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8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891篇
安全科学   209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156篇
综合类   2223篇
基础理论   408篇
污染及防治   142篇
评价与监测   180篇
社会与环境   163篇
灾害及防治   121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将滑坡的影响因索引入到滑坡的位移预测模型中.从滑坡的位移动态变化特征和响应组成组分研究入手,将滑坡的位移分解为趋势项、周期项、脉动项和随机项.针对每一项进行研究,分别选取合适的影响因子变量和函数关系来模拟,并将各项耦合在一起得到位移的初步预测模型。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非线性多元统计回归分析,得到位移的最终预测模型。以长江三峡库区的新滩滑坡为实例,通过验证研究,发现将滑坡的影响因子引入滑坡的预测预报模型中的思路是有效可行的,而且可以明显地改善预测预报的时间尺度。  相似文献   
982.
把握PM2.5污染的时空演变规律是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理的基础与前提。从PM2.5地球表面浓度栅格数据提取湖北省2001—2020年各地级市PM2.5年均浓度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估计、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PM2.5时空分布及气象驱动因子特征。结果表明,湖北省各主要城市PM2.5浓度二级标准达标率趋于增加。各城市PM2.5年均浓度均值在2001—2013年由42.47逐步上升至62.94μg·m-3,2013—2020年由62.94减少至32.85μg·m-3。核密度估计表明,2013年以前各城市PM2.5年均浓度值随时间推移逐渐分散,2013年后逐渐集中于浓度较低的区间。以武汉市等中部城市为分界线,湖北省PM2.5向东西2个方向均存在由高至低的浓度梯度,且西面浓度小于东面。2013年后浓度较高地区的扩散效应逐渐减小。PM2.5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  相似文献   
983.
为探究黄河消落带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基于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及单因子实验,现场采集黄河(兰州段)消落带表层沉积物进行实验室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动力学经历快速吸附、慢速吸附、吸附平衡3个阶段,扰动条件下,在10 min内吸附量达到最大吸附量的85%以上,480 min达到吸附平衡;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随着温度的升高最大理论吸附量Qm随之增加,25℃时Qm达到119.831 mg·kg-1;单因子实验中,扰动频率增加对磷的吸附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H为7~8时沉积物吸附效果最佳,偏酸性条件次之,偏碱性条件下吸附效果较差;增大上覆水KH2PO4浓度,吸附量增加,吸附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由此可知,黄河消落带表层沉积物对磷元素具有一定的拦截效应,河水的扰动能够促进沉积物对PO43--P的吸附,但是水体的pH值变化及高浓度陆源污染物均会削弱消落带对磷元素的吸附拦截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上游的...  相似文献   
984.
对文山州近年工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水泥、石灰、铝、电石等行业产生的温室气体进行初步核算,了解掌握文山州工业生产过程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并结合工业产能规划对变化趋势分析尝试性计算文山州工业生产过程碳达峰值。希望能为文山州制定碳减排措施,实现碳排放强度下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85.
利用2010—2019年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设计了一套绿色技术创新的测度指标体系,采用全局因子分析法确定了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确定了5个综合指标,依据重要程度排名,分别命名为“区域综合实力”“研发资源基础”“研发外部环境”“创新激励强度”和“环境规制水平”;综合得分排名显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我国整体上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相似文献   
986.
以北方某工业搬迁地块为研究对象,开展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采集地块内300件土壤样品和15组地下水样品进行检测,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数据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地块内地下水中污染物均未超标,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氯仿超标,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重金属Pmax均小于1,未造成土壤污染,有机污染物中氯仿Pmax为11.93,造成土壤重度污染。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地块内所有采样点位P综合max最大值氯仿为8.44,土壤的氯仿属于重度污染,地块内重度污染点位占比3.33%,中度污染点位占比3.33%,轻度污染点位占比1.67%,尙清洁的点位占比3.33%,清洁的点位占比88.33%。采用ArcGIS差值模拟分析,氯仿主要污染区域为生产三车间及其周边区域,污染深度0~5.5m范围。对地块开展进一步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地块内超标点位的污染物氯仿致癌风险范围为1.79E-06~2.40E-05,均大于1.00E-06,致癌风险不可接受,主要暴露途径是通过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影响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987.
海月水母的生活史包括底栖的螅状体世代和浮游的水母体世代。水母成体通过有性生殖释放精子和卵子,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随后经由浮浪幼虫变态发育成螅状体。浮浪幼虫经附着变态成为螅状体的阶段因在海底发生,不易观察,常被忽视。本文选取温度、盐度、光照3个关键环境因子,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了其对海月水母浮浪幼虫附着变态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21 ℃为海月水母浮浪幼虫附着变态的最适宜温度,在此温度下浮浪幼虫附着所需时间最短(48 h),温度过高(24 ℃)或者过低(12 ℃)都不利于浮浪幼虫附着;(2)在试验的盐度范围内(18~33),盐度越低,浮浪幼虫附着率越高;(3)在试验所设置的光照范围内(0~300 Lux),随着光强的增加,海月水母浮浪幼虫的附着率提高。本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海月水母的生活史,并为近岸水母暴发的防治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88.
本文根据2016年5月和11月日照近岸海域的浮游植物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海域共发现浮游植物78种,其中,硅藻门(Bacillariophyta)66种,甲藻门(Pyrrophyta)10种,金藻门(Chrysophyta)2种。主要优势种为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细弱圆筛藻(Coscinodiscus subtilis)和密连角毛藻(Chaetoceros densus)。春、秋两季平均丰度分别为69.38×104 cells/m3、24.61×104 cells/m3;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56、2.99;平均丰富度指数为2.21、4.00;平均均匀度指数为0.44、0.73。聚类分析表明,研究海域可划分为3个群落。BIOENV分析表明,与研究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相关性最密切的环境因子组合为水深、水温、油类、总悬浮物和Zn。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影响春季浮游植物丰度的环境因子为水深、水温、铵盐、总悬浮物和重金属(Cu、Zn、Hg);影响秋季浮游植物丰度的环境因子为水深、pH、盐度、DO和铵盐。本研究可为深入研究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影响因子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89.
为研究开封市秋冬季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化学组分及主要来源,分别于2017、2018年秋冬季在开封市设置了3个点位采集大气PM2.5样品。采用X射线荧光法(XRF)、离子色谱法(IC)与热光反射法(TOR)分别测定了PM2.5中元素、水溶性离子及碳质组分特征,并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解析PM2.5来源。结果表明,2017、2018年秋冬季开封市大气PM2.5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24.38、111.48μg/m3,水溶性离子平均质量浓度为分别为54.48、58.16μg/m3,其中3种二次无机离子(NO-3、NH+4、SO42-)是主要组分。2017、2018年秋冬季NO-3与SO42-质量比分别为1....  相似文献   
990.
全球变暖是人们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碳排放成为研究热点。交通运输行业会产生大量能耗,地铁作为一种安全环保的交通方式正高速建设,建筑行业又具有较大减排空间,故对地铁建设期碳排放进行核算有助于预测碳排放趋势并为碳减排提供研究基础。本研究总结了地铁建设期碳排放核算在评估方法选择、系统边界划分、清单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学者们多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使用排放因子法,将碳排放来源划分为建材生产、材料运输和现场施工3个阶段开展碳排放研究。本研究就现有清单分析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占比最大,且钢筋、混凝土、水泥是主要的高碳排建材,依此提出了地铁建设碳排放核算的基本研究方法及减排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