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2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6篇
综合类   288篇
基础理论   56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73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和田河流域景观空间格局演变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0年、1999年TM和2002年中巴假彩色合成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作主要信息源,经图像增强处理和解译,获得了和田河流域的区域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图.采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对研究区域进行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演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根据生态系统学基本理论,提出了综合利用水资源进行和田河流域生态环境整治的基本方案.  相似文献   
12.
朱育雷  倪长健  崔蕾 《环境工程》2017,35(1):98-102
基于2014年1月21日至2月5日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逐时PM_(2.5)质量浓度、大气能见度资料以及同期Mie散射激光雷达探测数据,遵循消光系数与细颗粒物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探讨污染边界层高度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污染时段内的污染边界层高度偏低,平均为221m;污染边界层高度与地面PM_(2.5)浓度的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但污染边界层高度改变在前,地面PM_(2.5)浓度响应在后;污染边界层高度的日变化表现为单峰单谷型,峰值和谷值分别出现在08:00时和14:00时前后。  相似文献   
13.
以1984年、1995年、2008年遥感影像和2004年滨海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为主要数据源,配合其它历史数据,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对天津市滨海新区1984-2008年期闻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滨海新区湿地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湿地面积占总面积比例由1984年的48.16%降低到2008年的31.86%,其中以2004—2008年湿地减少速度最快,5年内湿地面积减少14.70%,占土地总面积13.4%的湿地转出变为建设用地。这其中的变化有湿地向其他用地类型转出、其他用地类型向湿地的转入,也有湿地内部盐田、水域和未利用地之间的相互转换。湿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换中以湿地转出变为建设用地为主要变化方式。  相似文献   
14.
正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我国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也面临着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挑战,特别是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带来的消费模式演变,对我国的未来将产生深远的  相似文献   
15.
根据1996年-2010年湘江的水质监测数据,基于湘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背景和现状,选用危害较大的10项污染指标,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因子污染指数法对近15年来湘江水质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湘江水质环境演变特征。并选取了2002年-2010年经济和废水排放数据,分析了经济与废水排放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湘江流域最为严重的污染物氨氮并没有快速下降的变动趋势,重金属镉在湘江干流和湘江支流中都呈上升趋势,湘江流域的水质环境状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污染状况尽管有所缓解,但部分污染物依然比较严重,如总磷和镉等;通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模拟,表明水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位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上升段。  相似文献   
16.
水库在农业灌溉、工业用水、水产养殖和城市供水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各大中城市把水库作为饮用水水源,其重要地位日益凸显,这也对水库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新建的黄鹿水库开始蓄水至2012年5年多的水质监测,分析研究黄鹿水库蓄水初期主要污染物变化过程、营养状态变化过程、水质总体变化趋势及营养盐类变化,并提出黄鹿水库富营养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长江口没冒沙演变过程及其对水库工程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南槽没冒沙演变规律,可以为筑库引淡蓄水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该海区近百年来各个时期的海图和20年来的实测水文泥沙等资料以及2003、2004年的现场观测数据,探讨了没冒沙的形成及形成后的演变过程。研究表明:没冒沙的形成和发育经历了局部边滩冲刷、边滩沙嘴发育和沙脊形成3个阶段;近半个世纪来,沙体中轴位置在稳定强劲的涨落潮流作用下呈现出西北—东南走向的良好的稳定性,具有潮流脊性质。而蓄淡水库工程建设将有可能使南槽成为适应进出水沙量的新型河槽。  相似文献   
18.
塑料污染是突出的海洋环境问题之一。目前,对海洋微塑料的研究主要以室内实验和现场实测为主,而对其迁移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胶州湾为例,考虑风流共同作用对微塑料的影响,采用MIKE3三维水动力模块耦合ECO Lab模块和ABM模块,研究了胶州湾漂浮微塑料和悬浮微塑料的迁移分布特征,以及围填海导致的岸线演变对胶州湾微塑料迁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漂浮微塑料在胶州湾东北部、前礁水道、黄岛前湾和海西湾大量聚集且不易随涨、落潮输运出湾外。黄岛前湾、海西湾和胶州湾湾口有多个悬浮微塑料高浓度聚集区。在近50年围填海导致的岸线演变影响下,胶州湾中部和湾口、前礁水道、黄岛前湾、海西湾以及大港附近的漂浮和悬浮微塑料浓度均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东北山地湖泊山口湖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并预测更合理的生态管理方式,结合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索了理化因子对山口湖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使用Ecopath模型对2014年山口湖生态系统数据进行建模,并利用Ecosim模型分析不同情景下浮游生物和主要鱼类自2014年开始未来20年的变化趋势,结合相关性分析探究山口湖未来的管理方式。结果表明:山口湖是磷限制型湖泊,水温和总磷对初级生产力的增加有促进作用。山口湖生态系统生物之间捕食关系复杂,能量流动集中在第Ⅱ营养级以上,关键种为“其他鱼类”功能组,山口湖Ecopath模型的Pedigree指数为0.537,可信度较高。浮游植物的生产率(PD/B)增加显著促进了鲫、鲤和鲢相对生物量的增加,PD/B每年下降超过5%时对上述3种鱼类相对生物量的影响不显著,鲢搜索率的增加会提高鲢对桡足类、枝角类和轮虫等浮游动物的捕食效率,通过营养级间联合作用导致浮游植物的相对生物量略微上升。结合情景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发现,增加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会提高渔业产量,山口湖生态系统中鲢控藻效果不佳,要加强对外源营养盐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良渚聚落是长江下游早期人类活动最重要的场所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目前已广泛运用考古手段探索良渚聚落的人地关系,但大尺度分析聚落整体分布特征还相对薄弱。基于良渚聚落的相关资料,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聚落数据进行核密度、标准差椭圆、泰森多边形分析,揭示良渚聚落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良渚聚落一到四期总体呈现“南密北疏”的分布格局;由核密度可知其由多模式变为单核心模式;由标准差椭圆可知良渚聚落重心逐步向北迁移,同时椭圆形状在第四期发生重大变化;由泰森多边形可知聚落规模呈现一、二期最高等级领地数量相同,南北齐头并进发展,三、四期北部最高等级领地比南部多,出现群星环绕的局面。(2)良渚聚落的减少或增加与气候密切相关,同时气候变化带来的自然灾害如洪涝等进一步影响聚落的发展,而自然灾害的进一步加剧,有可能导致聚落群间的战争等一系列社会经济变化,最终导致良渚聚落逐渐衰落直至灭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