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0篇
  免费   615篇
  国内免费   1234篇
安全科学   1033篇
废物处理   129篇
环保管理   579篇
综合类   4294篇
基础理论   589篇
污染及防治   285篇
评价与监测   245篇
社会与环境   377篇
灾害及防治   378篇
  2024年   209篇
  2023年   483篇
  2022年   515篇
  2021年   422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303篇
  2014年   472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392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329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344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51.
纳米碳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碳的纳米效应(表面、界面、尺寸效应)使其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因而作为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药品制备、新能源、生态修复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其特性被不断挖掘,纳米碳开始投入农业领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文章尝试厘清纳米碳对土壤的作用途径并综述各种类型的碳质纳米材料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具体影响。现有研究表明,将纳米碳施入土壤中,其pH值、阳离子交换量、保水性、营养元素的持留能力等方面均发生相应改变,可间接提高作物的产量。但与此同时,由于纳米碳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存在扰动机理,潜在的环境风险还不完全清楚,该文通过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需要加强的方面,为纳米碳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752.
应对近年来国际低碳航空发展和航空减排实践的转变,引入灵敏度分析方法改进碳计算器模型,组合机型、LTO循环/巡航操作阶段、航线网络模式等外部性要素,基于单架次航班航迹点实际数据进行了京沪航线碳排放环境损害评估,并基此分析了机型替代后的碳排放环境损害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机型间和相同机型内部,分别受机型本身和滑行时长影响致使单架次航班碳排放环境损害存在差异,既表现出大型飞机较高碳排放环境损害的普遍规律,但也有例外。若使用相同机型,中心-辐射航线网络模式的碳排放环境损害较高;若使用不同机型,2类航线网络模式的碳排放环境损害并不确定。基于客流需求的研究发现,飞行频率对航空碳排放环境损害的影响更为关键,采用点对点航线网络模式以大型飞机降低飞行频率能减少绝对碳排放。  相似文献   
753.
海岸带蓝碳是海洋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较高的固碳能力和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重要的作用,目前成为海洋蓝碳研究中的热点与重点。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对中国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蓝碳本底现状分析表明,中国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生境总面积16.16~38.16万hm~2,年碳汇量约为126.88~307.74万tCO_2,总储碳量13 877~34 895万tCO_2,其中主要贡献者为盐沼。结合IPCC给出的碳汇计量建议使用方法与清洁能源机制计量方法标准,对如何计量红树林、海草床、盐沼3部分的碳汇做了方法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中国可预期海岸带蓝碳碳汇增量约为340~516万t CO_2。  相似文献   
754.
梯级筑坝显著改变了河流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为了了解梯级筑坝对河流HCO_3~-的影响,本文对乌江中上游梯级水库的HCO_3~-浓度、溶解无机碳同位素(δ~(13)CDIC)及相关的环境参数进行了长时间跨度的分析。乌江中上游梯级水库-河流体系HCO_3~-浓度为1 42154~3 38752μmol/L,平均值为2 36321μmol/L;δ~(13)CDIC为-1066‰~-452‰,平均值为-854‰;梯级筑坝导致河流具有下游HCO_3~-浓度升高的变化趋势。河流筑坝发电,易形成峡谷型深水水库。碳同位素证据和相关性分析表明,上层的光合作用和下层的呼吸作用成为控制发电水库碳循环的主要因素。这导致HCO_3~-浓度在水库剖面上呈现出由上层至下层逐渐增高的变化规律,再加上水库底层泄水的发电方式,最终导致梯级筑坝河流下游HCO_3~-浓度逐渐升高。本研究将加深梯级筑坝对河流碳循环影响机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755.
