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257篇
安全科学   206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74篇
综合类   654篇
基础理论   65篇
污染及防治   167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72篇
灾害及防治   5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9 毫秒
711.
对2006年1月采自松花江红旗渡口到同江7个样点的浮游生物群落进行了RAPD指纹分析,进而探讨了河流生态系统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与物种组成之间的关系.筛选出的8条随机引物扩增的谱带全为多态性带,其中特有条带所占比例最大(30.2%);形态分类共检测到浮游生物66种,且没有检测到7个样点的共有种类;这些结果显示研究区域浮游生物群落相似性比较低,环境差异性较大.基于DNA指纹的聚类进一步表明,同江、红旗渡口和佳木斯的浮游生物群落较为相似而聚为一枝,哨口、肇源和哈尔滨为一枝,而松原成为单独的一枝.物种组成则将上游的红旗渡口与哨口,下游的同江与佳木斯分别划为一类,位于中间的3个样点为一类.DNA指纹主要揭示相对优势类群DNA的多态性,因此主要反映的是浮游生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而物种组成在这里更多是反映与空间距离的关系,水流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上游的部分个体随水流带到了下游.由此可见,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分析在河流生态系统大空间尺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揭示群落与环境关系方面,并能为水环境分子生物学评价体系的建立积累基础资料和提供蘑要依据.图4表3参21  相似文献   
712.
酒店等住宿设施是体现旅游城市形象和服务水平的重要窗口,对其空间分布特征的现有实证研究中,鲜有基于游客需求侧维度的系统解读,亟需一个能对多元结论提供合理解释的分析框架,以明晰不同结论的场景约束条件和应用价值边界。以携程旅行网上发布的桂林游记作为数据来源,提取游客旅游轨迹中的住宿信息,运用聚类分析、核密度估计、空间句法等方法解读桂林市区游客酒店住宿的空间特征,并从“旅游地—旅游流—酒店”三元关系的视角解读游客住宿空间分布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桂林市区游客住宿空间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表现为多节点的分布格局;(2)酒店等住宿设施的集聚节点可分为“邻近交通门户”“邻近目标景观”“位于交通便捷区”三大类型,表现为至少具有“便捷旅游交通”与“邻近景观资源”两大空间特征之一;(3)酒店等住宿设施的集聚受旅游流空间集散的影响,而旅游流空间集散受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影响,“旅游地—旅游流—酒店”间的关联脉络构成游客住宿空间分布机制的解析框架;(4)“旅游地—旅游流—酒店”的分析脉络可以将传统研究中因侧重不同视角而得出的多元结论纳入同一框架并给出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713.
使用切面流超滤方法,将Pahokee泥炭中分离出的腐殖酸分为具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8个级分(UF1:<1k;UF2:1~3k;UF3:3~5k;UF4:5~10k;UF5:10~30k;UF6:30~50k;UF7:50~100k:UF8:>300k),表明该泥炭中的腐殖酸主要分布于几个高相对分子量级分中(UF5,UF6和UF8),可占所提取的腐殖酸质量的83 5%.体积排阻色谱的流出曲线说明可以通过超滤手段将腐殖酸这种复杂的、非均匀性的大分子物质分成相对均一的、窄相对分子量分布的分子.而两种方法所测相对分子量的差异可能与两个操作系统间不同的操作条件有关.各超滤级分的腐殖酸对菲的吸附实验说明相对分子量是影响腐殖酸吸附的一个重要参数;随相对分子量的增加,腐殖酸对菲的吸附及其非线性特征均增强.  相似文献   
714.
螺旋升流式反应器脱氮除磷效果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利用螺旋升流式反应器 (SpiralUp FlowReactor,SUFR)系统进行了生物脱氮除磷的试验研究 ,该系统连续稳定运行两个月的结果表明 ,对TN、T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 86 %、96 %和 94 %以上 .对SUFR系统的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 :(1)螺旋流动特征使本反应器的形式接近于活塞流反应器 ,有利于在空间上形成有机物的浓度梯度分布 ;(2 )SUFR系统表现出了较好的有机底物和氧气的传质特性 ;(3)SUFR系统中的微生物种群具有多样化 ,所形成的微生物生态系统更稳定 ,抗外界干扰及恢复调节能力强  相似文献   
715.
