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59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6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保障的策略转换与制度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进入新阶段,资源型经济强大的挤出效应和传统上采纳的以政策为中心的发展策略逐渐成为资源型城市现代转型的障碍。这一制度难题表明,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路径的研究和选择应当成为破解这些难题的首要问题。为了减少设置消除这些问题,本文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保障的策略转换这个视角出发,以政策性保障路径带来的沉淀成本为切入点,采用比较分析和建构的方法,指出了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的保障策略应当改变传统的以政策为导向的传统路径,代之以法律为主导的法制化路径。在厘清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结构、制度结构、利益结构、资本结构的基础上,尝试以资源开发与补偿、资源产业衰退与援助、新旧产业接续、民生与经济发展、投入与模式转型、发展和生态环境等关键性矛盾为核心建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条例》,并对《条例》的建构提出8个方面的建议,即内容上,建立包括资源开发补偿、产业衰退援助救济、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发展规划、责任追究以及激励手段等诸多制度在内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42.
《劳动保护》2006,(1):54-55
为保障香港雇员的权益及工作安全与健康,香港在1955年制定了《工厂及工业经营条例》。条例实施至今已有50年。其间,香港的社会、经济和就业人口不断转变,《工厂及工业经营条例》不时修订。为使大家更多地了解制定《工厂及工业经营条例》的背景、原因和意义,以及条例通过和实施后的变化及有关法例(或其附属规例)的最新发展,香港经济发展及劳工局常任秘书长张建宗介绍了上述条例及有关法例的发展过程。制定《工厂及工业经营条例》的背景、原因及意义张建宗秘书长介绍说,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大量的内地资金及技术流入香港,令香港本地的纺织业及…  相似文献   
543.
1.什么是特种设备生产?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生产包括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等活动。国家对特种设备生产活动进行安全监督管理,是为了提高特种设备本体安全质量,保证特种设备的"优生"。  相似文献   
544.
排除工伤事由的概念、意义与种类排除工伤事由,是指劳动者所遭受的伤害,虽然是在工作中或与工作相关的活动中造成的,但法律明确规定不属于工伤的情形。排除工伤事由适用于工伤认定,对确定劳动者所受损害是否属于工伤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进一步明确了工伤的范围。工伤是劳动者因工作原因而受到的事故伤害或所患职业病,以及立法特别规定为工伤的一些特殊情形,如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48小时内死亡的。除特殊情形外,劳动者所受伤害要认定为工伤,必须具备3个条件:(1)伤害。即劳动者必须存在伤害后果,这是认定工伤的前提条件。(2)工作与伤…  相似文献   
545.
工伤范围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四条采用罗列方式,规定了6种具体工伤情形:(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仔细分析可以发现,除职业病之外,《条例》主要是以工作场所来划分不同的工伤类型,具体可分为工作场所…  相似文献   
546.
向春华 《劳动保护》2006,(10):60-61
3种模式并存工伤保险与养老保险的衔接,是对伤残等级为一级至四级的工伤职工而言的。伤残等级为一级至四级的工伤职工,在法律上已不具有劳动能力,其生活通过伤残津贴而非工资予以保障,因而产生是否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他们到达退休年龄后是继续享受伤残津贴,还是转而享受养老金的问题。其他类型的工伤职工,仍具有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主要仍以工资收入保障其生活,属于应当缴纳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的法定对象。工伤保险对这些工伤职工的老年生活也不提供保障,他们的老年生活只能通过养老保险予以保障,故他们不存在工伤保险与养老…  相似文献   
547.
《中国安防》2014,(7):8-8
自6月1日起,由厦门市公安局提议、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厦门经济特区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这一法规的实施必将促进厦门市与活动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提高政府机关办事服务效能,确立活动承办者的主体责任,提高群众参加活动的安全系数,促进地方政府举办活动顺应社会化、专业化趋势进而节约政府资源,实现安保工作的“多赢”。  相似文献   
548.
本文以意大利特洛维索污水厂和泰安第二污水厂为例,介绍了欧洲和中国是如何进行水处理并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本文从污水处理工艺和排放条例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表明一些生态的、社会的和经济的指导方针和处理工艺还需要加强和推进.  相似文献   
549.
安大夫:从立法原则上看,“公伤”与“工伤”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工伤保险条例》“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烈士褒扬条例》“为了弘扬烈士精神,抚恤优待烈士遗属,制定本条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共同点是保护劳动者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同点是它们注入的机制是完全相反的:对“工伤”注入了预防事故、减少事故的导向机制;对“公伤”则注入了倡导社会良好风尚的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550.
《上海安全生产》2017,(2):15-15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1月20日,备受关注的《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