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篇 |
环保管理 | 15篇 |
综合类 | 45篇 |
基础理论 | 10篇 |
社会与环境 | 13篇 |
灾害及防治 | 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2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近代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代黄河三角洲具有广阔的土地资源,由于盐渍化面积较大,土地垦殖指数较低,土地生态环境条件脆弱,而且土地开发利用受地表淡水资源的年际与季节分配的影响。当前土地生产力水平较低,但开发利用的潜力大,开发的紧迫感加强。开发利用黄河三角洲的主要途径有:①改造低产田,挖掘土地增产潜力;②扩大平原林地,营造林网,改善生态环境;③利用现有林场,逐步建成畜产品生产基地;④利用沿海滩涂和陆地水面发展养殖业与种植业;⑤处理好土地开发与油田建设的关系,发挥土地与油气资源两大优势;⑥运用遥感资料监测土地资源的动态变化,为及时合理地变更土地利用提供依据,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53.
54.
本文采用Y=F(Q)·F(R)·F(Y)·F(W)·F(S)及其分部公式,计算了江苏省主要农作物、森林和水生植被的潜在生产力。计算表明,麦类的潜力为2.14×10~3~6.08×10~3kJ/m~2·a,水稻的潜力为4.38×10~3~14.2×10~3kJ/m~2·a,春玉米的潜力为8.46×10~20.51×10~3kJ/m~2·a,森林植被为14.5×10~3~54.2×10~3kJ/m~2·a,水生植被为2.67×10~3~5.77×10~3kJ/m~2·a。 相似文献
55.
从北至南依次连接冕宁县、西昌市、德昌县和米易县的安宁河流域,具有丰富的光温资源,平均气温14.1~19.4℃,≥10℃的积温4200~7300℃;年日照时数2044~2413h,年总辐射507~590KJ/cm~2;其中中下游区长夏无冬,热量资源为全省之冠。光温生产力达33903~56888kg/ha,增产潜力30228~52410kg/ha,增产潜力指数89.16%~92.13%。但因该流域干雨季节分明,干季降水不到10%,冬干春旱;雨季洪涝成灾,严重限制了光温生产潜力的发挥。自然生产潜力的光能利用率只占光合生产潜力的38%.实行水土综合改良,增加保灌面积和小春复种指数,以及立体开发,是挖掘生产潜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6.
内蒙古自治区气候生产潜力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季风气候边缘区。对该地区气候生产潜力的动态分析表明:区域内气候生产潜力年际变率大,其中水分限制作用突出的地区变率尤大。利用自然正交函数对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分析还揭示出:区域内生产潜力的变化在时间上具有同步性,在变幅上具有地区差异性,在空间上,东西方向具有反相性。 相似文献
57.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中国农业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本文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分析了全国671个气象台站的30年地面气象资料及地带性或大面积土壤的物化性质及养分状况资料,对影响生产潜力的光、温度、水分、土壤诸要素分别进行了分析、计算,尤其对土壤要素的处理进行了新的尝试,计算了我国的农业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58.
西藏土地资源特点及其合理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西藏土地辽阔,但其宜农土地少而分布集中;宜牧土地数量大,但质量差异大;宜林土地质高量大;高寒干旱及难利用土地较广。这些特点决定了西藏农林牧生产的结构、规模和布局。目前土地开发水平低、商品性生产落后,部分土地有所退化,经济与生态效益均不高。因此,今后应加强科学管理、增加投入,深度开发与保护农林牧各类土地资源。提高现有耕地的单产水平;改良草地与建设人工草地,采育结合;保护森林等乃是促进西藏农业经济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生态环境的战略方针和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9.
全球CO2倍增对我国自然地域分异及农业生产潜力的影响预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CO2倍增导致全球变暖,并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的研究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课题。本文在IPCC预告的基础上,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自然地域分异的影响,用671个站点资料分析了我国温度带及各自然地区的数量指标、各地区生产潜力及影响生产潜力的因子,将气候变暖增温、温度带北移的界线及降水区向西迁移后干湿地区界线的变化绘制成图,同时预测了农业生产潜力的未来变化。结果表明:全球变暖使我国温暖地区面积增加,半干旱及干旱区水分条件改善,有利于作物生产。 相似文献
60.
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旱作农田降水生产潜力及开发途径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围绕本区旱作农田生产现实,运用“肥力梯度”田区研究,和联合国FAO推荐的概算等方法,所展现出各气候类型区主要作物耗水系数,和降水应能实现的生产潜力,虽低于灌溉农田的热量生产潜力,却也令人鼓舞。研究揭示,现阶段高原旱作农田降水生产潜力受制于地力水平,即在一定范围内,地力水平与耗水系数、作物产量密切相关。研究指出:“干旱固然是高原农业生产经常威胁,然而地力不足,乃是导致水分无谓耗损的更为直接原因”。多种途径,有所侧重地培肥地力,是使降水的潜在生产力充分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