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56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175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21.
江镕 《环境》2009,(4):1-1
近年来,气候的一些极端变化确实使人们尝到了“作茧自缚”的味道,在过去将近100年的时间里,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0.74摄氏度。气温升高致使海平面持续上升、地表能量不断提高、气候更加怪异难料,干旱、飓风、沙尘暴等灾害的能量与数量显著升级。  相似文献   
122.
重点环保城市二氧化硫总量控制目标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城市的输送扩散污染特性和污染源排放结构制订出低、中、高和理想4种二氧化硫排放控制方案。根据高、中、低架源污染物排放 与地面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重点城市年平均扩散系数,可以算出重点城市二氧化硫2010年总量控制方案对应的控制目标值。   相似文献   
123.
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气温对堆体温度影响的模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静态垛堆肥过程中,气温的变化会对堆体温度造成影响,这对堆肥过程中的堆体温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但迄今为止,对此问题仍缺乏研究.本文引入小波分析方法对气温和堆体温度数据进行去噪和压缩处理,提取出气温波动引起的堆体温度波动信号,然后对气温波动信号和堆体温度波动信号进行分周期拟合,获得一一对应的振幅和相位差.结果表明,对于强制通风静态垛堆肥,气温波动对堆体下层(75cm)的影响最大,最大值为0.186℃,最小值为0.132℃,平均值为0.159℃;对中层(50cm)的影响最小,但随着堆肥进程的持续有增大的趋势;对上层(25cm)影响的最大值为0.105℃,最小值为0.065℃,平均值为0.085℃.从相位差上看,堆体中层(50cm)的相位差始终最大,在堆肥的降温期呈现明显减小的趋势;上层(25cm)的相位差随着堆肥进程的持续有明显增大的趋势;下层(75cm)的相位差在整个堆肥进程中呈缓慢升高的趋势.通过影响强度和相位差综合分析发现,堆体上层物料和下层物料在热量散失过程中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热交换机制,即上层物料以稳态热传导和自然对流为主,而下层物料则以非稳态热对流为主.  相似文献   
124.
选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1964~2013年14个气象台站观测的基本气象数据,利用线性倾向性估计和Mann-Kendall检验方法等分析了三江源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变化和变化趋势,并以完全相关分析方法进行蒸发量上升成因分析。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年蒸发量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其线性变化速率为30.1 mm/10 a,夏秋冬季蒸发量均呈显著上升变化,春季变化趋势不明显,夏季和秋季蒸发量上升对年蒸发量上升贡献最大;逐月蒸发量变化趋势均增加,但幅度各异;冬季蒸发量在2011年发生了突变,其余各季和年均未发生突变.蒸发量月际变化规律明显,表现为双峰型分布,双峰出现在5月和7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季节变化也十分明显,夏季蒸发量最大,其次为春季和秋季,冬季蒸发量最少,表明春夏两季蒸发量的多少对三江源地区水循环起重要作用。年和四季蒸发量呈现出西北部少,东南部及东北部多的分布特点,气候变化速率分布自西向东逐渐增大。蒸发量年际变化不剧烈,年蒸发量变异系数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四季蒸发量变异系数空间分布明显不同。年蒸发量与平均气温总体上呈正相关,与气温日较差、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平均气温上升、气温日较差和相对湿度下降是三江源地区蒸发量上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5.
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 564-2010)实施不久,对全国渗滤液处理站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和法律效力.其中渗滤液产生量计算公式(1)中参数较多,根据填埋场类型、填埋场分区大小、使用年限、年降雨量等条件不同,计算出的渗滤液产生量不同,差值较大.公式(1)中采用年平均降雨量,实际中各年变化幅度大,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各年产生的渗滤液不同,变化幅度大.对渗滤液处理站的规模确定影响较大,从而对项目投资影响巨大(投资少则几十万,多则上千万),因此,建议的解决办法:增大渗滤液处理站设计规模,或者调节池需考虑各年之间的调节量,增大调节池容积;从而合理确定处理站规模,既满足保护环境要求,也保证节省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6.
