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642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57篇
综合类   261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1.
《安全》2011,(12):51-53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在公共安全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成果,为首都城市安全和顺利完成奥运会、国庆60周年等大型活动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12.
近期,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在北京召开了“2010年度公安部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会”。会议由本届评委会副主任、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局长谢毅平主持,会议对由专业组评审出的44个项目进行了二次评审。  相似文献   
213.
三聚氰胺对藻类的毒性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不同质量浓度的三聚氰胺处理斜生栅藻、近头状伪蹄形藻和铜绿微囊藻,根据其叶绿素a质量浓度、丙二醛浓度和蛋白质质量浓度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氧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三聚氰胺对藻类的毒性效及其致毒机理.结果显示.三聚氰胺对3种藻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增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效应随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处理质量浓度大于1 500mg/L时,叶绿索a质量浓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小于750 mg/L时,其叶绿素a质量浓度缓慢增加,但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3种藻的丙二醛浓度均随二聚氰胺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氧酶活性随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蛋白质的质量浓度没有明显变化.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表明,三聚氰胺可能会引起藻细胞中保护性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生物膜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藻类载色体活色素体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进而影响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214.
通过模拟实际烟气,在液相鼓泡反应器中对1,2,4-三氯苯进行脱除试验研究.采用亚氯酸盐法制备了氧化剂ClO2,自行设计并安装了液相鼓泡反应装置.结果表明,ClO2溶液初始pH值、反应温度、1,2,4-三氯苯初始浓度等对1,2,4-三氯苯的脱除效率影响较大.在适宜条件下,1,2,4-三氯苯的脱除效率达到90%以上;反应的主要中间产物为丁二酸.  相似文献   
215.
土壤和辣椒中吡唑醚菌酯的残留检测与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土壤和辣椒中吡唑醚菌酯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并在天津、山东济南和浙江杭州进行土壤和辣椒中吡唑醚菌酯残留状况和消解动态规律研究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0.05~1 mg/kg的添加水平下,辣椒中吡唑醚菌酯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4.59%~92.08%,变异系数为2.44% ~ 6.81%;在0.03~1 mg/kg的添加水平下,土壤中吡唑醚菌酯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2.75% ~89.74%,变异系数为5.03% ~6.25%;辣椒和土壤中吡唑醚菌酯的最小检出量均为1.3×10-10g,其中辣椒中吡唑醚菌酯的最低检出质量比为0.005mg/kg,土壤中为0.003 mg/kg.田间残留试验表明,吡唑醚菌酯在土壤和辣椒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在土壤和辣椒中的残留消解半衰期分别为4.5~5.4 d和2.9 ~ 4.7 d.按推荐剂量和1.5倍推荐剂量在辣椒上各喷施18.7%烯酰吗啉·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4次,2次施药间隔为10 d,距最后1次施药5d时,吡唑醚菌酯在辣椒中的最高残留量为0.28 mg/kg,低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的辣椒中吡唑醚菌酯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0.5mg/kg).  相似文献   
216.
《现代职业安全》2011,(2):107-107
新年伊始,强冷空气侵入湖南,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了很大威胁。面对冰冻灾情,由湖南省科技厅牵头组织、湖南大学王耀南研究团队联合湖南电力试验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多家单位承担的国家科技支  相似文献   
217.
为了科学、安全地使用百菌清、腈菌唑防治香蕉病害,采用气相色谱法及田间试验方法研究百菌清、腈菌唑在香蕉上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表明,百菌清在香蕉上的原始沉积量大于腈菌唑,同一农药的原始沉积量与施用量密切相关.百菌清施药后14 d内的消解率大于腈菌唑,而14~21 d的消解率与腈菌唑接近.百菌清、腈菌唑在香蕉上的残留消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关系,相关系数| r| =0.9428~ 0.998 0(p <0.01).百菌清的消解速度较快,消解系数|k|=0.220 45±0.009 15,半衰期(T1/2)为3.1 ~3.3 d,消解99%所需要的时间(T0.99)为20.1~21.7 d;腈菌唑的消解速度缓慢,|k|=0.1703±0.000 1,T1/2为4.1d,T0.99为27.1d.距第2次(末次)施药后55 ~ 68d,在香蕉产品上均未检出百菌清、腈菌唑残留.  相似文献   
218.
2011年新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编辑部向编委会主任钟群鹏院士汇报了全年工作,并进行了友好亲切的座谈和交流。钟院士对本刊2010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2011年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1)进一步提高期刊编辑水平。严格按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要求,文字、图表、公式等达到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219.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制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08):本刊总被引频次为1380,影响因子为0.712(2007年则分别为1167和0.619);其中,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在全部1765种期刊中分别排名第231和287位,在生物学类58种期刊中分别排名第15和20位;此外,国际论文比为0.02。在其扩刊版(2008)中,本刊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分别为1787和0.877。  相似文献   
220.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新技术不断涌现、不断成熟、不断应用的时代,科学技术进步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刻而显著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就是其中一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和人们对安全验证控制的广泛需求,“生物识别”技术以其“与人不可分割”的安全特性将会得到极大的发展和日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