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587篇
安全科学   151篇
废物处理   109篇
环保管理   57篇
综合类   907篇
基础理论   244篇
污染及防治   200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聚乙烯醇包埋活性炭小球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液相分离的方法制备了聚乙烯醇包埋活性炭小球,考察了其对模拟含铬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小球对Cr(Ⅵ)的处理效果随pH值增加和Cr(Ⅵ)初始浓度增加而减小;小球对Cr(Ⅵ)的吸附符合Fretmdlich等温模式,与粉末活性炭相比吸附平衡时阊较长,约为3h;利用TiO2的光催化还原效应,添加2%纳米Ti02能显著提高小球对Cr(Ⅵ)的处理效果,并能回收Cr(OH)3。  相似文献   
142.
纳米Al2O3改性PVDF超滤膜处理含油污水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有机高聚物聚偏氟乙烯(PVDF)铸膜液中加入适量无机纳米Al2O3,采用相转化法合成无机改性有机超滤膜.改性PVDF膜的亲水性得到显著改善,进而提高了其通量和抗污染性能.用改性纳米Al2O3-PVDF管式膜装置处理含油污水,出水含油质量浓度0.2mg/L,悬浮固体质量浓度为0.2 mg/L,Toc去除率达98.86%,COD和浊度的去除率均达90%以上,粒径中值小于2 μm.研究表明,改性膜处理含油污水的出水指标均高于未改性膜.用扫描电镜对PVDF膜改性前后的污染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用不同的洗液对污染膜进行清洗,表明纳米Al2O3的加人明显改善了PVDF膜的抗污染性.用1%OP-10(pH值为10)表面活性剂洗液反冲洗,可使改性膜的通量恢复率达100%.  相似文献   
143.
目的: 监测煤矿井下粉尘浓度,评价煤矿粉尘危害水平;分析煤尘的组成成份,为探讨粉尘性职业损害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粉尘采样器采集煤尘,计算作业场所瞬时总粉尘浓度(PC-STEL)和时间加权平均呼吸性粉尘浓度(PC-TWA).运用焦磷酸质量法测定煤矿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粉尘中主要金属与类金属元素含量.结果: (1)甲、乙两矿PC-STEL分别为13.61±17.65 mg/m3、39.35±148.10 mg/m3,超过国家标准,样本超标率分别为52.9%、55.8%;PC-TWA分别为3.20±8.42 mg/m3、2.15±2.07 mg/m3,超标率分别17.5%和30.2%.(2)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9.60 mg/m3,甲矿显著高于乙矿#(P<0.05),岩巷作业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3)粉尘中Ni、Pb、Mn、As、Cd、Fe、Ca、Mg、Zn、Cu等金属与类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别为16.2±6.5μg/g、50.6±36.1μg/g、103.4±54.7μg/g、37.5±44.4μg/g、235.9±292.4ng/ml、6224.6±4295.5μg/g、12715.8±26930.8μg/g、919.7±915.4μg/g、656.7±774.5μg/g和28.2±12.8μg/g;不同煤矿粉尘中金属与类金属元素的含量显著不同,同一煤矿不同采样点(工种)间亦有显著差异.结论: 煤矿作业场所粉尘污染仍比较严重,应进一步完善防、降尘体系;10种金属与类金属元素的含量占总粉尘的2.1%.  相似文献   
144.
TiO2-PTFE光催化膜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和纳米TiO2粉末为原料,采用无水乙醇为溶剂,经辊压后与不锈钢网结合,制备了多孔固定化TiO2-PTFE光催化膜。膜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TiO2):m(PTFE)=4时,光催化反应处理质量浓度为20mg/L的苯甲酸溶液,2h内TOC去除率高达81.3%。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TiO2-PTFE光催化膜表面平整,且孔隙分布均匀。TiO2最佳负载量为15mg/cm2。在优化反应条件下同悬浮态TiO2光催化反应体系相比,TiO2-PTFE光催化膜对光源有更高的利用率,表现出更佳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5.
