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9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528篇
安全科学   75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331篇
综合类   1609篇
基础理论   749篇
污染及防治   183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58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651.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资料及其统计分析结果,选用了24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公式,并采用重要值、株数或鲜重以及优势度或盖度等作为测度指标,对南岳广济寺森林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岳广济寺森林属落多样性较高,接近山地季雨林的水平;此外,不同测度指标对物种多样性指数计算值并无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652.
本文选用几何级数分布、分割线段、对数级数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等模型研究了南岳广济寺森林群落植物物种相对多度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对数级分布模型适于拟合南岳广济寺森林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相对多度的分布格局;分割线段中的序列一多度模型仅适合于乔木层;对数正态分布模型仅适合于草本层;几何级数分布模型完全适合于拟合任何层次。此外,α指数值亦显示出本群落接近山地季雨林的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653.
不同生态型芦竹对Cd、Hg、Pb、Cu的富集与分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韩志萍  王趁义 《生态环境》2007,16(4):1092-1097
介绍了生态型芦竹(Arundo donax Linn)的生物特性,并对芦竹修复湿地重金属污染能力进行了研究。芦竹具有生物量大、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等特点,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下,有较好的耐受性。研究不同生态型芦竹对Cd、Hg、Pb、Cu的富集与分布,对重金属污染湿地的修复具有指导作用。采集了4个不同环境下的芦竹样本,对重金属富集量和在植物器官中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芦竹对镉、铅、汞有较好吸收,地上部叶内富集量分别为57.40~33.22mg·kg-1,412.4~312.4mg·kg-1,21.5~11.8mg·kg-1,地上部茎内富集量分别为19.50~4.02mg·kg-1,83.1~43.6mg·kg-1,30.0~19.4mg·kg-1。芦竹对铜的富集能力较弱,地上部叶内和茎内富集量分别是12.4~2.8mg·kg-1,1.4~0.4mg·kg-1。铜和铅在植物器官中的分布为根>叶>茎,镉在植物器官中的分布为叶>根>茎,汞在植物中的分布为根>茎>叶。富集量还与土壤中重金属质量分数有关,一般是随着土壤中重金属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加。镉、铅、铜在植物叶中的富集系数大于1,汞在植物茎中的富集系数大于1。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芦竹在污染或非污染环境中都能较好地富集镉、铅、汞,基于芦竹具有较大生物量特点,芦竹对湿地重金属污染具有较大的修复潜力。研究芦竹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分布,旨在为湿地的植物修复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54.
以豇豆 (Vignaunguiculata )为供试植物 ,分别接种AM真菌Acaulosporalavis(光壁无梗球囊霉 ,菌号 :3 4)和Glomuscaledonium (苏格兰球囊霉 ,菌号 :90 0 3 6)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 ,观察 2、10和 5 0mg·kg-1DEHP和DBP对菌根化植物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土壤添加DEHP和DBP后 ,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干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高浓度DEHP和DBP还使植物叶绿素a和b的含量及根瘤数降低 ,接种AM真菌后明显促进了植物的生长 ,尤其对植物早期地下部分和植物后期地上部分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 ;同时 ,也增加了植物叶绿素a和b的含量及根瘤数  相似文献   
655.
DDT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用植草方法研究为DDT及其主要降解产物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在污染物的浓度为 0 .2 15mg/kg的土壤中 ,种植 10种草 3个月后DDT及其主要降解产物的总含量分别降低 19.6 %— 73.0 %。种植不同品种的草对土壤中污染物有不同的去除能力 ,其中以种植丹麦产的Taya草 (Per .ryegrass)与美国产的Titan草 (Tallfescue)为最强。用种植草的方法修复受DDT及其主要降解产物污染的土壤是一项可行的技术。在去除土壤中DDT的作用上 ,草的吸收是轻微的 ,只占原施药量的 0 .13%— 1.0 8% ,土壤中污染物消失的主要因素是土壤中生物降解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56.
有机物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机物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多环节烃、农药、多硝基芳香化合物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石油和燃油添加剂污染土壤、水体的植物修复原理与技术。  相似文献   
657.
复合植物床式人工湿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研究针对应用于面源污染控制的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和布置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人工湿地动态运行实验的研究考察,发现床体中COD、TN降解规律,通过人工湿地栽种不同水生植物的各床体的COD去除效果比较实验和不同水生植物复氧性能比较实验,得出复氧性能最好的水生植物为芦苇,然后综合这三个实验,在传统的植物床系统基础上,提出更加有利于提高系统污水处理效率的改进形式:复合植物床式人工湿地。  相似文献   
658.
以小型碎石床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和无土栽培2种方法,模拟研究了广东园林绿化中常用的27种植物对生活污水中氮、磷、COD的降解能力,表明野芋头、花叶万年青、象草、姜花、绿公主、富贵竹、再力花、大花叶万年青、芦苇、花芦苇、美人蕉、文殊兰、水芋头、风车草、红草、蜘蛛兰、千手观音、水葱和花蝴蝶等18种植物,可以作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选种植物,从而扩大了可选植物品种范围,配合适当,可达到美化环境和净化污水2种功能,可适用于面源性水污染的治理.象草的研究表明,它是一种既有强污水降解能力又能作饲料的品种,适用于畜牧场的水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659.
红萍在植物治污方向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治污是利用植物清除土壤水中的各类污染物,进行环境治理。水生蕨类植物红萍具有一定的耐污能力,可以通过植物活体的富集作用和干体的物理吸附作用,从溶液中吸附多种重金属元素及通过植物挥发作用,将吸入的硒盐转化为挥发态。在污水中养萍可以去除COD和进行生物脱氮除磷,并设计出相应的养萍盘和生物稳定塘系统进行液水处理,利用红萍干体填充的滤柱可以用于电镀污水中一些重金属元素吸附回收。本文对红萍近年来在植物治污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行了描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660.
为研究人工湿地处理酸性矿山废水(AMD)系统中植物凋落物腐解对其理化特征及沉积物中Fe、Mn稳定性的影响,明确人工湿地处理AMD系统中湿地植物的综合作用及持续效果,将质量分数为0(CK组)、2%(D1组)、20%(D2组)的植物凋落物添加至湿地沉积物中,采用下进上出的进水方式向沉积物中添加人工配制的AMD,同时设置水力停留时间为72h,研究不同量的湿地植物凋落物在腐解过程中对AMD中pH、氧化还原电位(Eh)、Fe、Mn等理化指标及沉积物中Fe、Mn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地植物凋落物的腐解能明显提高AMD的pH,且随着植物凋落物的持续腐解,D2组中pH上升幅度明显大于CK与D1组;植物凋落物的腐解可有效地降低AMD的Eh,植物凋落物腐解初期,D1、D2组中Eh急剧下降,且D2组Eh下降幅度大于CK与D1组,随植物凋落物在各处理组中的持续分解,各组中Eh继续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明显小于试验初期Eh的下降幅度;植物凋落物的存在可明显抑制沉积物对AMD中Fe的吸附;植物凋落物腐解初期,植物凋落物的存在抑制了沉积物对Mn的吸附,而在植物凋落物腐解后期,植物凋落物促进了湿地沉积物对Mn的吸附;湿地沉积物Fe、Mn主要以可还原态形式存在,植物凋落物的腐解促进了沉积物中可还原态Fe、Mn向可氧化态Fe、Mn的转化,且Fe、Mn形态的转化量随着植物凋落物量的增加而增加,有利于沉积物中Fe、Mn稳定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