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5篇
  免费   386篇
  国内免费   1743篇
安全科学   153篇
废物处理   103篇
环保管理   177篇
综合类   3466篇
基础理论   562篇
污染及防治   749篇
评价与监测   139篇
社会与环境   5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355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对DAT-IAT工艺加以改良,在DAT池前端分隔出缺氧区和厌氧区,强化了系统脱除磷能力。并在不同运行条件下,对改良型DAT-IAT工艺的脱除磷效果进行研究,得出优化条件。结果表明:DAT池溶解氧浓度在1.82.2 mg/L之间;IAT池至DAT池的污泥回流比为300%;DAT池至缺氧区的混合液回流比为40%2.2 mg/L之间;IAT池至DAT池的污泥回流比为300%;DAT池至缺氧区的混合液回流比为40%50%;IAT池采用曝气1 h、沉淀1 h、排水1 h的运行工况;系统泥龄在1350%;IAT池采用曝气1 h、沉淀1 h、排水1 h的运行工况;系统泥龄在1316 d时,改良型工艺可以同时取得较好的脱和除磷效果,并且改良型工艺的脱除磷能力明显优于常规DAT-IAT工艺。  相似文献   
182.
不同类型湖泊沉积物中氮释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武汉市东湖子湖郭郑湖、庙湖以及南湖这3个不同类型的湖泊进行释模拟实验,结果表明:(1)在厌氧条件下,不同污染程度的湖泊中沉积物释作用均比较明显。为了抑制沉积物向上覆水释,控制湖泊富营养化,保持湖泊较高的溶解氧水平是必要的。(2)在厌氧条件下,高温对不同类型湖泊总和氨的释放均能起到促进作用。(3)沉积物与上覆水间污染物的浓度梯度越大,总和氨的释放速率与释量也越大,此时温度的影响不明显。(4)通过比较3类湖泊沉积物上覆水中总和氨两者的释放浓度可知,氨的释放贡献十分显著,因此控制氨的释放量对于控制湖泊释放量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3.
采用低燃烧+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进行脱硝处理.烟气NOx初始浓度为280 mg/Nm3时,排放浓度低于100 mg/Nm3,去除率达65%以上.达到国家《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限值要求.工艺稳定运行后年处理费用为202.40万元.  相似文献   
184.
为研究厌氧氨氧化工艺对高浓度含废水的脱性能,在以聚乙烯海绵作为填料的上流式厌氧固定床反应器中利用人工配置高浓度含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通过添加充足无机碳源,实现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在总浓度900~1 210 mg/L长期稳定的运行,脱效率在80%以上,最高负荷为5.9 kg/m3·d.结果表明:充足的无机碳源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地降低高浓度亚硝对厌氧氨氧化菌的抑制作用.通过对污泥性状的研究,明确寻找出污泥上浮的原因所在.通过Stover-Kincannon模型确定系统动力学参数KB和Umax分别为30.2 g/L·d和2L2g/L·d,这将有助于对该厌氧氨氧化系统各控制条件的有效调节和准确设定,也为日后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5.
评述了近年来城市污水生物脱除磷理论和功能微生物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生物处理的新方法: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法、厌氧氨氧化处理法、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法、同步反硝化除磷脱法,并总结了各处理工艺的应用状况。对生物脱除磷微生物学和新的理论技术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6.
通过研究河南安阳—林州地区、河北省石家庄市和邯郸市以及北京市丰台地区地下水污染,结果发现随着水文地质条件的演化,地下水中NO3-和NO2-含量的差别很大,这一现象不能单纯地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来解释。本文认为A.Mulder和A.A.Van de Graal等发现的厌氧铵氧化作用对解释地下水中NO3-和NO2-含量的差别具有指导意义,并指出研究反硝化作用与厌氧铵氧化作用需要将分子生物学方法与同位素示踪技术相结合进行,厌氧铵氧化作用的发现为同位素技术的应用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将分子生物学与同位素示踪技术相结合来研究环境问题特别是水环境问题将是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7.
本文以污水厂二沉池出水作为原水进行了BIOSEMEDI生物滤池在冬季水温较低时对氨的去除效果的研究。文章着重探讨了试验中BIOSMEDI生物滤池的新陈代谢状况及反冲洗过程,并就反冲洗对生物膜的影响、滤速对氨去除率的影响、回流的作用、滤层厚度对去除有机物速率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低于10℃以下时滤池滤速提高25%,单位填料对氨去除负荷增加1倍,氨去除率增加近1倍。同时,生物滤池滤层厚度对氨去除效果也有显著影响,滤层厚度增加1倍,氨去除率可增加10~30%。  相似文献   
188.
利用开顶气室(Open-Top Chamber,OTC),设置当前大气CO2浓度(370μmol.mol-1)、中等CO2浓度(550μmol.mol-1)和高CO2浓度(700μmol.mol-1)3个CO2浓度水平和不施(N1,0g N.m-2.a-1)、常(N2,5g N.m-2.a-1)、高(N3,10g N.m-2.a-1)3个素水平。研究了不同N沉降水平下,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以三江平原小叶章群落土壤有机碳和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结合沉降连续运行两个生长季后,湿地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说明较短时间内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沉降不会使三江平原土壤有机碳含量产生变化。沉降引起各个土层的土壤全、铵态和硝态的含量增加,施水平越高土壤增加越多,但是全增加量不明显,铵态随施量的增加呈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0~10cm,10~20cm土层土壤全、铵态的含量随着CO2浓度升高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土壤硝态含量在10~20cm土层含量变化与土壤全、铵态的变化趋势相同。说明大气CO2浓度一定程度的增加可以增加土壤的素含量,但是过量的大气CO2浓度反而会使得土壤素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189.
本文通过生物脱原理的简要分析,详细论述了实践中常用的活性污泥法、缺氧—好氧活性污泥两种脱工艺.  相似文献   
190.
为更深入地了解城市污水处理厂中Orbal氧化沟工艺性能,以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O rbal氧化沟工艺的实际运行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各构筑物对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污染物COD、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9.4%、91.92%、85.73%、87.6%以上。COD、TN的去除主要集中在厌氧池和氧化沟外沟;氧化沟外沟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此过程pH维持在6.9~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