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03篇
安全科学   69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57篇
综合类   749篇
基础理论   233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79篇
灾害及防治   207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3 毫秒
331.
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及防控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书精  孙龙  魏书威  胡海清 《灾害学》2013,(1):36-40,64
系统阐述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论述了当前发生的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发生、发生规律、频率、周期、强度、种类、区域分布等产生的重要影响,阐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灾害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并对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重点剖析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病虫鼠害和森林火灾的影响。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灾害管理策略与措施,为及早预测气候变化可能对森林带来的灾害影响,积极主动地应对气候变化,将气候变化对森林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水平提出应对策略,同时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强的一些重点研究领域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32.
北京山区泥石流灾害保险的风险评判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泥石流是北京山区主要的自然灾害,在1989-1999年期间,泥石流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9亿元.对泥石流灾害保险风险的评判是首先按北京山区各区县的泥石流危险度分区划分风险区,然后对各风险区进行灾害危险性和灾害易损性评判.在危险性评判中,按各风险区的泥石流危险度等级赋予危险度评判指标值.在易损性评判中,选择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4个因素作为评判指标,并分为两个层次进行评判.第一层次是经济易损性与社会易损性评判,第二层次是泥石流灾害易损性评判.最后用泥石流灾害保险风险分析数学模型,计算出各风险区的泥石流灾害保险风险度,并由此绘制了北京山区泥石流灾害保险风险区划图.  相似文献   
333.
邓慧平 《生态环境》2012,21(4):601-605
为了揭示气温变化对西南山区流域森林水文效应的影响,用生物物理/动态植被模型SSiB4/TRIFFID与流域地形指数水文模型TOPMODEL的耦合模型SSiB4T/TRIFFID模拟了西南山区长江上游梭磨河流域森林水文效应对气温变化的响应,分析了气温变化对植被不同演替阶段的流域总径流和总蒸发以及冠层截流蒸发、植被蒸腾和土壤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梭磨河流域森林(常绿针叶林)蒸腾与草和灌木差异小,森林蒸腾潜热比草和灌木仅高1~4 W.m-2,森林冠层截留蒸发高于草和灌木,但土壤蒸发明显低于草和灌木覆盖,森林覆盖流域总蒸发低于草和灌木覆盖甚至低于裸土蒸发,因此增加了流域总径流量,但森林增加径流的作用随土壤蒸发的减小而减小。(2)气温减小1℃将通过减小森林冠层截留蒸发和蒸腾而使森林增加流域总径流量的作用增加;相反,气温增加将增加森林冠层截留蒸发和蒸腾而使森林增加总径流量的作用减小。(3)当温度增加4℃,由于森林总蒸发较草和灌木明显增加,对于较高的土壤蒸发,森林增加总径流量的作用已不明显;对于较低的土壤蒸发,森林减小了流域总径流量。  相似文献   
334.
基于土壤动态蓄水的森林水源涵养能力计量及其空间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源涵养是森林提供的重要生态服务之一,而森林土壤对降水的拦蓄和调节起着主要作用。采用土壤动态蓄水能力法,以太湖流域安吉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雨量站逐日降水量数据为基础,评估了森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并将土壤水源涵养能力参数和降水数据进行空间栅格处理和相应的栅格运算,从而揭示了水源涵养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安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年涵养水源能力为19.66×108 t,单位面积森林年涵养水源能力为14 788 t/hm2;从空间分布上看,森林水源涵养量沿西苕溪由上游向下游呈减少的趋势;从不同森林类型来看,竹林的水源涵养贡献率最大,达52.26%。  相似文献   
335.
336.
高山 《防灾博览》2018,(2):66-67
树木对环境和人类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树之于人,不仅美化环境,还可在平淡人生中增加一种仪式感。据官方统计,2015年,中国森林总面积约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而日本、韩国、挪威等国森林覆盖率均超过60%。森林覆盖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有情况或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及实现绿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337.
