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8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51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中国是煤炭消耗的第一大国,同时又是有机废物生物质贮存量第一大国。本文叙述了全球生物质能的历史定位,生物质能的主要评价指标,生物质的能源转换技术和生物质能可供给量模型分析与预测实例,以及我国有机废物类生物质能源化利用途径,并探讨了有机废物的能源利用与废物污染防治相结合的生物质能源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2.
1科学发展观开始发挥作用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充分总结了“九五”期间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依据环保法规淘汰重污染的落后工艺设备,取得空前节能减污效果的经验以及近年来为追求CDP政绩又大搞开发区等门面工程,引发高能耗、重污染企业复活和带来能荒的教训,明确提出了新的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73.
城市垃圾中生物质在热分析仪中燃烧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合理有效利用城市垃圾中的生物质能,实现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开发适合我国城市垃圾中生物质的焚烧技术,特地对昆明市城市垃圾中生物质进行了特性分析,并在热重分析天平上对其进行了动力学实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垃圾中生物质的燃烧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脱水干燥阶段、挥发份的析出和燃烧阶段、过渡阶段和固定炭燃烧阶段。城市生活垃圾中生物质具有着火温度低、燃尽率高等特点。通过对热重(TG)、差示扫描曲线(DTA)的深入分析,对城市垃圾中生物质的燃烧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为实现城市垃圾无害化提供理论与技术的支持。  相似文献   
74.
生物质的破碎是生物质能源利用转化的前提条件。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生物质精细破碎的成套系统,简述了其中粗破碎机、精破碎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并对生物质破碎的原料和破碎产物以及系统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5.
国内生物质热解技术的研究进展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了解我国石油和生物质能现状的基础上,我们探究国内主要从事生物质热解技术的研究部门的进展,展望热解液化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6.
吴博任 《环境》2007,(7):42-43
煤、石油和天然气已成为人们熟悉的"常规能源",大中型水电站利用的水能也早已被列入常规能源的队列.小型水电站则例外,它与核能、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一起,被称为"新能源".显然,这是人为的划分.实际上,无论大中型水电站或小型水电站以及其他水能利用方式,都是水能的利用,可以一起讨论.  相似文献   
77.
78.
浑河穿城而过,久违的赤麻鸭、灰鹤等候鸟又重新回到这里作客: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71平方米,街头巷尾、楼字村舍、道路两旁、河道两侧,随处可见成片的绿树、连绵的绿地;生物质能、太阳能、沼气等农村新能源让这里的乡镇村屯美丽“变身”……“青山半入城,人在画中游”是对沈阳市东陵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成果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79.
刘莹  李金凤 《环境保护》2012,(15):68-70
德国可再生能源稳健、快速的发展得益于其联邦政府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高度重视,建立了以电力输送法和可再生能源法为核心的全面、细致、深入的法律体系和以综合能源、气候计划为基准的一揽子政策体系。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巨大,发展迅猛,但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尚不完善,需要借鉴学习德国既有体制,以保障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根据《京都议定书》,欧盟15国(即在2004年5月1日以前加入欧盟的15个国家)共同致力于在2008—2012年将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基准年(主要是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8%。2008年,欧盟发布了可再生能源与气候变化包  相似文献   
80.
生物质是唯一可转化为固态、液态和气态能源的可再生资源,蕴藏量巨大,生物质能已经成为国际上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方向,对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意义。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工业大省,生物质资源丰富,生物质能化技术储备和产业基础坚实,发展生物质能化,是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将探索城市带动乡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新模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