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38篇
基础理论   46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为突破WBGT指标在热环境使用的局限性,准确评估人体热应力,利用人工环境舱使75名大学生在相对湿度40%,温度37℃、40℃、43℃,辐射强度0、1 kW/m^(2)、2 kW/m^(2)环境下进行重度强度劳动,实时监测生理和心理指标,采用方差分析、建立多元回归线性模型及拟合曲线的方法,探究生理指标变化规律和相关性,借助问卷调查在主观感觉层面进行补充。结果表明,皮肤温度受辐射因素变化最显著,且与口腔温度对耐受时长贡献率为1∶1.2,心率随时间变化的三次拟合曲线拟合度最高,R~2为0.949,最终基于不同TEQ和生理参数确定高温干热强辐射环境下新的人体耐受极限。在该环境下应加强防辐射措施;借助拟合曲线可预测心率,新耐受极限可为评估高温政策在该环境的适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正>所有的环境监测由第三方来完成;拥有自己的自然保护区;在公司的各项重大决策中,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一个重点……这就是有着全球最大铁矿企业之称的巴西淡水河谷留给中国记者的印象。中国媒体记者赴巴西实地探访了这家全球最大的铁矿企业,通过走访总部、深入矿区、探秘企业自然保护区,淡水河谷留给中国记者的印象是:虽然是重污染企业,但是通过严格管理、自觉守法,污染问题完全可以做到最小化。淡水河谷的总部设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齐安·吉默是淡水  相似文献   
53.
凉山州金沙江干热河谷麻疯树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群落学调查方法对凉山州金沙江干热河谷的麻疯树群落进行了调查,依据气候、立地环境、海拔等因子划分了19个群落类型,分析了其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并对其分布格局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麻疯树天然林以高郁闭林分为主,分枝多,大多旱从状生长,天然更新良好,该区域是麻疯树的适生区域.图1表4参12  相似文献   
54.
植被恢复是干旱河谷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而物种的选择是植被恢复的基础和关键.就目前干旱河谷区植被恢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从生物学特性、资源概况、利用现状以及生态价值4个角度阐述蔷薇属植物在干旱河谷区的独特优势,为干旱河谷生态恢复过程中物种的选择研究提供新思路.从生长习性来看,蔷薇属植物作为干旱河谷区的优势乡土灌木,适合在极端贫瘠的土壤中种植,其庞大发达根系、丰富的生物量有利于改良区域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水土和增加生物多样性.通过文献调研发现,该属植物资源丰富,用途广泛,可在生态修复的同时利用其独特的花色、花香发展当地生态旅游,亦可为化工产品的生产提供原料.因此,蔷薇属植物的生态经济景观效益俱佳,是治理干旱河谷脆弱生态环境的有效植物材料,在植被恢复与重建方面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未来,应将植被恢复与改善生态和发展经济相结合,与乡土资源和传统景观相结合,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实现筑牢生态屏障与群众致富共赢.(图1表2参106)  相似文献   
55.
成兰铁路工程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带是生态环境最为脆弱、植被恢复最为困难的特殊地域单元.以成兰铁路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一个典型的边坡创面恢复样地(约2.5年)为对象,对其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进行研究,以期为未来干旱河谷地区工程建设的边坡创面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结果显示:(1)各恢复阶段草本植物物种数差异不大,但灌木植物(2—8—12)和草灌(18—22—29)总的物种数表现出明显的依次增多,物种主要以菊科、唇形科、蔷薇科和豆科植物为主;(2)人工播撒的豆科草本物种在恢复后期重要值和优势比大大降低(紫苜蓿)或者消失(大花野豌豆和地角儿苗);(3)各恢复阶段草本植物的多样性指数已没有显著性的差异,恢复后期的灌木和草灌总平均物种数还显著地低于原始植被群落阶段,但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原始植被群落阶段.本研究表明人工播撒一些广用性豆科草本以及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豆科)、苦蒿(Eschenbachia blinii)、香青(Anaphalis sinica)等本地物种种子可促进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工程建设中边坡创面植被群落的恢复进程,但要完全恢...  相似文献   
56.
