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22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156篇
基础理论   69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9 毫秒
301.
海洋污染日益加剧,适用于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的鱼类模型的建立意义重大。海洋青鳉鱼(Oryzias melastigma)在培养条件、生理和分子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使其正成为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潜在模式生物。阐述了海洋青鳉鱼在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优势,系统介绍了海洋青鳉鱼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着重介绍了其在分子毒理学中的应用,最后对海洋青鳉鱼在海洋生态毒理学中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02.
利用HRGC-HRMS测定了青岛海鱼和上海崇明岛淡水鱼、鸭样品中共平面多氯联苯(co-PCBs)和多氯萘(PCNs)(均以脂肪计)的质量分数,并根据每日摄取量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探讨. 青岛海鱼中w(co-PCBs)和w(PCNs)平均值约为4 041和225 pg/g,崇明岛淡水鱼约为3 318和640 pg/g. 崇明岛鸭肉中w(co-PCBs)和w(PCNs)平均值分别约为966和43.8 pg/g. 青岛海鱼中PCNs同系物组成(以5-CNs和3-CNs为主)与崇明岛淡水鱼完全不同. 与国内外其他地区鱼和家禽相比,其污染物含量均较低. 所有样品中co-PCBs的毒性当量浓度(WHO-TEQ)为0.68~11.40 pg/g,PCNs的毒性当量浓度(WHO-TEQ)为0.001~0.210 pg/g. 根据当地人群的饮食习惯,两地人群co-PCBs和PCNs每日摄入量远低于WHO对普通人群规定的每日容许摄入量,因此不会对人群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303.
黄颡鱼黑色素细胞原代培养及迁移相关基因克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在鱼体中对黑色素细胞的分化及迁移起主要的调控作用,而且在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中均表现出重要的生理功能。本研究对黄颡鱼表皮黑色素细胞的培养条件进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MC1R基因进行克隆,为后续研究黄颡鱼黑色素异常的细胞及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基础。结果表明,黄颡鱼表皮黑色素细胞在27℃培养条件下,72 h开始贴壁生长,培养基中添加20%小牛血清培养效果比添加10%小牛血清好。此外,我们对黄颡鱼MC1R基因进行克隆。MC1R基因克隆方面,黄颡鱼MC1R基因全长为936 bp,编码312个氨基酸,与剑尾鱼(Xiphophorus maculates)、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条斑星鲽(Verasper moseri)、海鲈(Dicentrarchus labrax)、大菱鲆(Psetta maxima)等5种鱼类MC1R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7%、96%、90%、90%、90%,系统分析结果显示,黄颡鱼MC1R基因在进化树上的位置与黄颡鱼的分类所处位置基本吻合。黄颡鱼表皮黑色素细胞原代培养的条件为:27℃,添加20%小牛血清,所克隆基因为黄颡鱼MC1R基因。本研究为后续研究黄颡鱼黑色素异常的细胞及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04.
长江上游江津江段铜鱼种群参数和资源量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鱼是典型的半洄游性鱼类,曾是长江干流的重要渔获对象,但目前其资源已严重衰退。为了解三峡工程蓄水后、金沙江一期工程蓄水前该物种的种群动态,论文利用2007—2009年长江上游江津江段的渔业调查数据,采用体长频率法对其种群参数和资源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铜鱼渔获群体体长范围为125~530 mm,体重范围为24~2 250 g,平均体长为228.7±56.6 mm,平均体重为206.4±251.9 g;优势体长组为150~270 mm,约占总数的80.4%。铜鱼体长-体重幂函数关系为:W=7.63×10-6L3.10(R2=0.97,P<0.01,n=280)。由体长频率法拟合出其渐近体长L为630.0 mm,生长系数k为0.23 a-1。由Pauly经验公式估算出其自然死亡系数为0.46。由长度转渔获物曲线估算出其总死亡系数为1.82。江津江段铜鱼开捕体长为170.7 mm,资源开发率为0.75,超过了其资源最大开发率(0.50)。由体长结构实际种群分析估算出江津江段铜鱼2007、2008和2009年年资源量分别为2 820 尾/km(2.63 t/km)、3 035 尾/km(4.71 t/km)和8 130 尾/km(16.56 t/km),平均值为4 661 尾/km(7.96 t/km)。在当前铜鱼资源急剧下降,长江中、下游资源近乎枯竭的现状下,建议停止对铜鱼资源开发,重点加强长江上游江津江段铜鱼种群保护及其生境修复。  相似文献   
305.