针对2013~2019年上海地区气温相对偏低(25℃及以下)的一类O3污染事件,从时间分布特征、天气系统类型、气象成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上海近7a偏低气温下的O3污染按小时标准和日标准分别出现45h和19d,占各自O3污染总次数的5.0%和7.3%,在春季则上升至20.6%和20.0%,是上海春季主要O3污染现象之一.当气压介于1010.1~1017.1hPa、风速介于2.1~3.2m/s、湿度介于40.0%~54.0%、辐射介于0.5~2.7MJ/m2,较易出现偏低气温下的O3污染;与高温下的O3污染相比,出现偏低气温下的O3污染时,气压、PM2.5和NO2浓度分别偏高了10.0hPa、26.0μg/m3和24.9μg/m3,辐射偏低了0.5MJ/m2.造成偏低气温下的O3污染天气类型可以分为弱高压前部、弱高压控制和海上高压后部3种.3个典型污染个例分析显示,上游输送、本地静稳辐合和垂直逆温条件分别是这3种类型的主要气象成因.  相似文献   
127.
利用西安市2014~2015年BC、PM2.5和气温及心脑血管疾病每日死亡人数等资料,基于时间序列的广义相加模型中的主效应模型、非参数二元响应模型和温度分层模型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C、PM2.5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最佳滞后时间下,BC、PM2.5浓度每增加1个IQR(BC:5.31μg/m3,PM2.5:40.30μg/m3),心脑血管疾病每日死亡人数ER(95% CI)分别为3.53%(95% CI:1.86,5.23)、2.01%(95% CI:1.06,2.97).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每日死亡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呈“V”型分布特征,最适温度为26℃.低温和高污染物浓度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存在协同放大效应,当气温低于26℃时,BC对人群健康风险比PM2.5更大.对于心脑血管疾病而言,不同人群的易感程度不同,女性群体对BC、PM2.5暴露更为敏感.当BC、PM2.5同时纳入其它一种或几种气态污染物时,对ER值无较大影响.BC仅占PM2.5浓度的一小部分,但健康影响不容忽视,BC可作为评估大气污染物健康风险的重要空气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28.
天水市过去116年气温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水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副热带北部边缘,受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生态环境脆弱,是研究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的理想之地。基于天水市1901—2016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运用一元线性回归、5年滑动平均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过去116年来天水市气温在不同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及突变节点。结果表明:天水市1901—2016年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58℃?(10a) ?1。各季节均表现出增温趋势,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线性倾向率分别为0.084℃?(10a) ?1、0.019℃?(10a) ?1、0.022℃?(10a) ?1、0.102℃?(10a) ?1。最冷月份1月及最热月份7月同样表现出增温趋势,线性倾向率依次为0.085℃?(10a) ?1、0.038℃?(10a) ?1年平均气温在1923年和1993年发生了两次突变。春季和秋季突变年与年平均气温基本一致,夏季气温突变存在超前和滞后现象,冬季突变时间为1978年。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在1977年发生突变,最热月份7月平均气温突变年份集中在2000年之后。总体而言,天水市过去一百多年来,气温呈上升趋势与全球变暖大背景一致。  相似文献   
129.
云南丽江市是位于南方且具有温带气候特点的地区,研究该区近58年极端气温变化对查明极端气温变化特点、规律和趋势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对极端气温引起的气象灾害的预防及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有实际意义。利用丽江市气象站1960—2017年的日最高、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等气象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累积距平值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Morlet复数小波变换系数及小波方差法,对选用的8个极端气温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丽江市的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夏季日数、暖昼日数、暖夜日数等5个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冷昼日数、冷夜日数、霜冻日数等3个指数呈现下降趋势。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丽江市的夏季日数、暖昼日数和暖夜日数的增加对气温升高起到了主要作用。突变分析表明:丽江各指数的突变年主要出现在21世纪初和1983年前后。Morlet小波分析表明:丽江市极端气温指数的主周期普遍为18年,个别指数有12年、30年的周期。初步认为,全球气温升高是导致研究区极端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预测丽江市未来2—3年的气温仍会呈现上升趋势,且极端高温事件的发生频率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0.
目的研究城市热岛效应对环境气温的影响。方法选用辽宁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及农村(CK)基准气候站1960—2015年的气温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学对照分析方法,对中小城市中气温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城市热岛增温进行量化研究。结果城市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存在明显的气候"突变"特征,气温的"突变"主要来自于城市化热岛的影响。对照农村气温变化,城市热岛使年平均气温增高0.65℃,城市热岛效应为147.7%。城市热岛使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气温分别增高0.41、0.41、0.72、0.80℃,四季城市热岛效应分别为59.4%、256.3%、450.0%和106.7%。在年变化中,城市热岛效应增温最大值在1月份,9月至翌年3月对热岛增温贡献最大。结论气象监测站居于城市内,所测试的气温资料受城市热岛现象的影响,掩盖了自然气候变化的实际情况,造成气温监测结果偏高,致使农业及农业科研、土木建筑、桥涵建设在温度指标运用上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