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201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21.
基于生态环境产权界定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文通过对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的明确界定,科学厘清生态保护投入补偿和污染补偿,综合考虑流域生态环境服务的水量分摊和水质补偿,并将其统一纳入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针对性地提出了流域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标准,然后以皖浙两省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界定,可以从理论上厘清流域生态补偿的对象和内容,将水质和水量因素整合纳入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2)根据生态环境产权的界定,不同利益主体面对的补偿标准和补偿内容不同,但是上下游共享流域生态环境权益的产权安排相对更为公平合理,并且能够兼顾各方权益;3)上下游共享流域生态环境权益情况下,综合水质和水量因素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其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明确,补偿内容全面完整,易被各方所接受。  相似文献   
122.
黑河干流水量统一调度实施后(即2000年以后),流域干流中游地区用水量在时空上进一步受到限制。为此,研究黑河干流中游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及其驱动力,尤其是黑河水量统一调度以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①研究区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1985-2000年,耕地、林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逐渐增加,而草地、水域、未利用土地不断减少,2000-2005年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逐渐增加,而草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土地不断减少;②黑河流域干流水量统一调配以来,一方面研究区可用水量进一步减少,另一方面研究区耕地短时间增加较快,研究区生态环境有退化的迹象,草地、林地、水域面积呈现减少趋势,变化率分别为2.14%、7.36%和3.69%;③1985-2000年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呈现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耕地和未利用土地之间的相互转换,草地转为耕地,2000-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呈现未利用土地转为耕地,草地和耕地之间相互转换;④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以甘州区变化最大;⑤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社会经济因子,包括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等,2000年黑河流域水量统一调配以后,中游可利用水量的约束直接影响着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  相似文献   
123.
马恒    刘超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1(11):35-40
为了实现对矿井突水路径的搜索以及突水范围的预测,基于图论与网络理论,以巷道交叉点的标高为搜索权重,将水流流向分成下向蔓 延和上向升涨两个突水阶段,提出了水流下向、上向蔓延路径搜索算法。实现了对突水路径的搜索,并在已知巷道突水点的情况下,通过两个 时刻的巷道水位变化,计算得出了单位时间的突水量,结合给定的矿井巷道拓扑结构信息,对未来时间段的突水范围和水位标高点进行预测。 研究结果表明:在已知矿井突水点和矿井基础数据信息的情况下,应用无向图宽度优先搜索法生成矿井突水路径, 并结合得出的单位时间的突 水量,对下一时间段的突水量进行计算并对突水范围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24.
王静  王腊春 《四川环境》2005,24(5):13-16,2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类对自然的干扰日益加剧,城市水源系统也因此受到影响,带来了诸如地表水质恶化、地面蒸散发减少、径流系数增大、地下水质变差和地面沉降等一系列问题.城市化发展通过影响水量平衡中的一个或多个因子,进而影响到整个水源系统.通过对南京市域多年水质、降水量等数据的分析可见,南京自城市化发展以来,地表水质下降明显、降水量和暴雨频率有增大的趋势、地下水也受到较大程度污染.为尽可能减轻城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护、恢复和重建城市水源系统是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应建立健全城市湿地有效保护机制,建立市区雨污分流和有效的雨水收集机制,尽可能地实现中水回用.在秦淮河的治理中,应在减少源头污染的同时,利用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生态治污.  相似文献   
125.
旋转流膜生物反应器特性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俊奇  滕华  于莉 《环境工程》2004,22(3):9-11
通过人工配水方式对旋转切向流膜生物反应器与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在CODCr去除率、NH3 N去除率、膜透水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对比试验 ,研究表明虽然二者在有机物去除方面相差不大 ,但前者膜抗污染能力强、透水量大。  相似文献   
126.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形成和变化有其自身规律,在区域缺水的环境下,局部水资源富集。近年来水资源规模开发带来一些地质环境问题,局部争水问题凸显。  相似文献   
127.
《防灾博览》2009,(4):48-48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源头海拔高达5400米。干流全长6397公里.流经青、藏、川、渝、滇、鄂、湘、赣、皖、苏、沪等11个省、市、自治区.在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长度居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大部分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多年平均降水量选1100毫米。多年平均入海水量近1万亿立方米.占中国河川径流总量的36%左右.水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亚马逊河和刚果河。约为黄河水量的20倍。  相似文献   
128.
主要研究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回灌处理过程中降水量,径流量,土壤蒸发量及渗滤液水量之间的水量关系,解决渗滤液产生量与处理过程中土壤蒸发量的平衡问题。采用模型实验方法模拟垃圾填埋场土壤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回灌条件下填埋场覆土层的水分饱和程度提高,土壤蒸发条件发生变化,土壤蒸发按蒸发进行,这甚至可能大于水面蒸发量。通过循环蒸发处理,垃圾滤渗液可以大量削减。  相似文献   
129.
雨水口水质水量过程线的推求是建立城市雨水径流水质水量动态模型的关键,文章将产污机理应用于雨水口流域,建立了雨水口流域径流水质、水量动态模型,并根据三场降雨资料对雨水口流域水质、水量入流过程以及初冲效应做了动态模拟,所得过程线与实测值比较接近,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0.
浙江省作为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更应该保证水资源这一重要经济发展基本条件的安全性。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是我国三大主要水问题。水土保持措施具有水量效应和水质效应,是解决水问题之根本性、战略性措施。水土保持措施改变了流域产流、汇流下垫面的条件,从而改变流域水文过程。同时,水土保持措施还可以吸收、过滤、迁移和转化土壤或水体中的部分有害物质,具有防治流域、区域非点源污染,改善地表、地下水水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