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38篇
基础理论   46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61.
岷江上游茂县半干旱河谷灌丛优势种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采用2×2列联表,通过方差分析、X2检验、Ochini关联指数和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分别对岷江上游茂县半干旱柯谷灌丛的10个主要优势种的种间关联和种间协变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茂县半干旱河谷灌丛的优势种间关系较复杂.多物种间里显著的复合正相关关系,45个种对中的7个种对具有显著的正关联,其关联程度较高(Ochiai指数为0.645~0.858),这些关联的种对分别对环境的要求相同;5个种对存在显著的正协变,它们都是非显著关联的种对,表明在某一具体的植被类型中,种间关联与协变并无明显的内在联系.小角柱花(Ceratostigmaminus)与其它优势种间的关联性最广泛,而刺族花(Convolvulustragacanthoides)则无显著的关联和协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成分.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建立大气环境干热、干冷环境特征的表征方法,以便定量表征大气环境干热、干冷的严酷性,为高分子材料及产品在该地区的老化试验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设置温度-相对湿度组合为临界值,统计给定时期内温度高于临界温度、相对湿度低于临界相对湿度的时间为干热时间,统计给定时间内温度低于临界温度、相对湿度低于临界相对湿度的时间为干冷时间,并以干热时间、干冷时间占给定时期总时间的百分比来表征干热、干冷环境特征,研究临界条件、数据间隔时间对干热、干冷特征的影响。结果 以25 ℃RH40%、5 ℃ RH40%为临界条件分别统计干热时间和干冷时间的月、年百分比,可表征大气环境的干热、干冷特征。敦煌6、7月份为干热严酷月,月干热时间百分比超过40%,1、2月份为干冷严酷月,月干冷时间百分比可超过70%。结论 临界温度、临界相对湿度、统计年份、数据间隔时间等对统计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攀枝花地区麻疯树人工林群落土壤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龄的麻疯树人工林以及相应的无林样地为对象,研究了麻疯树人工林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显示,11月底麻疯树人工林内表层(0~20 cm)平均风干土含水量为 2.72±0.51%、有机质含量为 2.17±0.84 g/kg、全氮 1.08±0.31 g/kg,无林对照样地分别为 2.96±0.31%、2.47±0.62 和 1.11±0.31 g/kg.ANOVA分析结果显示,麻疯树人工林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全钾以及pH值,与无林对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人工林群落的土壤改良作用不明显.土壤全磷的含量与株高、平均冠幅和总分枝数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关系;麻疯树的地径与表层土壤的全氮和有机质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水分也许是限制麻疯树人工林更新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尤其是底层土壤含水量与麻疯树更新苗数量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4.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了诸永高速公路温州段对楠溪江国家级风景区地貌与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地貌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自然地貌条件和主要工程的工程量,对植被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沿线或附近地区的自然植被发育状况。在地形复杂、植被发育较好的中低山区的路段,桥梁的修建、路堑的开挖以及隧道弃渣的堆放对公路沿线和附近山谷的地貌影响较大,对乔木、灌木与竹林等植被破坏也较大。在地形相对平坦、植被发育较差的丘陵与河谷地区的路段,路基或互通与服务区的建设对地貌的影响较大,对自然植被的影响较小。基于这些分析,本文提出了减少高速公路对地貌与植被影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5.
大渡河上游干旱河谷区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预测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实施对下游干旱河谷演变的影响,开展了对泸定县城以上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区生态需水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干旱河谷生态需水量为能够维系干旱河谷生态功能的基本环境目标、恢复干旱河谷生态景观的生态系统所需求的水量;②研究区干旱河谷总面积1185.00km2,其中干暖河谷250.11km2,干温河谷934.89km2;③考虑输沙需水时,维持研究区干旱河谷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56.3×108m3,其中干暖河谷最小为58.8×108m3,干温河谷最小为97.4×108m3,不考虑输沙需水时,最小生态需水量仅为58.3×108m3;④河道外需水量占总生态需水量的5.7%;⑤考虑输沙需水时,研究区干旱河谷的最小生态需水量占总地表水量的68.84%,不考虑输沙需水时其只占总地表水量的25.68%,对生态脆弱区生态需水进行计算时需考虑输沙需水。  相似文献   
66.