根据区域特征、区划目的和重点,对元江县干热河谷进行了特殊植物保护区划,诊断了各区主要环境问题,提出了各区的环境目标、发展方向和主要环境对策。  相似文献   
57.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典型阳坡海拔梯度上土壤水分动态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结合气象观察和土壤质地的分析,监测和研究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茂县段典型阳坡土壤水分动态.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可分为土壤水分亏缺期、土壤水分补偿期和土壤水分消退期.2.土壤含水量在旱季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雨季中期出现相反的变化趋势,据变异系数可将土壤剖面分为剧变层、渐变层和相对稳定层.3.相同土层深度含水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4.降雨和土壤特性是影响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土壤水分的主要因素:降雨量与0~100cm土层平均含水量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降雨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弱;大于10mm的降雨对土壤水分的补充作用明显,气温及蒸发量较低时,连续的小于10mm的降雨对土壤水分也有一定补充作用,降水可到达50cm土层深度.以沙质粘壤土为主的土壤含水量远高于以砂壤土为主的土壤含水量.岷江上游干旱河谷造林时间在4月为宜,以沙壤土为主的地段穴深在45~60cm较好,以沙质粘壤土为主的地段穴深在60—70cm比较适宜.图3表3参15  相似文献   
58.
大气CO2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其浓度变化与气候变化、植物生长、人类活动等密切相关.为了解高原地区近自然状态下大气CO2浓度变化及其影响因子,选取气象要素变化较明显、人为干扰较少的金沙江河谷为研究对象,在谷底江岸边的稀树草坪上设置观测点,对大气CO2浓度和主要气象要素进行连续对照观测,经数据计算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大气c(CO2)日变化和年变化均具有波动性,日最高值(316.2 μmol/L)和最低值(291.0 μmol/L)分别出现在09:00和13:00左右,年最高值(338.9 μmol/L)和最低值(228.5 μmol/L)分别出现在10月和7月;季节性变化呈春、夏两季低于秋、冬两季的特征.②研究区大气c(CO2)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r=-0.97,P < 0.01),即白天温度高而大气c(CO2)低,夜间温度低而大气c(CO2)高.研究区大气c(CO2)与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r=0.97,P < 0.01),00:00-07:00大气c(CO2)和相对湿度均缓慢上升,09:00-12:00大气c(CO2)和相对湿度均快速下降.研究区大气c(CO2)与风速呈显著负相关(r=-0.93,P < 0.01),其与风对大气c(CO2)有扩散作用相关;不同季节大气c(CO2)最高值或最低值所对应的风向有所不同.研究显示,金沙江河谷大气c(CO2)的时间变化特征明显,其与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9.
This study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genomorphometric properties and the minimum low flow dischare of undisturbed drainage basins in the Taman BukitCahaya Seri Alam Forest Reserve,Peninsular Malaysia.The drainage basins selected were third-order basins so as to facilitate a common base for sampling and performing an unbiased statistical analyses.Three levels of relationships were observed in the study.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exised between the genomorphometric properties as shown by the correlation network analysis;secondly,individual geomorphometric properties were observed to influence minimum flow discharge;and finally,the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 set up showed that minimum flow discharge(Qnub)was dependent of basin area(AU),stream length(LS),maximum relief(Hmax),average relief (HAV) and stream frequency(SF).These findings further enforced other studies of this nature that drainage basins were dynamic and functional entities whose operations were governed by complex interrelationships occurring within the basins.Changes to any of the geomorphometric properties would influence their role as basin regulators thus influencing a change in basin response.In the case of the basin‘s minimum low flow,a change in any of the properties considered in the regression model influenced the “time to peak”of flow.A shorter time period would mean higher discharge,which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e prerquisite to flooding.This research also conclude that the role of geomorphometric properties to control the water supply within the stream through out the year even though during the drought and less precipitations months .Drainage basins are sensitive entities and any deterioratons involve will generate reciprocals and response to water supply as well as the habitat within the areas.  相似文献   
60.
元江干热河谷环境变迁与适应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江是我国著名的干热区,当前的独特生态环境是由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作用共同影响而形成的。经过区域发展的纵向分析比较,不同时期的环境变化与适应对策都具有特异性,正确的社会行为适应、生产与技术适应是区域特色产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