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211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76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徐徐地翻开历史的相册与记载,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画面深深地映入我的眼帘,瞧!那千千万万棵树竟无缘无故地"失踪"以及"摔倒"了,小鸟也无家可归,让人看得于心不忍。这无疑是人类干的好事,"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这句话霎时在我的脑海中闪过,对那过去的往事感到十分羞愧!森林为我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粮食是我们依靠的结实臂膀……"一粥一饭,当思之来之不易;半丝半  相似文献   
72.
张鹏 《绿色视野》2013,(3):49-56
光盘不是CD/VCD/DVD,"光盘族"是具有不浪费粮食、不浪费食物生活态度的一类人,他们提倡每餐吃干净眼前的盘子。当下一场"光盘行动"正席卷各大城市,吃光、打包、半份菜,节俭行为化身现在最为时尚的一种行动,今天你"光盘"了么?  相似文献   
73.
2008年10月31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胡元坤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说,当前全国秋粮收获正在紧张进行,除了晚稻以外,其他粮食收获已经基本结束。从预计情况来看,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有望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将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连续5年增产。  相似文献   
74.
安徽省粮食生产的主成分分析及其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安徽省1978~2010年的相关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为基础数据,在对33 a来粮食动态变化的定量定性分析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区域粮食生产的影响因子。然后根据安徽33 a粮食总产量的历史数据,建立GM(1,1)预测模型,对安徽省未来20 a(2011~2030年)的粮食产量进行中长期的模拟预测,以期为相关部门粮食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1)1978~2010年,安徽省粮食生产在波动中增长,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曲线的动态变化基本吻合。(2)影响粮食生产的3个主要成分分别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成本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粮食生产在2011~2030年将保持平稳增长的良性发展态势,2030年粮食预测产量达到4 119万t,比2010年增长了1 039万t,年均增长15%。〖HJ1〗〖HJ〗  相似文献   
75.
《环境教育》2011,(9):90-91
①很多家庭在过去的几周里仅凭从灌木丛中采集的野果为生。这些野果要被沸煮几天才能被食用,风干的动物皮毛也被用来充饥。  相似文献   
76.
我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及其粮食风险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丽  安萍莉 《灾害学》2011,26(1):48-53,59
分析了旱灾、水灾、风雹灾、霜冻灾、台风灾和农业病虫害、草害、鼠害8种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情况,计算了其造成的历年粮食减产量,并在此基础上评估2020年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20年不同自然灾害对我国各省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不同。旱灾风险区集中在我国北方地区,分布在黄淮海区、西北区等;涝灾风险区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区等;风雹灾风险区对我国粮食产量影响相对较小,主要分布在新疆和青海;台风灾风险区集中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农业病虫害风险区集中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分布在华南沿海区和西南区等;而霜冻灾、农业草害、鼠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77.
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撂荒程度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耕地撂荒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以我国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区域,在识别撂荒地分布的基础上,测度了撂荒地空间分布格局,并建立耕地撂荒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耕地撂荒对区域粮食产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撂荒规模为405.53万hm2,撂荒率约为5.85%;空间上撂荒地规模分布呈“T”字形空间格局,黑龙江东北部、吉林西北部以及内蒙古南部地区为撂荒地主要集聚区。(2)耕地撂荒对于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017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因耕地撂荒损失的农田生产潜力达到1339.15万t,损失的粮食产量高达2265.6万t,损失比例达4.69%;内蒙古自治区成为粮食产出损失量和损失比例最大的地区。(3)粮食播种面积、农田生产潜力和农业技术投入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系数分别为-0.194、-0.025和0.006。(4)应遵从城乡融合以及农业农村发展态势,强化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现代要素投入与政策扶植,构建粮食生产—耕地休耕空间转换弹性机制,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78.
以东北地区为例,结合监测数据和农业统计数据,利用GIS技术分别开展耕地数量变化对粮播面积的影响分析、高中低产田内部各县粮食单产变化趋势分析、高中低产田内部耕地数量变化对粮食总产的影响以及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①东北地区耕地数量增加了188.8×104hm2,总体呈北增南减趋势;②粮播面积增加了162.67×104hm2,高产区的粮食单产多呈上升趋势,中产区的粮食单产稳中有升,低产区各县的粮食单产有增有减,但多数仍呈上升趋势;③高产田的粮食单产和低产田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促进了东北地区粮食总产的增加;④东北地区玉米生产进一步向吉林省集中,大豆、水稻、小麦向黑龙江集中,粮食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79.
汉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研究汉江流域粮食生产碳排放对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排放系数法测算汉江流域2008—2021年时空尺度下的粮食生产碳排放总量和结构,并通过Tapio脱钩模型分析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研究发现,2008—2021年碳排放总量年际间虽存在一定波动,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农业生产要素中土地翻耕和化肥使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比重较大;汉江流域整体呈现弱脱钩状态,上游以强脱钩状态为主,下游为弱脱钩状态;汉江流域各县区的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碳排放脱钩状态存在时空差异,2014—2017年多地呈负脱钩状态。汉江流域粮食生产碳减排效果显著,粮食生产能力有效提升,农业经济发展也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0.
芜湖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物质基础的土地资源有限性与人口的增长加剧了人地间的矛盾,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在总结芜湖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特点和当前人口食物消费水平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现实生产能力,同时为预测芜湖市2000、2005、2010年人口数量、复种指数、耕地面积及粮食单产发展趋势而分别建立了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与灰色系统GM(1,1)模型,通过取其平均值以提高其精度;并结合温饱型、宽裕型、小康型与富裕型四种消费水平分别探讨了预测期内芜湖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状况,最后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粮食单产与质量及控制人口增长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为芜湖市建立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