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85篇
安全科学   22篇
环保管理   130篇
综合类   785篇
基础理论   326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121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主要通过相关统计和综合分析,探讨坡地赤红壤物理退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指出养分贫瘠化,尤其是贫有机质化是坡地赤红壤物理性状退化的主要内部原因,植被破坏则是坡地赤红壤物理性状退化的外部因素、而人类活动的影响对坡地赤红壤的物理退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2.
台湾西南部泥岩恶地,由于其特殊之土壤,地力流失消耗与区域微气候型态之间的因果循环,在水土保持与景观上形成不易植生绿化的地区及特殊之世界地形。泥岩地区之不同刺林林相之土壤,其林相皆伐后复层植被区土壤性质变异高于其它位置,而其它区之土壤理化性质在时间及空间上之变异不大,可明显区分林相不同之显著差异。不同林相对泥岩地浅层土壤(0~20cm)理化性质的差异,以植物营养元素与植生覆盖因子可充分说明(约占变异范围之62%)。泥岩试区区中移动性物质(交换性钙、钠与镁)明显较少出现在复层林相处区,而易出现于淋洗、冲蚀量较大之刺林相保留区与隔丛择伐区。长效性植物营养元素因子(pH值与有效性磷),因长时间之林相不同,使其较明显趋于复层林相区堆积,并影响地表植生之种类、分布与覆盖情形。0~20cm土壤性质的分布和离子间的移动特性有关,移动性高的钠、镁离子会在冲蚀量高之区域出现,20~40cm土壤性质的分布则和土壤中之母质与植生有关并与因素分析结果相似,其次为可移动性离子的影响,且应用地理统计印证土壤性质在空间之变化,其分布确实与不同林相位置有关,即植生营养元素(pH值、有效性磷)大都朝向复层植被区之趋势。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地表覆盖度与入侵植物数量两变量主要系透过第一个典型因素与第二个典型因素而影响到复层植被区之pH值、有机质等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73.
河西走廊中部荒漠植被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金自学 《农村生态环境》1996,12(1):16-18,23
根据对河西中部荒漠植物的调查,对荒漠植被进行了分类及生态学描述,重点讨论了荒漠植被对改善河西走廊中部农村生态环境的作用,提出了保护和利用荒漠植的措施及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4.
植被是陆地表面主要的覆盖物,也是许多地球系统过程的重要变量。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在区域尺度上是显著的。以重庆市为例,使用滑动平均和SG滤波对SPOT/VGT ND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平滑处理,结合GDP和人口栅格化数据,从时间序列和空间相关场两个方面分析了植被与人类活动因子之间的时空相关性。结果表明,从1998到2005年,植被的分布和生长状况并没有随GDP和人口的持续增加而增加。在时间序列上,植被覆盖与GDP和人口之间总体上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空间上,这种相关关系表现出了较强的异质性。空间相关场表明:较强的负相关主要发生在相对发达的主城区周围,反映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使得植被面积和生产力降低;然而在偏远的山区,由于经济落后同时植被覆盖较少,出现了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5.
为了解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资源的变化规律,选择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宁陕县寨沟区域典型植被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板栗林、灌木林、荒坡草地和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与实验分析的方法对其土壤水分物理特征及有机质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有林地的土壤容重、孔隙度和有机质等理化特征均优于荒坡和坡耕地;针阔混交林土壤含水量最高,蓄水能力明显好于其它植被类型;在垂直剖面上,各种植被类型坡地土壤含水量和饱和蓄水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基本呈递减趋势,但有林地下降幅度较大,表层含水量明显高于荒坡与坡耕地表层。由此可见,在涵养水源方面,针阔混交林最好,针叶林、板栗林与灌木林次之,荒坡与坡耕地较差。  相似文献   
176.
基于2018—2021年太湖地区哨兵2号(Sentinel-2)卫星遥感影像和随机森林算法,结合植被敏感指数,开展太湖水生植被分布监测,综合分析了水生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初步揭示了太湖水生植被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太湖水生植被分布面积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年间变化具有明显的单峰型特征,表现为春季沉寂,夏季快速增长,秋季达到暴发期,冬季面积开始减退;太湖水生植被主要分布于东太湖、东部沿岸和贡湖,类型以沉水植被为主,其中浮叶植被主要分布于东太湖,挺水植被主要分布于东太湖沿岸的浅水区域;沉水植被主要分布于东部沿岸和贡湖;水生植被主要分布的东太湖水域,其水质总体优于太湖其他水域。  相似文献   
177.
以神府矿区为例,选取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土壤、气象等生态环境与统计数据指标,利用RS和GIS技术构建生态系统服务遥感测量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研究区2005-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及时空分布特征,进一步探究神府矿区不同开采强度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并进行驱动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5年、2010年、2015年研究区的总生态系统服务分别为1.598×1010元、1.905×1010元、2.134×1010元,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水土保持价值比例最大,草地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耕地、草地生态系统为该地区贡献了最多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3)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分布表现为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开采强度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增长变化较为相似,煤炭开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未显著下降,整体较为平稳。对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驱动分析表明在近年来相对改善的气候环境与人工修复共同作用下,神府矿区生态系统服务未发生明显的缩减。此类半干旱生态脆弱矿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适宜通过主动的"保护性开发"以及"人工诱导+自然修复"为主的方式,避免大范围与高强度的水土扰动型治理,通过适度...  相似文献   
178.
针对干热河谷具有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干旱燥热、水热矛盾突出、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强烈退化、植被恢复困难等特点,文章总结千热河谷植被恢复的技术体系,研究分析了植被恢复对生态系统的水保功能、环境功能、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恢复后,生态系统的土壤侵蚀程度明显下降,其中轻度退化土地减少了22.03%;中度退化土地减少了21.15%;强度退化土地减少了34.15%;植被恢复后,小流域的气候环境有较大的改善,气温下降、湿度提高,改变了该区域"干"、"热"的恶劣环境;对系统多样性的研究主要针对强度以上退化系统的人工生态林模式和自然禁封治理模式进行分析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结合前期研究结果认为,自然禁封治理模式使系统具有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系统生态功能完善稳定,而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人工林恢复模式,虽然物种多样性减少,但系统具备优化的生态功能.因此,就干热河谷强度、极强度退化生态系统而言,银合欢冲沟治理模式和自然禁封治理模式是较优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9.
盘锦温地保护、恢复与永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盘锦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盘锦湿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主要表现在湿地淡水的短缺,植被的退化;湿地面积减少和湿地受到污染;人类对湿地认识不足,出现人与鸟争食等现象。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以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连续性、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性、永续利用性和景区特色性为理念,对盘锦湿地进行保护与规划。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