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1篇 |
免费 | 51篇 |
国内免费 | 18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6篇 |
废物处理 | 6篇 |
环保管理 | 26篇 |
综合类 | 285篇 |
基础理论 | 76篇 |
污染及防治 | 71篇 |
评价与监测 | 9篇 |
社会与环境 | 3篇 |
灾害及防治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8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在化感物质焦性没食子酸和亚麻酸单独抑藻的基础上,将两种化感物质按不同初始浓度组合进行联合抑藻的实验.根据实验过程中藻密度的变化趋势及特征,采用微元分析法,通过相应的偏微分方程,建立了化感物质复合抑藻时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分析和预测焦性没食子酸与亚麻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联合抑藻时藻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根据该模型还可以预测不同时间节点上,化感物质复合抑藻的半抑制浓度(EC50)、最小有效浓度(MIC),以及联合抑藻的最佳浓度组合和在成本控制下的联合抑藻最佳浓度组合等.该研究对指导制备高效、经济的复合生物抑藻剂及其应用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2.
采用ASBR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研究了ANAMMOX反应器在全海水盐度(100%海水比例)下的抑制及恢复特性.结果表明受到盐度抑制后,ANAMMOX反应器的容积氮去除负荷(NRR)在经过了对盐度响应的敏感期、过渡稳定期和恢复期后可以再次进入稳定期,稳定期的NRR可达0.52 kg·(m~3·d)~(-1),与对照组[10%海水比例,NRR为0.462 kg·(m~3·d)~(-1)]接近.对修正的Logistic模型和修正的Gompertz模型做了改进,拓展了模型的适应性.推荐使用再次修正的Logistic模型,对受到全海水盐度抑制后的NRR恢复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建立ANAMMOX反应器NRR恢复时间的预测公式,得到了全海水盐度下NRR的倍增周期为11.359 d. 相似文献
523.
探讨了不同浓度Cu2+及Cu2+和Cd2+联合对活性污泥系统COD去除的影响,并采用ToxTell生物传感器,以活性污泥为指示微生物,分析了上述金属离子的毒性抑制作用.结果表明,Cu2+浓度低于10 mg.L-1时,不会对该活性污泥系统带来明显的冲击作用,Cd2+的加入明显增强了对该活性污泥系统COD去除的抑制作用,上述金属离子在抑制时间为1.5 h时对系统COD去除抑制率达到最大,随着曝气时间的延长,COD去除率呈逐渐上升趋势;ToxTell生物传感器的毒性分析结果与COD去除抑制率相近,初步证实该生物传感器能很好地用于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受Cu2+、Cd2+离子冲击的预警监测. 相似文献
524.
取食品生产废水处理中试工程运行中现有的厌氧颗粒污泥进行活性抑制与恢复试验。通过慢性致毒与急性致毒作用的对比,分析酸性条件对颗粒污泥的抑制作用,研究颗粒污泥的耐酸性,并考察污泥活性恢复方法。结果表明:当进水pH=6.5,颗粒污泥活性受到轻微抑制,不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当pH值下降至4.5时,COD去除率和产甲烷量均趋于零。同时使用调节进水pH值、降低进水有机负荷、提高进水碱度以及调整水力停留时间等4种方法能有效恢复污泥活性,活性达到抑制前的80%左右。 相似文献
525.
526.
如何降低炼油厂加热炉烟气中的NOx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炼油厂加热炉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NOx)的生成机理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几种抑制氮氧化物(NOx)生成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7.
羟胺抑制协同pH调控对人工快渗系统短程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人工快渗系统(CRI)总氮去除率低的问题,研究了羟胺抑制协同pH调控对人工快渗系统实现由全程硝化向短程硝化转化的可行性,探讨了其对系统内氮素污染物迁移转化和硝化功能菌空间分布及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5 mmol·L~(-1)羟胺连续添加13 d后可实现CRI系统短程硝化的快速启动,氨氮去除率、亚硝氮积累率分别为91.1%、77.9%,经16 d不添加羟胺运行后氨氮去除率、亚硝氮积累率分别降低3.9%、9.8%,此时调控进水pH至8.4,氨氮去除率和亚硝氮积累率均超过90%,CRI系统短程硝化效果显著且稳定性较高.羟胺对硝化菌具有选择性抑制,对AOB和NOB产生明显抑制的浓度分别为0.7、0.5 mmol·L~(-1),羟胺浓度为1.0 mmol·L~(-1)时AOB和NOB活性均被严重抑制且解抑较难;pH调控对短程硝化的影响主要与游离氨(FA)的抑制作用有关,对AOB和NOB产生明显抑制的FA浓度分别为26.5、5.6 mg·L~(-1),NOB比AOB对FA的敏感性更高. 相似文献
528.
某型号液压调平装置上的高精度双轴倾角传感器的控制电路单元与敏感元件同腔体,腔内敏感元件受其内部直流电场干扰,本文对此提出了一种硬件抑制直流电场对敏感元件电磁干扰的特效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同类各形倾角传感器电磁兼容设计和电磁兼容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29.
530.
介绍日本早在60年代初期火山灰土壤水田开发实践中由岩手大学的研究者们创造和发展的“破碎碾压工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并对最近中国砂质土壤渗透抑制的室内外研究结果进行了简单介绍,目的是为漏水性土壤地区水田开发以及土壤防渗工程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