根据1990~1991年调查,鳡鱼河现有鱼类39种和亚种,分别隶属于3目8科32属。其中新记录7种,在鱼类区系成份中鲤科占绝对优势,鳅科占第2位,其地理分布表现出四川东、西部鱼类过渡性特点,鳡鱼河鱼类资源破坏严重,亟待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306.
307.
重金属在北江鱼类和底栖动物体内的富集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研究了北江中上游的鱼类、虾、螺和蚬,以及鲤鱼体内不同组织中重金属Pb、Cd、Hg、As的含量,并采用污染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污染进行了评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水生动物体对同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量存在较大差异,而同一水生动物体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也有很大区别。北江鱼体肌肉中不同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由强至弱的顺序为:CdPbHgAs;不同水生动物体的可食部分重金属综合污染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蚬螺虾鱼。鱼体中不同器官组织对重金属的蓄积能力差异巨大,北江鲤鱼体内各器官组织蓄积重金属总量依次为:内脏鳃脂肪肌肉。该次调查采集的北江底栖类动物样品已明显受到重金属污染,达不到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而北江鱼类肌肉则满足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308.
根据2008年6月靖海湾松江鲈鱼种质资源保护区表层海水营养盐、重金属以及相关环境因子的调查数据,重点研究了营养盐和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并对该水域营养水平和有机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靖海湾表层海水的DIN、PO4-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28.49和48.18μg/L,均超过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营养盐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陆源径流输入是该水域的主要营养来源。重金属Cu、Pb、Zn、Cd、Hg、A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63、0.44、4.23、0.21、0.034、1.16μg/L,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营养化评价模式和有机污染指数计算结果,N/P值均大于Redfield比值(16),P显得相对缺乏,表层海水营养水平基本属于富营养化,有机污染程度达到5级,表明该调查水域受到严重的有机污染。根据污染分担率分析,PO4-P是该水域的首要污染物,同时Cu含量最接近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生物慢性安全浓度,这表明PO4-P和Cu是靖海湾松江鲈鱼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环境评价中的敏感因子,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09.
四溴联苯醚对剑尾鱼毒性及其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四溴联苯醚(tetrabromodiphenyl ether,BDE-47)对剑尾鱼的急性毒性及其肝脏还原型谷光甘肽(GSH)、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及7-乙氧基异吩恶唑酮-脱乙基酶(ER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DE-47对剑尾鱼毒性作用属于高毒.GST和EROD...  相似文献   
310.
东黄渤海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 渔场空间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71-1982年渤、黄、东海的统计资料研究近海白姑鱼数量空间格局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黄渤海白姑鱼渔场一共有3类:即产卵场渔场,主要位于春季东海沿海水域;索饵场渔场主要位于夏季的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越冬场渔场有两个,北部越冬场在冬季的东黄海外海,南部越冬场主要集中在东海南部近海。自1978年后,东海白姑鱼产量明显上升,并且超过黄渤海区。通过对不同渔场白姑鱼产量对整个渔场产量贡献的分布格局分析显示,东海白姑鱼主要渔场有两个:其中东黄海渔场位于长江口附近,渔讯为5-9月;黄渤海的渔场位于黄海北部近海和渤海中央,主要渔讯在11月。在渔汛时,白姑鱼渔场中的鱼群密集,产量集中,是捕捞白姑鱼的理想渔场。1971-1982年白姑鱼鱼群的分布与近年来分布格局类似,因此论文有关白姑鱼渔场特征、渔汛时间和渔场贡献率分布格局模式等重要结论对现今白姑鱼资源保护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