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12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95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基于湖南和江西两省政策性森林保险市场供需情况的调查,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了政策性森林保险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林农以及承保公司的发展制约因素。通过构建经验指标的方法,分析了负担率、综合保障度以及简单赔付率3个指标,从而分析森林政策性保险市场的供需状况,即通过测算两个指标"负担率"和"综合保障率"评估需求方林农的成本和收益;对于承保方保险公司,主要通过简单赔付率的测算,对其承保的成本收益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政策性森林保险的负担率呈现较大的波动性而且部分年份较高,但从整体上来看基本能实现盈亏平衡甚至获得额外收益,仍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中央及地方财政支持对保费的补贴可以降低林农的负担率,政策性森林保险仍具备较大的市场空间;目前的政策性森林保险市场失灵现象并非保险费率过高所致。据此,应提高林农营林收益水平,激发林农自愿投保的积极性;根据负担率水平的不同,对林农进行有差别的补贴;积极扩大政策性森林保险在全国的覆盖范围,从而为林农、保险公司、政府及社会带来较大的直接或间接收益。  相似文献   
72.
“如果在一个城市开一次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钱。”德国慕尼黑展览公司总裁门图特先生这样说。毫无疑问,展会的举办不仅能带动旅游、商业,物流等产业的发展。而且能够提升区域产业的品牌价值。有关资料显示,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10,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社会收入为10。  相似文献   
73.
74.
75.
ISO14020标准——“环境标志和声明”,是信息工具的国际标准,它传达一个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中(ISO14020,1998)环境方面的信息。如它们定义最普遍的使用标志类型一样,环境标志和声明的三个不同类型已经被标准化。它们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76.
会展作为企业进行市场信息传播的方式之一,是一种多方参与、交流的社会活动,会展的信息发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体和广告宣传的力量。然而,企业与广告公司的合作如果仅仅局限在展会开始之后,则企业发布的信息很容易被各商家浩如烟海的信息所淹没。因此,企业应以会展举办的时期为中心,纵向延伸与媒体及广告公司的合作,在会展开始之前,  相似文献   
77.
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的有效执行,应立足于具体规制工具的设计。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涉及三个主要法律领域——物种保育法、自然保护地法和生物安全法,从法律规范层面分析,这三个法律领域对规制工具的偏好与选择呈现出"硬者极硬,刑罚优先,软者无力"的整体格局。本文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原理对现行规制工具进行检验,物种保育法和自然保护地法应以规制领域的去极端化为导向进行规制工具更新,一方面要软化甚至去除极硬规制,与此同时应建立完善行政合同、行政指导、行政奖励等柔性规制工具,赋予其可操作性,使之柔而有力。  相似文献   
78.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人享有生活环境安全健康的权利,但不可否认的是环境不平等问题长期存在,如何在环境治理中同时实现效率与公平,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往研究多从种族和收入水平角度分析环境不平等的影响因素,却较少探讨政策工具及其组合对环境不平等的影响。为弥补这一不足,该研究基于278个地级市二氧化硫排放量数据,利用威廉逊系数测度2003—2019年25个省和地区的环境不平等指数,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政策工具与环境不平等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1)中国省域环境不平等整体呈现先缓慢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东中西部地区间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同时存在环境质量改善而不平等加剧的错配现象,如何提高少数人的环境福利成为今后环境治理的重点。(2)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因具有注重公平与公众诉求的特性,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省域环境不平等,而市场型政策工具追求治理效率的特性会使其显著加剧省域环境不平等。(3)污染水平和创新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命令控制型政策工具缓解省域环境不平等;而市场型政策工具则会在低污染水平和高创新水平下,加剧环境不平等。基于上述结论,应从重视...  相似文献   
79.
通过政府规范与引导,促使企业采取绿色生产行为,对摒弃粗放式生产方式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国592家制造企业微观调研数据,运用有序回归模型与链式中介模型,研究监管工具对企业绿色生产行为的推进效果及在推进过程中监管工具间的交互效应,并探究监管工具对企业的作用机制。实证发现:(1)法律法规型、行业标准型、经济激励型、宣传教育型和信息引导型五类监管工具均能促进企业绿色生产行为的发生;(2)多元监管工具在推进企业绿色生产进程中,存在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即多元监管工具同时作用于企业绿色生产行为时,既可能产生政策合力,也会存在政策效应抵消的现象;(3)监管工具干预不同性质企业时,政策边际效果存在差别,而监管工具干预不同规模、地区的企业时,政策异质性不显著;(4)绿色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在监管工具推进企业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具有部分链式中介作用。在推进制造企业绿色生产的实践中,政府应拓展监管工具种类,丰富监管工具规范形式;科学评估监管工具的政策效能,发挥多元监管工具的协同效应;关注异质性企业的政策偏好,实施精准施策;准确把握监管工具的作用机制,提高监管工具的干预效率。该研究从多元监管...  相似文献   
80.
信息工具能够以去中心化、中介式的角色参与碳市场建设,在充分获取碳排放信息、便利市场监管、促进碳价稳定向好、畅通公众参与等方面助力碳排放权交易的平稳有序。在实际应用中,信息工具在碳市场的不同场域可能产生不同的失能形态:(1)数据瑕疵、数据造假、违规运维可能导致碳排放监测数据失真。(2)碳信息数据平台在对原始信息进行深度清洗、去噪、校核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风险。(3)单方性规则塑造、潜在失灵与偏见导致的算法侵害是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非正义的重要来源。(4)碳信息共享过程中的数据孤岛易导致行政监管与公众参与不畅。信息工具在赋能碳市场建设过程中的现实梗阻,折射出信息工具在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用不畅与制度困境。在治理理念上,事中事后监管难以满足信息工具失能风险规制的需求;在制度供给上,试点先行的碳市场建设策略导致各地制度供给不尽相同,有必要完善中央立法的顶层设计。风险防范与治理、行为促进与保障的立法理念,能够克服信息工具失能的全程性、动态性,使风险制造者对行为后果产生稳定预期;央地协同的立法体系,能够突出“双碳”目标的全局性、重要性和战略性,为碳市场建设提供更为系统、有效和全面的法制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