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72篇 |
免费 | 926篇 |
国内免费 | 192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342篇 |
废物处理 | 297篇 |
环保管理 | 891篇 |
综合类 | 5670篇 |
基础理论 | 1084篇 |
污染及防治 | 740篇 |
评价与监测 | 473篇 |
社会与环境 | 369篇 |
灾害及防治 | 3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2篇 |
2023年 | 442篇 |
2022年 | 485篇 |
2021年 | 490篇 |
2020年 | 373篇 |
2019年 | 404篇 |
2018年 | 250篇 |
2017年 | 291篇 |
2016年 | 359篇 |
2015年 | 390篇 |
2014年 | 837篇 |
2013年 | 522篇 |
2012年 | 592篇 |
2011年 | 597篇 |
2010年 | 533篇 |
2009年 | 525篇 |
2008年 | 564篇 |
2007年 | 484篇 |
2006年 | 475篇 |
2005年 | 437篇 |
2004年 | 416篇 |
2003年 | 295篇 |
2002年 | 180篇 |
2001年 | 161篇 |
2000年 | 165篇 |
1999年 | 136篇 |
1998年 | 112篇 |
1997年 | 69篇 |
1996年 | 96篇 |
1995年 | 84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46篇 |
1992年 | 55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以共沉淀法制备的纳米Fe3O4为核,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2@Fe3O4壳-核结构纳米颗粒,再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通过溶胶-凝胶法、经焙烧制得TiO2/SiO2@γ-Fe2O3磁性纳米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比表面分析仪、振动磁强计对光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苯酚溶液为模拟废水对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经500℃焙烧的光催化剂活性相为锐钛矿型TiO2;在苯酚溶液初始浓度为0.2mmol/L、苯酚溶液pH为7的条件下,COD去除率为70.9%。 相似文献
72.
73.
采用紫外光还原法制备了Pd-Fe/石墨烯催化阴极,并以Ti/IrO_2/RuO_2为阳极,构成三电极体系(双阴极)和两电极体系(单阴极)的电化学还原-氧化降解工艺,分别对4-氯酚进行降解.采用离子色谱、高效液相色谱、TOC仪对4-氯酚降解过程中中间产物及其浓度进行测定.根据公式计算降解过程中理论计算毒性值,应用发光细菌法测定降解过程中的实际毒性值,对理论计算毒性值与实际毒性值进行比较,分析不同体系下降解过程中毒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工艺体系在最佳降解条件下,阴极室毒性均呈下降的趋势,由于降解过程中在阳极室生成高毒性的苯醌,阳极室毒性均先升高后降低.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两种体系理论计算毒性与实际毒性在P=0.01水平下,相关性系数均为1,显著相关,表明降解过程中实际毒性的测定结果真实可靠.降解至120 min时,三电极体系毒性小于两电极体系,表明三电极体系优于两电极体系.据此提出实际毒性测定方法在电化学还原-氧化工艺降解氯酚类有机废水毒性测试的工业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74.
为探究冻融循环影响下不同岩性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化响应,对青砂岩、灰砂岩2种砂岩,白色大理岩、麻粒岩2种变质岩开展冻融循环试验和相关力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冻融循环过程中,2种砂岩的质量变化幅度明显高于2种变质岩。相较于青砂岩与麻粒岩,大理岩的单轴压缩强度及弹性模量劣化速率最快。冻融前后青砂岩、大理岩的单轴压缩破坏模式发生明显变化。灰砂岩抗拉强度劣化速率显著低于青砂岩。基于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的脆性指数表明冻融作用提高青砂岩的脆性。研究结果可为冻融影响下工程岩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为使开放避难场所符合公众自行避难的实际情况,借鉴Huff模型量化公众选择行为,构建双阶段选址-分配模型,第1阶段确定开放避难场所位置,第2阶段将溢出容量的灾民二次分配到有剩余容量的避难场所,并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双阶段选址-分配模型能够实现同一需求点灾民前往不同避难场所的过程,管理者干预政策能够使服务人数大幅度增加,避免资源浪费、灾民流离失所且二次分配情况主要依赖于第1阶段的结果。研究结果可为管理部门规划应急避难场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应急演练是增强队伍风险意识、提高队伍应急认识、优化应急预案的重要举措,是强化队伍实战能力的重要载体,更是发现问题、检验应急救援实际效能的重要手段。应急演练的形式多种多样,目前更多的是有脚本、有流程、有准备的“演”,观摩效果好,但对于发现真问题、看到真情况的作用较差。本文立足国家应急演练最新要求和工作实际需求,着眼未来应急演练工作趋势,通过分析不同应急演练模式特点,利用当前应急管理先进技术和理念,融合“四不两直”的高效督查手段,提出一套无脚本、实战化应急演练设计模式架构,为应急演练工作开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7.
78.
为揭示不同温度下瓦斯吸附-解吸-渗流全过程煤体变形的差异性,应用自主研发的煤体瓦斯流固耦合试验系统,研究三轴应力加载下瓦斯吸附-解吸-渗流及全过程煤体变形随温度变化的响应特征。试验结果表明:瓦斯吸附阶段,煤体变形量与吸附时间呈Langmuir型上升变化;瓦斯解吸阶段,煤体变形量与解吸时间呈指数型衰减趋势;瓦斯渗流阶段,煤体变形量与时间呈幂函数上升趋势。瓦斯吸附量、渗透率及过程中煤体变形量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瓦斯解吸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煤体变形量与瓦斯吸附量、解吸量、渗透率呈正相关关系。温度效应对全过程煤体变形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9.
公路领域环境保护工作内容多、要求高、技术性强,传统环境保护管理模式不再适应新形势,近年来公路环境保护问题频现。在梳理当前环境保护工作新形势的基础上,针对公路规划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在公路领域引入全过程环境保护管理服务模式——“环保管家”的破题思路,并根据服务对象特点将该模式划分为行业级环保管家、企业级环保管家和项目级环保管家3个层级,给出其职责定位和服务内容,同时对其发展提出应强化交通行业主管部门职责、深入探索“环保管家”服务模式、加强相应工作经费保障等建议。 相似文献
80.
为保障大型地下洞室驾驶安全,提出眼动和脑电双模态驱动的大型地下洞室驾驶疲劳评价方法,探究驾驶员疲劳演化特征。首先,根据实地数据设计大型地下洞室模拟场景,利用驾驶模拟技术开展驾驶试验,实时采集驾驶员的眼动和脑电数据;其次,对数据进行分段处理,基于格拉布斯准则剔除眼动异常数据,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分解出脑电节律,构建脑电疲劳指数模型;最后,开展不同区段下驾驶员平均瞳孔直径、眨眼持续时间、眨眼频率及θ、α、β节律等指标的差异性分析,以平均瞳孔直径和脑电疲劳指标F为参量,提出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驾驶疲劳度量方法。结果表明,驾驶员的视觉疲劳出现明显早于精神疲劳,而精神疲劳可以更精确地体现影响驾驶状态的内在疲劳。相较于地上路段,驾驶员在大型地下洞室中的疲劳累积更快,呈现反复、波动式上升,且其综合疲劳程度在中后段达到峰值,之后受洞口光亮刺激在末段减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