道路交通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举足轻重,其碳脉研究则是城市碳控的重要路径。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对无锡市城市道路交通的碳脉,特别是碳转化系统中"脉络盲区"的碳脉驱动要素矢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均道路面积、机动车数量与人口数量是影响城市交通碳转移的主要因素,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城市交通碳转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公交车日均载客量、车辆总数和客货运周转量对城市交通碳转移的影响水涨船高,科研投入对城市交通碳转移的贡献有待提高。从高起点布局智慧城市的邻里设计,高标准推动低碳交通的技术创新,高规格聚合低碳交通的管理工具,高要求构建道路交通的"倒三角"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城市道路交通碳脉优化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756.
推行垃圾分类,目前存在诸多问题,但我们要站在新时代的新高度,深刻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来努力实现垃圾分类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据不完全统计,预计2019年总合同额达120亿元,2020年总合同额达将200亿元。  相似文献   
757.
绿色金融是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加强节能环保产业、提高环境治理水平、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论述了当前全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形势,梳理了深圳绿色金融、环保产业现状,提出当前绿色金融还存在激励引导政策有待健全、发展滞后于绿色产业发展、绿色金融所需的信息公开不足、宣传引导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当前阶段绿色金融发展建议:研究探索政策统筹机制,加快绿色产业发展,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促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758.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各种环境监测结构纷纷采取行动,展开对周围环境的检测工作。一方面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通过环境监测我们能够实现全天候的对周围环境的掌握,及时的治理出现的污染现象;另一方面,环境检测在很大程度上对环境破坏者起到警示作用,在环境监测设备的监控之下,环境保护的步伐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环境的监测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在进行环境检测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而出现了监测设备误报警和漏报警的现象。因此这边要求我们选用更加可靠的监测手段。而灰色动态预测能够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可以对环境监测起到很好的预测作用。本文分析了灰色动态预测在环境监测中应用的基本理论,同时对该方法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59.
黄土区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5%以上,该区域降水资源贫乏,是我国土壤生产力和土壤有机碳储量最低的区域之一。营养的大量投入可以极大地提高土壤生产力,但对于营养添加下土壤CO_2排放有何变化以及是如何改变黄土区土壤环境,进而影响土壤呼吸及温度敏感性还尚不清楚。本文以长武实验田的黑垆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N12(施氮量120 kg?hm~(-2))土样设置不添加、添加磷源以及CK(长期连作不施肥)土样设置不添加、添加磷源、碳源、碳磷源(共计6个处理),比较分析在15℃和25℃培养下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以及培养周期内土壤温度敏感性Q_(10)(即温度每升高10℃,温室气体排放速率变化的倍数)的变化趋势。通过对呼吸前后土壤pH值、全碳全磷、有机碳、速效磷、硝态氮、铵态氮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磷(MBC、MBP)的测定,分析其影响因素。碳磷添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的呼吸速率,其中碳源的添加明显增强了土壤呼吸速率以及土壤Q_(10)值。碳磷添加大幅度提高了土壤全碳、速效磷含量以及微生物活性,15℃条件培养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最高。碳磷添加后,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pH、全碳、铵态氮、MBC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该研究为黄土区土壤生产力的提高以及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0.
为了研究清洁取暖措施对保定市PM2.5中碳质气溶胶浓度和来源的影响,于2014年和2019年冬季采暖期在保定市采集PM2.5样品,用DRI Model 2001A热光碳分析仪测定样品中OC和EC的浓度.结果表明,2014年采暖期PM2.5中ρ(OC)和ρ(EC)平均值分别为60.92μg·m-3和18.15μg·m-3,2019年采暖期PM2.5中ρ(OC)和ρ(EC)平均值分别为36.63μg·m-3和6.07μg·m-3,与2014年相比2019年OC、 EC浓度分别下降了39.87%和66.56%,EC下降幅度大于OC,且2019年气象条件与2014年相比更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通过对OC和EC相关性分析和SOC估算,发现2014年和2019年保定市OC和EC相关性R2分别为0.874和0.811,表明保定市OC和EC具有较为一致的来源.2014年和2019年ρ(SOC)的平均值分别为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