沙河流域干旱河谷不同生态恢复程度下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调查样方中分布的植物共33科61属66种。在林地中,共有植物24科41属45种。但是不同恢复程度中的物种组成有显著差异:Ⅰ级恢复程度中有11科17属17种,Ⅱ级恢复程度中有13科21属21种,Ⅲ级恢复程度中有18科27属31种;主要物种为松科、蔷薇科、马桑科、禾本科、菊科植物;物种丰富度依次为Ⅲ级〉Ⅱ级〉Ⅰ级;生物量的变化特点为对照(0.31t/hm^2)〈Ⅰ级(5.66t/hm^2)〈Ⅱ级(200.29t/hm^2)〈Ⅲ组(307.06t/hm^2)。在园地中,共有植物19科37属37种;物种丰富度变化不明显,梨树始终在样方中占主导;生物量的变化:Ⅲ级(217.67t/hm^2)〉Ⅱ级(72.60t/hm^2)〉Ⅰ级(39.71t/hm^2)〉对照(0.21t/hm^2);果树产量变化Ⅰ组(31t/hm^2)〈Ⅱ组(54t/hm^2)〈Ⅲ级(195t/hm^2)。  相似文献   
146.
本文通过对忠武输气管道榔坪河谷山洪灾害特征及已建拦砂坝损毁原因的分析,对拦砂坝进行了合理的优化设计及稳定性分析,该研究可为拦砂坝的设计及类似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7.
为了解植物沙丘形态及植物功能性状特征对坡面泥沙拦截的作用机制,以干热河谷典型区蒋家沟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典型样地调查、野外实地观测和室内试验处理的方法,测定失稳性坡面42个植物沙丘(包括扭黄茅20株、拟金茅13株、丛毛羊胡子草9株)的形态特征、植物功能性状特征和沙丘土壤的颗粒组成,并运用分形理论计算分形维数,分析分形维数与植物沙丘形态特征及功能性状特征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3种植物沙丘的形态特征及植物的功能性状特征均无显著差异性.(2)3种植物沙丘间、沙丘与上方30 cm处的土壤各粒径百分比含量和分形维数均无显著差异.(3)干热河谷植物沙丘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D)与植物含水率、根系深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 <0.01),与沙丘长度显著正相关(P <0.05),与植物其他形态、功能性状特征和沙丘其他形态特征间均无显著相关性.上述研究表明不同植物沙丘各类特征间均无显著差异;沙丘未改变坡面原有土壤颗粒的分布特征;沙丘土壤分形维数可表征植物含水率、根系深度及沙丘长度的大小.结果有助于加深植物控制土壤侵蚀效应的认识,可为干热河谷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图5表1参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