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扩展流好气滤池反冲洗方式进行选择。结果表明 ,脉冲反冲洗方式以其高效、低耗的特点明显优于气水连续反冲洗方式 ,并遵循好气滤池反冲洗的要求。扩展流好气滤池脉冲反冲洗的最佳运行参数确定为 :气冲强度 8~ 10 L/( s·m2 ) ;水冲强度 2~ 4L/( s·m2 ) ;反冲时间 5 min。  相似文献   
716.
次临界操作下的膜污染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临界通量在膜污染控制的水动力学条件优化中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概念。本研究用一种新型的中空纤维膜组件过滤活性污泥混合液 ,采用通量阶式递增法对临界通量进行测定 ,实验表明 ,气水二相流是一个提高临界通量非常有效的方法 ,而且临界通量随着曝气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根据测定结果 ,可以得出膜生物反应器 (MBR)的 3个水动力学操作区 :超临界区、临界区和次临界区。次临界操作可以防止颗粒物质在膜面上沉积引起的可逆污染 ,在次临界操作下 ,膜污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不可逆污染发展阶段 ,跨膜压力 (TMP)发展缓慢 ;第一阶段膜的不可逆污染导致膜丝点通量不断的重分配 ,一旦出现膜丝上某一点的通量大于临界通量时 ,颗粒物质就以此点为突破口 ,不断沉积到膜丝表面 ,发生可逆污染 ,膜污染进入第二阶段 ,TMP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717.
通过对铜陵市支柱资源铜矿的铜元素物质流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铜陵市铜矿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循环率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但存在自给率偏低的限制因素,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718.
恩施州是资源富集的山地民族旅游区,近年来旅游扶贫政策的推广为州内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正确理解和把握游客在州内的流动规模、流动方向和流动方式,对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的科学决策和合理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取网络游记信息,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恩施州旅游流的空间网络结构和流动方式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恩施州旅游流网络结构整体较分散,各旅游节点间流动性不强;(2)恩施市,利川市和鹤峰县是州内旅游流交通集散中心,恩施大峡谷是恩施州旅游流网络的旅游集散中心;(3)恩施大峡谷、恩施土司城、土家女儿城和恩施市区4个节点是恩施州旅游流的核心节点,这4个节点之间联系较为紧密,也是联结其余节点的核心节点;(4)恩施州旅游流季节差异性较为明显,游客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5)游客主要选择大巴和自驾在恩施州内进行移动,州内旅游交通线路发展良好,但公共交通仍不能完全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6)旅游资源供需呈现不匹配特点,游客在州内空间流动较少受旅游节点等级和级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719.
根据上海市4条入海河流总氮和氨氮2006~2014年年均浓度数据,利用比值法和回归分析法等探讨了它们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A~D河氨氮与总氮比例系数范围为0. 352~0. 525; 4条入海河流两个指标均呈正相关,其中以B河两个指标的相关关系最好,各河流总氮与氨氮的二次多项式关系均略好于线性关系; C、D河仅可通过二次多项式方程但A、B河则可通过两种回归方程用氨氮估算总氮。4条入海河流总氮和氨氮相关关系的建立,可为上海近岸海域水质评价、水质预报模型建立、入海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入海污染源排放量核算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20.
基于物质流分析法和排放系数法构建了京津冀区域尺度活性氮(Nr)循环模型,定量分析区域土地-大气-水体复合环境系统内Nr的时空分布特征,识别关键人为活动对Nr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从2005年到2014年,京津冀地区土地子系统的Nr累积量由233万t增长为309万t,同比增长33%;大气子系统的Nr累积量由45万t增长为81万t,同比增长80%;而水体子系统的Nr累积量变化不明显,但是Nr输入源的结构有很大差别。土地子系统是区域尺度氮循环的关键调控部门,而且受人为干扰的直接影响最为显著。根据识别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强流域综合管控、强化工业与机动车治理等关键环节进行Nr减排与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