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3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36篇
安全科学   9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46篇
综合类   962篇
基础理论   86篇
污染及防治   40篇
评价与监测   67篇
社会与环境   106篇
灾害及防治   6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水库区是水库水面与周边陆地的区域复合体。本文以山东大中型水库区为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库区贫困的根源及库区脱贫的出路,并提出了库区发展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972.
新丰江水库是典型的南亚热带深水贫营养水库。为了解其水库的季节性分层特征,于2020年3月—2021年2月,对水库的水温,溶解氧(DO),pH值,总磷(TP),总氮(TN),高锰酸盐指数(IMn)和叶绿素a浓度(Chl.a)季节动态和垂直分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库分层时间较短,混合期为1—4月和11—12月,热分层期为5—10月,夏季和秋季出现明显分层现象。水体分层结构对DO,pH值,TN,IMn和Chl.a的垂直分布有一定影响作用。水库未出现较明显的DO分层和季节性缺氧现象,水库表层水体DO值大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I类水质标准值(7.5mg/L),但是水体温跃层内DO值从Ⅰ类下降为Ⅱ—Ⅲ类,说明其可能面临潜在的生态风险,不利于水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973.
介绍了广饶县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工艺即淹没式生物膜工艺和改良式A2/O工艺的特点及运行情况,分析了每个阶段对污染物的去除原理,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两个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相当;2)改良式A2/O工艺对TN的去除效果优于淹没式生物膜工艺,主要是因为改良式A2/O工艺增加了内回流,增强了反硝化效果;3)两个工艺对TP的去除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974.
范楚林  李维义 《青海环境》1997,7(3):103-108
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建立了黑泉库区土地生态系统模型,并对系统多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在定量评价的的数学模型中,应用Q型聚类分析土地生态类型,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生态类型的地位级指数。  相似文献   
975.
旧桥拆除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朝领  祝成斌 《安全》2007,28(9):32-34
1 工程概况 刘大桥旧桥始建于1958年,经过近40年的风风雨雨,加之经济、交通事业的发展,车辆的增多,虽经多次的加固、修缮,结构上仍难满足要求,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经有关部门的检测,鉴定为高度险桥.2002年度,驻马店市境内二级公路改建,在旧桥上游4.5 m处重建一座10孔30 m跨新桥.新桥建成通车后,旧桥没有拆除.现旧桥桥面护栏全部损坏并丢失,有部门车辆和行人不顾警示和危险随意通行,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旧桥结构复杂,成为险桥后,对泄洪、渡汛有很大影响,一旦坍塌,将危及水库汛期安全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拆除旧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76.
贵州喀斯特水库红枫湖、百花湖P(CO2)季节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吕迎春  刘丛强  王仕禄  徐刚  刘芳 《环境科学》2007,28(12):2674-2681
针对贵州喀斯特地区富营养水库(红枫湖、百花湖)表层水中的CO2分压P(CO2)进行为期1 a的监测,分析了影响两湖P(CO2)季节变化的因素并阐明了两湖P(CO2)季节变化的机理.不同于北部温带地区水库,两湖出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表层水中CO2欠饱和,其他季节CO2过饱和.通过对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与P(CO2)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两湖P(CO2)与Chla之间存在的显著负相关,是由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菌呼吸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也是两湖P(CO2)出现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水温与P(CO2)之间的显著负相关,主要是由于水温影响浮游植物生长引起的.降雨量与P(CO2)之间的显著负相关,主要是由于降雨量影响水库中营养盐的输入和浮游植物生长引起的.NO-3、NO-2P(CO2)之间的显著正相关,是藻类吸收与有机质降解、硝化反应等共同作用的结果.SiO2-3P(CO2)之间的显著负相关,是SiO2-3受降雨输入及藻类吸收共同影响的结果.而两湖DOC与P(CO2)相关性的差异可能与两湖DOC来源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977.
水库水质监测及分析系统集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仪表分析技术为一体,可视化展示水库水质动态,并依据水质质量评价规范,分析和评价各监测项目,进行有效的监控预警。系统可根据数学模型对水质进行模拟计算,为水库的管理监督、决策规划、污染防治等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同时增强管理部门应对突发性污染事故快速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978.
在对贵州省盘县白河沟水库流域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现状和主要环境问题诊断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白河沟水库流域水污染系统防治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总体框架,为饮用水源地水污染系统防治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9.
调水型水库藻类对调水氮、磷浓度与水量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万由鹏  尹魁浩  彭盛华 《环境科学》2015,36(6):2054-2060
以南方某典型的调水型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EFDC模型建立了水库的三维水动力和富营养化模型,并根据长历时的水文和水质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基于模型计算结果,分析了水库氮、磷浓度对藻类生长的影响,计算了藻类对调水氮、磷浓度及调水量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水库氮、磷浓度对藻类生长的限制作用很小.在降幅相同的情况下,降低磷浓度比降低氮浓度的藻类浓度降幅更大,削减60%的氮,叶绿素a无明显下降,削减60%的磷,叶绿素a平均下降12.4%,分别削减90%的氮和磷,叶绿素a分别平均下降17.9%和35.1%.当调水量高于现状的20%,藻类浓度随调水量增大而降低,当调水量低于20%,藻类浓度随调水量增大而升高,调水量比现状增大1倍,叶绿素a平均降低25.7%,调水量降至20%,叶绿素a平均升高38.8%.本研究对于支撑水源地的富营养化控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0.
草街水库蓄水后嘉陵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杨敏  张晟  刘朔孺 《环境科学》2015,36(7):2480-2486
为了解草街水库蓄水后嘉陵江的水环境变化情况,对嘉陵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期间共检出浮游植物145种,隶属8门74属,其中硅藻门种类数最多,23属57种,其次为绿藻门,28属53种.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1.82×105cell·L-1,细胞密度居于前3位的分别为硅藻门、甲藻门、隐藻门,所占总密度比例分别为39.2%、29.9%、24.5%,春季细胞密度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优势度分析显示,优势种主要为颗粒沟链藻(Aulacoseria granulata)、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倪氏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 niei)、具尾逗隐藻(Komma caudate)、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等.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草街水库蓄水后对浮游植物的影响作用已初步显现.嘉陵江草街水库区在纵向上已初步形成不同特征的生态区域,各区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同时,草街水库大坝上、下游间浮游植物和水体特征也产生了差异.嘉陵江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s均匀度指数分别介于2.06~3.55、0.76~1.90、0.50~0.78,表明嘉陵江水体处于轻-中度污染状态.根据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评价显示,研究期间的嘉陵江水体营养水平为中营养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