《防灾博览》2015,(1):88-89
据悉,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制造出不用油墨印刷的新颖重写"纸",以玻璃或塑料薄膜形式为介质,基于氧化还原染料,有蓝、红、绿三种基色,循环使用达20多次后,在对比度和分辨率上没有显著损失。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2014年12月2日的《自然·通信》在线版上。众所周知,纸张是西汉时期由我国发明家蔡伦发明的,并有  相似文献   
146.
通过实验,探讨了用纳米TiO2光催化处理有机磷农药模拟废水和实际应用的有机磷农药的可行性.实验表明,以测定不同时间PO43-的浓度来衡量有机磷的降解率,并以此来衡量有机磷农药及其中间产物降解的程度是合理的.光催化降解甲胺磷和水胺硫磷的结果,显示了有机磷农药的降解率与其结构有关.实际应用的有机磷农药也可用光催化降解.  相似文献   
147.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取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硫酸钛和尿素为主要原料,EDTA为控制剂,微波水热法制备得到TiO2纳米光催化剂颗粒,分析了TiO2纳米晶粒的形成机理。利用XRD、TEM等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以制备的TiO2为催化剂,通过酸性橙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考察了该催化剂的光催化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148.
采用简便的沉淀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锌为光催化荆,重铬酸钾为光生电子接受体,研究了纳米氧化锌-重铬酸钾体系测定COD的方法.COD值在1~100mg/L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0007χ 0.0069,相关系数为r=0.9992,检测限为0.66mg,L.采用本方法和CODM.国标法对不同水体样品进行比较测定发现,对低COD值样品本方法加标回收率在96.3%~100.6%之间,变异系数Cv%=1.1~3.4,准确度和精密度均优于CODMn国标法,弥补了低COD值样品国标法(CODmn)测定不准确的不足,且单个样品测定时间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9.
为强化生物反硝化选择性脱氮,利用普通的反硝化污泥合成生物钯纳米粒子(Bio-PdNPs),探究了不同Bio-Pd NPs负载量(0、5、10 mg·L-1,分别记为Bio-Pd NPs-0、Bio-Pd NPs-5和Bio-Pd NPs-10)对生物反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钯的负载(Bio-Pd NPs-5)可使硝酸盐去除率由67.85%提高到94.00%(C/N=7,5 h),对氮气的选择性由77.30%提高到97.46%.而负载过量的钯(Bio-Pd NPs-10)会抑制生物反硝化,但其对N2的选择性仍然高达90.01%,这对减少温室气体N2O的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机理分析表明,Bio-Pd NPs介导的反硝化体系以丁酸型发酵和混合性发酵为主,产生的氢气通过在钯表面迅速分解形成Pd[H]催化反硝化,提高对N2的选择性,Bio-Pd NPs促进了反硝化过程电子传递及电子传递介质(细胞色素c)的分泌,电子传递体系活性(ETSA)由570.37μg·mg-1·h-1<...  相似文献   
150.
生物合成纳米硒(SeNPs)具有环境友好、安全低毒等特点,备受关注. 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纯菌体系,但其存在亚硒酸盐转化率低、耐受性差等问题,因此研究新的纳米硒高效合成体系非常必要. 选取实验室前期筛选得到的两株纳米硒合成细菌Alcaligenes sp. YBY和Providencia sp. DCX,分别考察了单菌株及共培养体系(双菌株)对SeO32-的还原能力及其高浓度耐受性. 结果表明,共培养体系还原SeO32-的能力强于单菌株培养且耐受性明显更好,能够在20mmol/L SeO32-浓度下仍然保持33.01%的还原率. 利用表面响应法对共培养体系还原SeO32-合成SeNPs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2.18 mmol/L SeO32-以及pH 6.83还原条件下还原率最高,达到了97.09%. X射线衍射(XRD)分析发现共培养体系合成的SeNPs为六方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