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136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82篇
综合类   314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56篇
灾害及防治   8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91.
为了从结构层面分析柱截面含钢率和废弃混凝土取代率对再生混合混凝土组合结构抗震性能的控制作用,通过对四榀圆钢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框架进行定常轴力和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各柱截面含钢率和柱内废弃混凝土取代率对试件的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延性、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四榀框架破坏现象均为梁铰破坏机制;随着柱截面含钢率的提高,试件的水平承载力、塑性变形能力和位移延性显著提高,刚度退化速率降低;而废弃混凝土取代率对试件各项指标的影响规律与含钢率恰好相反,且影响程度有限;柱截面含钢率与废弃混凝土取代率共同作用,使二者对结构水平承载力和结构耗能能力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92.
不同应力-温度路径下平面钢框架火灾反应的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考虑温度—应力路径影响的高温下钢材的应力—应变关系,对火灾中钢框架结构的反应进行了非线性分析,旨在尝试提出一种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钢结构抗火反应分析新方法。根据已有的试验结果,对高温材性试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Q235钢在升温恒载、升温加载、升温降载3种基本应力—温度路径下单向拉压时的本构关系式,进而得到不同应力—温度路径下热非弹性应力—应变增量关系式。利用虚功原理,推导出不同应力—温度路径下平面钢框架有限元分析的单元热非弹性刚度方程的显式。同时,对增量迭代法进行了修正,提出升温恒载路径、升温加载路径及升温降载路径3种路径之间切换的判断准则,为结构抗火全过程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93.
框架‐摇摆墙作为一类高效的结构抗侧力体系得到了广泛的工程应用。摇摆墙能够调控框架的层间侧向刚度,充分发挥抗侧力构件的性能,但由于摇摆墙自身缺乏回复力,发生侧向转动以后无法返回平衡位置,对框架有不利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预应力框架‐摇摆墙抗侧力体系。在框架梁中引入预应力使框架具有自复位能力,从而与摇摆墙协同工作并缓解摇摆墙的倾覆作用。发展了预应力框架‐摇摆墙结构节点核心区剪切块的定参方法,提出了结构的高效数值分析模型,设计了一栋 8 层常规框架‐摇摆墙结构和一栋预应力框架‐摇摆墙结构,建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框架‐摇摆墙结构,预应力框架‐摇摆墙结构的峰值承载力更高,结构进入非线性阶段承载力没有明显下降,具有明显的自复位性能和延性破坏模式。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预应力框架‐摇摆墙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显著小于前者,基底剪力略大于前者, 两者的层间加速度响应接近,节点核心区始终处于弹性阶段。预应力框架‐摇摆墙结构的抗震性能优于常规框架‐摇摆墙,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抗侧力体系在抗震地区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694.
695.
研究底部框架砌体双功能减震结构在地震激励下的响应。该结构通过在底部框架设置摩擦阻尼器并在框架顶层与砌体底层之间增设隔震层,形成底部框架上部砌体的双功能减震结构。首先针对设置摩擦阻尼器耗能减震结构的地震反应振动方程求解,给出状态方程直接积分法,由此对结构进行地震激励下的响应分析,再与SAP2000软件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两者结果吻合较好。另外,采用强制解耦法进行相应计算,并与前述分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强制解耦法对求解结构第一、二阶振型反应偏差较小,但对于求解高阶振型存在较大偏差,且强制解耦法高估了结构的减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减震结构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采用状态方程直接积分法对该结构的分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96.
我国循环经济法制体系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向辉  刘滨 《环境保护》2005,(8):16-19,31
搭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制体系框架、完善我国循环经济各项法律法规对于我国全面有效开展循环经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构建出我国循环经济法制体系框架,对于我国循环经济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97.
用循环经济理念构建包钢生态工业园区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以包钢(包头钢铁集团公司)为例,对包钢及周边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园区系统结构、生态工业模式、生态产业链的设计以及行业网络耦合方面构建了包钢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框架,以体现"资源-产品-废物再资源化"的物质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提出了运用清洁生产管理手段加快包钢以及整个园区的生态转型.   相似文献   
698.
区域建设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法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还缺乏可操作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以下简称总量控制)的方法,基于郑州市环境保护局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实施总量控制方面的多年实践与经验,探讨了对总量已超出区域环境容量的地区如何对建设项目实施总量控制,如何确定区域污染减排和综合整治总量控制目标的确定,如何构建新、老污染源之间良性互动机制以及制定建设项目实施总量控制的政策、制度和管理措施保障,为区域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实施总量控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框架。  相似文献   
699.
交叉验收是一个涉及技术和法律的工作,其目的是在新项目中能够尽快地应用类似的产品、系统和方法(PSP)。交叉验收的PSP首先要求在原始的应用中能够满足可靠性、安全性和环境要求。PSP目标和原始的应用应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因此,不需要很大的改动,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性会很强。当然,交叉验收从根本上来说和PSP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有关。目前交叉验收缺乏系统的指导和专门的标准,笔者阐述的一个基于风险分析的结构化PSP交叉验收框架包括7个主要原则。该框架基于笔者多年在安全苛求系统和铁路领域开发应用控制风险和安全确信系统框架的经验,采用通行的原则,对于目前还未建立交叉验收系统框架的安全苛求系统尤其适用。  相似文献   
700.
结合环境教育的特点,对上海市环境体系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上海市环境体系框架构筑的设想,并分析了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还对其实施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