民营水土保持是当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出现的一种新模式。以元谋干热河谷区为研究范围,通过对农户调查资料的分析,确定民营水土保持发展的驱动力因子为农户经济发展水平、农户兼业经济行为、农户家庭劳动力状况、农户经营规模、政府行为5大类,并对5大指标进行细化、量化,运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定量统计分析方法对元谋干热河谷区的民营水土保持发展的驱动力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因子是影响民营水土保持发展的第一因子。  相似文献   
67.
《世界环境》2014,(1):7-7
<正>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是英国史上比较严重的一次空气污染事件,事件直接或间接导致多达12000人丧生,被认为是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此事件的发生也推动了英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1952年12月5日至12月8日,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城一连几日无风,城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市中心一度连续48小时能见度不足50米。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飞机被迫取消航班,汽车即  相似文献   
68.
以岷江上游干温河谷乡村旅游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模型原理,运用构建的乡村旅游生态系统安全评估体系,在确定系统不安全指数和评价指标权重的基础上,评价乡村旅游生态系统的不安全度。研究表明,在羌族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生态系统质量、生物物种质量、森林覆盖率等指标成为岷江上游干温河谷系统安全的重要限制因素,而生态建设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成为生态安全响应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研究不仅为岷江干温河谷生态环境的人文治理途径提供借鉴,也将为震后羌族区域经济恢复与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69.
风沙灾害对西藏高原重要空港、青藏铁路(公路)、正在建设的拉日铁路(拉萨至日喀则)等交通要道的安全运营构成了直接威胁,严重影响了目前正在进行的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目前,雅鲁藏布江流域现有风沙化土地27万hm2,急需大力开展风沙化土地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文章基于分析大量野外调研和试验研究取得的一系列高寒风沙化土地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加强西藏高寒河谷风沙化土地生态恢复与安全屏障建设的对策建议,即是尽早开展生态恢复分类区划、加强重点区域生态安全监控与恢复潜力评估、进一步开展特殊气候带下生态恢复技术研发,以期为西藏自治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0.
兰州河谷盆地大气多环芳烃干沉降通量及来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大气被动干沉降采样技术对兰州河谷盆地13个采样点的15种USEPA优控PAHs的大气干沉降进行了观测研究,并对其污染特征及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15种PAHs的年大气干沉降通量范围为7.48~53.94μg·(m~2·d)~(-1),均值为18.65μg·(m~2·d)~(-1);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干沉降通量均在交通最为密集的采样点东岗桥最高,分别为60.85和47.03μg·(m~2·d)~(-1),植被较好的城区黄河边白塔山最低,分别为8.16和6.80μg·(m~2·d)~(-1),背景点官滩沟明显低于其他各采样点,为6.73μg·(m~2·d)~(-1)和4.92μg·(m~2·d)~(-1);PAHs干沉降的族谱特征为:两季节均以3、4环的Phe、Flua、Flu和Pyr为主要污染物,所占比例分别为采暖期87.53%、非采暖期82.73%,而非采暖期5、6环所占比例高于采暖期,推断可能由于较轻组分PAHs由于气温较高易挥发所致;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PAHs大气干沉降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和燃煤炼焦,除交通采样点(东岗桥)外,采暖期燃煤、炼焦为主要贡献源,非采暖期以汽车尾气排放贡献为主.此外,本研究还运用干沉降模型,利用气象数据对城区(城关区环境保护局,JCZ)、工业区(西固区兰苑宾馆,LLH)和七里河区交通干道(职工医院,ZGH)采样点位的大气PAHs干沉降速率进行了模拟计算,3个采样点年均沉降速率分别为0.20、0.15和0.17 cm·s~(-1),相对较小,该沉降速率由该处的风速、气温和下垫面性质等综合气象条件决定.模拟计算与观测的3、4环组分干沉降通量值处于同一数量级,模拟通量值略大于观测值,4环PAHs吻合较好,而3环组分在观测过程中有部分挥发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