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6篇
安全科学   313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266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19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41.
为了解决顺层钻进瓦斯抽放钻孔成孔难的问题,提出了松软突出煤层瓦斯抽放钻孔钻杆内孔反循环气力排屑新技术,建立煤屑颗粒在钻杆内孔的反循环气力输送数学模型,经仿真求解,分析了输送压力损失及固相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顺层水平钻孔钻进过程中,煤屑在反循环气力作用下,气流速度在钻杆内孔中上部比较稳定,而在钻杆内孔下部靠近内壁处的气流速度明显下降且小于中心区域;在同一位置输送浓度越大,气流速度也越大;在输送浓度不同的情况下,随着输送气流速度的增加,钻杆内孔的压力损失先降低再增高,在钻杆内孔反循环气力排屑时存在最佳经济速度。  相似文献   
842.
食物损失和浪费研究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近年来食物损失和浪费及其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减少食物损失和浪费也成为保障食物安全的另一条重要途径.论文结合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综述了目前食物损失和浪费研究进展.结果显示,食物损失和浪费研究在国际上仍没有形成统一的方法论基础,研究工作仍有待进一步加强.首先,食物损失和浪费研究在全球尺度从概念界定、研究环节到研究方法尚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同研究结果之间难以比较;其次,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处于经济快速转型国家研究相对不足,主要集中在20 世纪70-80 年代,尤其是针对产后环节的损失研究较少,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以上国家和地区的案例研究;再次,加强消费行为研究,通过改变消费者的行为来减少食物浪费,从而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效的干预手段,也是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在此基础上,研究展望了未来加强食物损失和浪费研究的重要性,以期综合不同途径来减少食物损失和浪费.  相似文献   
843.
由于回转式空预器具有布置结构紧凑、受热面金属壁温较高、冷端腐蚀比管式空预器轻等优点,目前300MW及以上的大型火力发电机组都采用回转式空预器。但此种类型的空预器普遍存在漏风现象,国外回转式空预器漏风率在5%~8%,国内机组的漏风率基本都在10%左右,有的甚至达到15%。漏风率过高,会导致一次风、二次风风量不足,造成锅炉燃烧不稳定、不充分;烟气量增加,送、引风机电耗增加,排烟温度上升,排烟损失增加,降低锅炉燃烧效率,进而引起空预器转子堵塞、腐蚀等一系列问题。严重漏风时,将导致引风机裕量不足,造成机组限负  相似文献   
844.
暴雨灾害人员损失风险快速预评估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在暴雨灾害致灾因子强度分析、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等基础上,把人作为主要的承灾体,用人口密度来评估风险暴露因子;参照北京地区暴雨洪涝的历史灾情资料,建立致灾因子强度(等效日雨量)与人员损失之间的损失系数估算方程;以不同时段外出人员的比率作为时间纠正系数;最后用因子乘积方式建立人员损失风险预评估模型。以"7·21"和"6·23"暴雨为个例,进行了模型的应用及检验分析。"7·21"个例选用的雨量数据是BJ_RUC(24h)预报雨量场,"6·23"选用较为贴近实况的BJ_ANC定量降水估计QPE资料。检验发现模型估算的"7·21"暴雨人员损失总数在数量级别上与实况比较接近,而基于空间网格的人员损失风险预评结果与实际遇难人员发现地点在空间分布上基本一致。尽管"6·23"暴雨的人员损失预评估的总数不足1人,但在局部地区的损失风险仍然较大,个别格点甚至达到0.40人的风险水平。而这次暴雨过程导致了比较严重的城市内涝,实际上也发生了几例比较偶然的人员因灾死亡事故。实例应用表明损失预评估可反映出人员损失的基本情况及风险水平,可用于决策气象服务及预警信息发布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845.
滑坡被认为是全球第三大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着我国山区、丘陵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对滑坡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并研究其空间分布格局,既是转变我国防灾减灾理念、有效降低滑坡灾害损失的迫切要求,也可以填补当前滑坡研究的不足。通过查阅全国2000多个县市的地方志记录,结合地球系统科学共享数据,根据自然灾害风险研究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采用国际减灾战略组织的风险评估模型,对我国县域单元滑坡灾害的人员要素和社会经济损失风险状况进行了量化评估研究,并通过GIS制图分析了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西南地区大部、西北地区东部、华中西部边缘地带、华东中部部分县市和江南丘陵地区是我国滑坡灾害承灾体高损失风险的集中分布区域;部分县市单次滑坡灾害对人员要素的致损风险极值高达35.8人/万人,对经济的致损风险极值也高达GDP暴露量的5%以上,年人员损失风险在30人以上,经济损失风险多达千万元。  相似文献   
846.
张才 《安全》2012,33(11):55-56
2012年1月1日至8月31日,全市共发生火灾1923起(指自然月,不含森林、草原、军队、矿井地下部分等火灾,下同),死亡14人,受伤2人,直接财产损失12167356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火灾起数减少1108起,下降36.56%;亡人减少13人,下降48.15%;伤人减少37人,下降94.87%;直接财产损失减少2192625元,下降15.27%。  相似文献   
847.
为研究混凝土梁中后张预应力损失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敏感性,以概率数值模拟为基本手段,得到各分项预应力损失及预应力总损失的概率分布特征,并对预应力损失进行了区间估计.将各影响因素划分为施工、设计和材料3类,分析了预应力损失对各类因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预应力总损失可用对数正态分布描述;95%置信概率下预应力总损失的上、下限偏离均值可达20%以上,各因素不确定性对预应力损失影响不容忽视;各类因素的敏感程度依次为施工条件、材料性能和设计因素,其中张拉控制应力、预应力筋弹性模量和预应力筋面积分别在3类因素中的影响最为显著;各分项预应力损失中,管道局部偏差对摩阻损失的影响强于管道摩擦,预应力筋越长对锚具变形损失影响越弱,而混凝土收缩徐变损失对徐变的敏感程度要强于收缩.  相似文献   
848.
首都加油站火患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芳  周立波 《安全》2004,25(6):26-28
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都消防安全不仅直接关系到北京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油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具有危险性大、影响面广、扑救难度大等特点.2002年,北京市油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火灾情况的四项数字分别为:火灾242起,死26人,伤45人,直接损失1026994元.虽然火灾起数在北京市全年的火灾起数中只占7.5%,但后三项数字却分别占到总数的74.2%、47.3%和11.9%.从中可以看出,虽然油品类火灾起数占火灾总数的比例并不突出,但其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却相当大.因此,有针对性地做好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生产储存单位等有关场所火灾的预防对策是北京消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49.
850.
草坪草枯落物分解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养分归还土壤的重要形式,为了解城市草坪草枯落物分解机制及土壤动物的贡献,采用分解袋法,测定不同孔径(0.02 mm、1 mm和3 mm)分解袋内白三叶枯落物的质量损失率,并分析不同体径及不同食性土壤动物对白三叶枯落物分解的作用.结果显示:白三叶枯落物分解迅速,仅需7个月即可分解完全;不同部位白三叶枯落物分解速率不同,叶根(P0.05);不同孔径分解袋白三叶枯落物质量损失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3 mm1 mm0.02 mm;不同体径土壤动物对白三叶枯落物质量损失的贡献率为大型土壤动物中小型土壤动物(P0.05);不同食性的土壤动物参与了白三叶枯落物分解的各个阶段,从分解初期到分解结束,经历了植食性、菌食性、捕食性和腐食性营养功能类群的变化.上述表明,土壤动物与枯落物相互作用,一方面土壤动物推动了城市草坪草白三叶枯落物的分解,另一方面枯落物基质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参与分解的土壤动物群落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