乡村路网对三峡库区社区水平森林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路作为人为扰动介质被认为是短时空尺度森林景观演化或用途转换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体现为明显的“通道-阻隔”效应。论文以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为例,以3期遥感影像和调研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的缓冲叠加功能,基于路网动态变化角度,从类型、林龄、起源等主要森林结构方面分析路网变化对森林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道路数量先增加后减少,道路质量以等外公路和村级公路的改善为主。2)道路对森林景观干扰性明显。森林从类型、起源、林龄三方面在道路缓冲区内的破碎度均高于非缓冲区内的破碎度。1992—2002年及2002—2014年两个时期相比,前一时期其他灌木林、幼龄林以及萌生林大幅减少,基本表现为道路缓冲区内减少量大于非缓冲区内减少量。后一时期乔木林、中龄林以及萌生林有所增加,其他灌木林和成熟林轻微减少,其中,乔木林在道路缓冲区内增加量大于非缓冲区内增加量,中龄林及萌生林则表现为道路缓冲区内增加量弱于非缓冲区内增加量。3)道路影响域范围内,在无政策性干预条件下,道路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导致森林景观的退化,低级路段的消失则有助于森林景观的恢复。  相似文献   
338.
科学估算各地区森林碳汇量并探讨其空间关联性特征是制定差异化碳汇发展政策的重要基础。根据1988—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6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论文利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测算了各地区的森林碳汇量,进而检测和比较了省域间碳汇总量空间关联性的方向和强弱,最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碳汇的溢出效应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的森林碳汇量整体呈上升态势,各地区间碳汇量差异明显,其中西藏、黑龙江等地区碳汇量丰富,而上海、北京等地则碳汇增长率较快;2)研究期内的Moran’s I指数整体表现为倒“S”型的波动变化特征,全国森林碳汇在省域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具备一定关联性;3)我国森林碳汇存在显著的近邻空间溢出效应,森林资源采伐、森林受灾程度和降水量等因素对森林碳汇水平的影响显著。因此,研究认为:我国在发挥森林生态功能时,应当考虑省份间的地理区位因素,合理制定兼具差异化和协调性的森林碳汇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339.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8):82-90
为了解西昌市大气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该研究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分季节采用鳞叶藓(Taxiphyllum taxirameum)藓袋法对西昌市大气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跟踪监测。在2020年1月15日-4月15日春季监测期中发生了COVID-19疫情和西昌"3.30"特大森林火灾等重大突发事件,对西昌市的大气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通过对事件发生前后的藓袋中Al、Cr、Fe、Cu、Ni、Pb、Mn、Hg、Zn、V、As、Ba等12种重金属含量分析,结合西昌市大气监测数据、气象数据等,解析了森林火灾和COVID-19疫情对西昌市大气重金属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2020年1月15日-4月15日)12种重金属的总富集量(12.85±1.57) mg/g显著高于其他3个季节(p0.01),但其他3个季节富集总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春季监测期富集量的大幅上升可能是受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通过疫情前后空气变化比较,COVID-19疫情影响使西昌市机动车活动水平和排放量下降,旅游业相关区域大气Pb污染量下降。同时不平衡的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引起了城区的大气氧化性显著上升,促进了二次颗粒物的生成,周边工业源的颗粒物传输进入城区,使工业区下风向的城市边缘区域的藓袋Hg富集量大幅上升。该研究表明藓袋法是一种有效的大气重金属污染生物监测方法,能够反映出对空气质量影响的重大事件的效应。  相似文献   
340.
贵州省六冲关流域大气沉降和地表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贵州六冲关森林小流域1992─1994年和2001─2005年2个时期穿透水沉降(TF)和地表水的化学组成,以分析大气沉降对森林小流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2001─2004年硫沉降量较1992─1994年有显著下降,但自2005年起硫沉降量又显著增加. 六冲关流域无机氮(尤其是NH4+-N)沉降量较历史时期显著增加,说明贵阳市大气污染正在由硫酸型向硫酸-硝酸混合型过渡. 长期的大气沉降导致地表水中SO42-和NO3-等阴离子质量浓度的增加,加剧了Ca,Mg和K等营养元素的流失,使地表水的酸中和能力在2002年为负值. 长期观测发现,地表水酸中和能力与穿透水中Ca和Mg的沉降通量密切相关,说明大气沉降已经对六冲关流域的相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造成了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