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5篇
基础理论   10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本文以兰州(新城)至永靖沿黄河快速通道为工程实例,以工程的项目背景为引导,提出了该项目的景观规划系统框架,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了构思分析,为今后滨河公路、旅游公路景观规划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对于农业景观规划的研究,不同的专业背景下研究的尺度范围也大相径庭,产生的概念和理解也各不相同。不同的学者分别从景观生态学、城市园林旅游规划及农田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做出了不同的阐述。在此,本文针对“农业景观”的定义进行重新的思考与探讨,希望可以综合各科的研究,形成一种集园林美学及生态农业性质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景观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调查了河北省多个观光农业园和参考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观光农业园的功能和景观特点,将河北省的观光农业园主要分为高科技综合型观光农业园、生态休闲度假型观光农业园和特色主题型观光农业园。并针对各观光农业园规划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定位不合理、选址盲目、缺乏景观特色、环境污染严重、服务设施匮乏以及开放时间短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规划应合理定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立节约型观光农业园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尼尔基水利枢纽施工干扰区生态环境修复与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无疑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安全与保障,但其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样不可小觑。本文结合尼尔基水利枢纽施工干扰区的实际情况,探讨水利枢纽施工干扰区生态环境修复与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与指导思想,从植物选择、水体处理与分区设计3个方面介绍了尼尔基水利枢纽施工干扰区生态环境修复与景观规划设计的主体方案构思。  相似文献   
15.
南京城市滨江带功能演变及现代景观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京城市滨江带具有山、水、城、林、洲相融合的特色环境,近百年以来滨江地段由于经济和旅游利用而发展迅速。城市滨江带功能的演变具有其独特的历史过程。合理利用南京城市滨江自然与人文条件进行滨江景观规划,对于南京市的进一步发展是很重要的。通过对历史时期南京城市滨江带功能演变的分析,对滨江带景观现状深入的研究,对滨江带各个区域的景观要素进行探讨, 提出了南京城市滨江带景观规划的指导思想与设计手法,依此进行了景观规划研究。将南京城市滨江带划分为6个特色区域: 河西滨江段以塑造现代化城市建筑群体景观为主, 下关滨江段以塑造港区风貌和反映城市近现代历史为主,幕燕滨江段以塑造自然山水风光为主和江中洲地区以现代化田园风光景观为主,大厂滨江段以塑造现代工业景观为主,浦口—珠江段以塑造现代化滨江城市景观为主。  相似文献   
16.
17.
生态风景林理论在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态风景林是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城市生态风景林的理论进展和相关概念辨析的基础上,结合城市道路绿化现状和道路生态风景林的特征,创新性地提出以生态风景林理论指导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并以合肥方兴大道生态风景林规划设计为例,着重论述城市道路生态风景林规划设计的方法、理念和内容。  相似文献   
18.
景观规划与管理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规划与管理是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的热点,是以景观异质性和景观功能的定量研究为基础,以3S和模型模拟方法为技术支撑的综合性应用领域,它是沟通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的桥梁。景观规划与管理和景观结构、景观功能与景观动态以及景观尺度、景观过程及景观格局等具有密切的联系,上述方面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共同支撑着景观规划与管理的客观实践。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景观功能是景观规划与管理的现实目标,景观生态研究方法是景观规划与景观管理的技术保障。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景观规划与管理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主要表现在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愈加广泛和深入,景观规划与管理方式也越来越智能化与人性化;景观规划管理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景观异质性、景观功能和景观研究方法的发展。目前,相关学科方法和技术的交叉融合成为研究景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趋势,3S和模型交叉融合促进景观规划与管理方法向着多元化、数字化和可视化发展。随着景观规划管理现实应用领域的拓展,景观异质性和景观功能在理论、方法、应用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9.
大型的城市森林绿地是城市生态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结构的优化有助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稳定。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是武汉近郊最大的森林绿地。应用快鸟遥感影像并结合实地调查,在RS和GIS的支持下对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的景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森林景观的规划对策。结果表明: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景观分为林地、农耕地、苗圃地、水域、建设用地、墓地、荒地、草地和裸岩9个景观类型,263个斑块,其中林地最多,占总面积的36.56%,占斑块总数的8.75%,为景观基质,但对景观过程的控制作用不强。建设用地和农耕地斑块形状最为复杂,易造成人类活动干扰的扩散。林地成片分布,破碎化程度较低,连通性较高,有利于其资源保护。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表现出整体结构简单,局部结构复杂的特征。针对这些景观结构特征,提出了大幅提高林地比例,压缩建设用地和其他人类活动明显的景观类型面积,构建聚集间有离析的空间优化格局,加强荒地和裸岩的植被恢复,设置“踏脚石”斑块和建立保护性廊道的景观优化对策,以期为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的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介绍了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阐述了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容和特点,并简要分析了我国开展乡村景观规划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的发展趋势,指出了应继续完善系统性的理论和方法论上的探讨,并对一些重点区域进一步开展典型研究和实验应用,以此作为今后研究发展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