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36篇
综合类   378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各省动态     
《绿色视野》2008,(4):5-5
安徽:开展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安徽省发改、环保等部门联合编制的《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近日由安徽省政府批准实施。《方案》明确,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以"治污减排、生态修复、结构调整、科技攻关、引江济巢、加强管理"为重点,  相似文献   
392.
开征环境税将成今年政府重点推进的税收政策之一。而在去年11月,财政部科研所的研究报告,已经对环境税提出了三种可选方案:一是一般环境税,二是污染排放税,三是污染产品税。  相似文献   
393.
环境保护是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子孙后代生存和幸福的重大社会问题,同时它又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只有相信和依靠群众,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否则,只靠环保部门孤军作战,则势单力薄,难以奏效。  相似文献   
394.
刘宇 《世界环境》2014,(1):21-24
<正>近些年,由于信息发布不对称以及公众对环保专业知识不了解所引发的环保舆论事件不断攀升。在这些事件中,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突发环保事件发生后与媒体的沟通解释都出现了不同问题,进而引发新的负面情况,甚至导致公众恐慌,引发信任危机。因此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引导媒体采访,释放政府信息已经成为能决定突发事件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95.
2011年2月18日,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西宁举行,会议传达了省委书记强卫和省长骆惠宁关于全省环保工作的重要批示,全面总结了2010年和"十一五"期间的工作,安排部署了"十二五"和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为方便大家全面了解和学习会议的内容和精神,现将会议有关材料予以选登,以供大家参阅。  相似文献   
396.
《绿色视野》2010,(5):63-63
在环保部指导下,江苏、浙江、上海环保部门日前决定建立长三角环境保障联防联控机制,满足世博会期间环境空气质量保障要求。联防联控机制包括,建立环境空气联合监测机制,实现长三角区域火电行业污染排放在线监测数据共享。建立上海、南京、杭州等9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联合预报机制,开展长三角重点城市日报数据动态发布和城市48小时趋势预报及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和灰霾联合监测。  相似文献   
397.
如何构建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司法鉴定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导致的人身、财产及环境资源损害问题日益显现,环境污染损害评估结论作为环境污染事件损害的量化结果,已经成为处理环境问题以及司法解决涉及环境案件的技术依据或定案根据.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工作尚未适用统一的评估鉴定技术方法、技术标准与程序等,而作为证据的评估结论在诉讼过程中又面临质证与认定问题,有时还要接受权威专家的质疑.如何保障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司法鉴定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可信性已成为影响经济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之一.为解决这些问题,亟需将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工作纳入国家司法鉴定体系,实行统一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并建立专业性的司法鉴定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398.
针对哈尔滨市的大气污染的特点及燃煤锅炉(以下简称锅炉)的现状,论述了强化锅炉管理的必要性并集中论述了哈尔滨市燃煤污染现状,着重提出了环保部门加强锅炉管理的必要性,应积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别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99.
信息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保社会组织是以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宗旨,从事各类环境保护活动,为社会提供环境公益服务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包括环保社团、环保基金会、环保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多种类型。为促进环保社会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环保社会组织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作用,制定本指导意见。1 充分认识培育引导环保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一)近年来,环保社会组织通过与各级环保部门合作或自发在社会上开展了大量以保护环境、维护公众环境权益为目标的环保活动,在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公众的环保参与、改善公众的环保行为、开展环境维权与法律援助、参与环保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促进环境保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连接政府、企业与公众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二)随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环保社会组织发展较快,在社会经济和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环保社会组织的发育还不够成熟,组织能力弱小,不能满足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因此,需进一步加大对环保社会组织培育引导的力度。要培育引导环保社会组织,进一步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步伐;团结民间环保力量,更广泛地动员公众参与环保事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采取多种形式,拓展公众在环保领域进行有序参与的空间,从而推动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和民主化、法治化进程。2 培育引导环保社会组织的目标与基本原则(三)总体目标。积极培育与扶持环保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各级环保部门与环保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发挥环保社会组织在环境保护事业中的作用。力争在"十二五"时期,逐步引导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与"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定位准确、功能全面、作用显著的环保社会组织体系,促进环境保护事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四)基本原则——积极扶持,加快发展。准确把握环保社会组织在建设"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功能定位,为环保社会组织的生存发展和发挥作用提供空间;改革创新环保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机制,制定有利于扶持引导环保社会组织发展的配套措施。——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加强环保部门与环保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构建经常性的沟通交流平台,形成积极互动、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局面。——依法管理,规范引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培育发展与规范引导并重,在培育中规范,在规范中引导,在引导中发展。严格依法行政,在法治框架下对环保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指导和规范,增强对公众的影响力。3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改善环保社会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五)制定培育扶持环保社会组织的发展规划。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民间自愿的方针,推动环保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利于促进环保组织发展的规划,鼓励环保社会组织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参与环境保护。(六)转变思想观念,拓展环保社会组织的活动与发展空间。各级环保部门要解放思想,高度重视环保社会组织的发展和管理,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努力为环保社会组织的公益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七)建立政府与环保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机制。拓展环保社会组织的参与渠道,建立环保部门与环保社会组织之间定期的沟通、协调与合作机制。各级环保部门在制定政策,进行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时,应通过各种形式听取环保社会组织的意见与建议,自觉接受环保社会组织的咨询和监督。(八)表彰典型,广泛宣传。各级环保部门应注意了解当地环保社会组织的活动情况,总结评估环保社会组织开展工作的成效与经验,对优秀的环保社会组织与个人及时进行奖励或表彰。4 加强能力建设,引导环保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九)加强环保社会组织的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各级环保部门要把对环保社会组织人才培训列入人才培养教育发展规划,通过环保宣教中心或委托大专院校、培训中介机构对环保社会组织的负责人或骨干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环保专业技能、组织与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定期组织环保社会组织到企业、社区进行学习考察,并为环保社会组织自身的学习培训活动提供宣传资料、活动场所或其他形式的帮助,提高环保社会组织的政策、业务水平和参与环境保护事业的能力。(十)加强对环保社会组织的规范引导,促进环保社会组织的自律。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环保社会组织的思想政治建设,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指导其树立诚信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促进环保社会组织规范运作,在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环保社会组织与境外非政府组织开展合作项目,要根据相关规定报外事部门审批。(十一)促进环保社会组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环保部门要积极为环保社会组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进行政策指导、提供信息、搭建平台。鼓励环保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国际交往,通过国际民间环境交流合作的渠道宣传中国政府的环境政策和工作成效,努力维护中国的环境形象。  相似文献   
400.
王砚峰 《绿叶》2012,(7):34-40
较之国际绿色信贷,中国的绿色信贷主要依赖于政府机制的推动,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并基于政府机制可在短时间内调动社会最大范围资源的特点而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大银行依据自身的特点进行了绿色信贷创新。然而,这种强制推行也影响了各项政策和措施的可操作性。因而,如果提高可操作性是绿色信贷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