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7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427篇
安全科学   169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00篇
综合类   1078篇
基础理论   117篇
污染及防治   210篇
评价与监测   49篇
社会与环境   49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桥梁建造时不合格留下隐患,或年久失修,或负荷超限,都会造成断塌事故,车毁人亡,遗恨悠悠.  相似文献   
162.
上海市郊氮肥流失及动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肥,特别是化肥中氮素,在施用过程中有部分流入到环境中去,对环境中造成污染。为了化肥中氮素的流失情况及动向,对上海青浦县进行了水稻、大麦田间测坑试验研究。经过氮素差额排出负荷量,渗漏不氮负荷量,地表水氮素负荷量,降水氮素负荷量,灌溉水氮素负荷量等数据的调查和统计,得出氮素全年损失率及损失途径。  相似文献   
163.
利用煤矸石制备低环境负荷型水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废渣之一,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与研究了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现状,着重探讨了煤矸石在我国水泥工业中的应用,并从材料学、热学和环境学等交叉学科入手研究了利用煤矸石生产低环境负荷型水泥的控制理论与技术及其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4.
《环境保护》2014,(5):73
正国电吉林江南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南公司")成立于2008年9月,位于吉林市丰满区松花江畔,规划建设4台30万千瓦等级热电联产机组,可承担吉林市南部地区1060万平方米采暖热负荷及160吨/时工业负荷,项目极大改善了吉林市南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供热质量。江南公司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落实各项节能、减排措施,坚持节能减排与企业发展并重,高起点,严要  相似文献   
165.
《环境》2010,(7):45-45
佛山市顺德五沙热电有限公司位于佛山市顺德区,紧邻广州市番禺区,项目建设两台30万“热电联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60万千瓦。公司地处珠三角腹地经济发达区的用点负荷中心,面对宽阔的西江支流洪奇沥水道,水量充沛,建厂条件优异。  相似文献   
166.
财政部近日发布通知,要求根据市场形势和产业发展状况,做好2011年金太阳示范工作。通知称,在可利用建筑面积充裕、电网接入条件较好、电力负荷较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园区集中连片建设的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原则上不低于10MW。利用工矿、商业企业以及公益性事业单位既有建筑  相似文献   
167.
武钢三烧区域改建了二台大连三洋蒸汽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叙述了该改建项目的主机选型、参数选定、设计特点等。  相似文献   
168.
本文以心率测定分析为主要指标测定井下工人作业时的心血管等机体反应用来评价中国煤矿工人的体力劳动负荷,疲劳程度等。通过这一调查实验探讨适合煤矿井下工人的工作方式和负荷标准,并提出有关的改进建议。这对改进工作条件、减少工人疲劳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伤事故等方面具有实切可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9.
为构建更加符合驾驶员认知特性的出行信息环境,提高驾驶员出行信息服务水平,对ATIS环境下驾驶员认知负荷研究进展进行系统分析与评述.首先阐述了认知负荷的理论基础,随后分析了ATIS环境下驾驶员认知负荷的影响因素,同时分类解析了驾驶员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与相关认知负荷的产生根源,并对认知负荷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系统评述了驾驶员认知负荷的测量方法,最后基于驾驶员信息认知负荷提出了ATIS优化对策.结果表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出行经验是影响驾驶员认知负荷的主要因素;道路交通标志的版面设计与驾驶员的标志视认时间关联密切;驾驶过程中拨打手机及使用车载终端均会分散驾驶员注意力,增加驾驶员的信息认知负荷;较高的车速与音频播放等环境会对驾驶员的信息认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70.
为了揭示环境因素、岗位质量、作业负荷对高速铁路人因安全的影响机理,在解析高速铁路人因安全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建立高速铁路人因安全影响分析的结构方程模型。利用问卷调查采集实际数据,采用LISREL软件进行模型评价,以获取各个影响因素对高速铁路人因安全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岗位质量、作业负荷对高速铁路人因安全的影响程度不同,岗位质量影响较明显影响系数达到0.68,岗位质量同时对作业负荷产生影响,影响系数达到0.67;人因安全管理水平、人因安全控制策略与岗位适应性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91、0.85、0.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