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5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951篇
废物处理   141篇
环保管理   1924篇
综合类   3898篇
基础理论   131篇
污染及防治   98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388篇
灾害及防治   54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910篇
  2013年   465篇
  2012年   665篇
  2011年   548篇
  2010年   411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462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331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01.
现代建筑发展要想在本质方面有一个时代性的飞跃与改变,除了在结构功能技术以及造型外观上要进行深入研究,人性化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必须也要得到贯彻落实。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建筑设计的材料必须足够的环保与节能,在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更加优良的绿色材料,节约现有资源。建筑材料的绿色环保化必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02.
近年来,保护生态环境、推广绿色建筑的观念已获得认可并进行普遍推广。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享受着新生活的同时,也担心着它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困扰,而加快发展绿色建筑,可缓解资源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维护生态环境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3.
以下文章针对节能型建筑玻璃幕墙动工技术实施了探讨,将以往的玻璃幕墙使用上存在的弊端阐明了,将安装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完善,进而构建了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节能型建筑幕墙动工工艺,同时其在实际工程中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综合实践证明,此种工艺具有许多显著的优点,能源消耗比较少、热传导小、噪音污染比较小等等,此外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904.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1],且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为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国家将节能减排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3.0大数据时代,我国的建筑节能今后将朝着绿色生态友好型建筑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05.
低碳经济的政策分析,通常囿于单一国家层面的局部均衡结果,较少考虑到全球整体行动的外部影响,但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建立以来的全球一致减排行动,却产生了一些意料之外的负面效果。本文通过梳理《京都议定书》签订以来,全球低碳经济合作中遇到的新挑战,以及碳交易市场的建设状况,采用制度分析与新古典框架下的市场均衡分析方法,讨论了全球一致减排行动所触发的"绿色悖论"问题。研究发现,造成"绿色悖论"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合作存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京都议定书》及其关键性的附件一,将重点放在如何限制发达工业国的减排设计上,但却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在协议期内有可能出现的增排问题,以及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污染转移的碳泄漏等问题;另一方面,当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征税、以及对其替代品进行补贴时,将会导致在当前期对于化石能源的加速开采,并可能导致对同时期的化石燃料替代品的其他可再生资源的开采速度也大幅度加快,造成了在双重加速开采下的全球绿色福利损失以及CO2排放量的急剧升高,化石能源消费与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到比协议签署前更为严峻,甚至与全球合作减排框架的设计初衷相悖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非全局性的减排公约和分阶段的减排政策,是造成"绿色悖论"现象的重要条件,缺少了大量发展中国家和一些重要工业国的缔约,使得负面的环境外部性难以克服;同时,减排任务和责任有所区别的分阶段设计,会把在未来行动期内可预见到的更高地化石能源使用成本转嫁到当前的行动期,造成短时间内资源与环境的迅速破坏。但本文的研究也表明,社会最优经济与对可再生能源进行补贴是克服"绿色悖论"现象的两条可行路径,且需要有与其相匹配的政府政策的支持。由此,本文的主要政策建议是,中国需要加强在国际气候公约中的影响力,提升自身话语权;以碳税政策作为发展低碳经济制度设计的主要政策工具;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对于可再生能源研发进行补贴;根据国情不断优化碳税税率,并适时调整与其相匹配的新能源补贴等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906.
随着资源的紧张和环境的恶化,发展现代循环农业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从低碳经济理论的内涵与发展、现代循环农业与主要技术对策、绿色农业视野三个层面的资源循环利用来综合分析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907.
近期,自治区应急厅党委书记、厅长张惠强率调研组赴钦州、北海、柳州、来宾等地调研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关于大兴调查研究推动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的实施方案》部署要求。  相似文献   
908.
汪万发 《环境保护》2022,50(8):68-71
在世纪疫情、百年变局和地球生态危机等背景下,中国同部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打造“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建设正在成为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化全球绿色治理和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巴黎协定》目标实现的重要布局。“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建设契合国际社会的现实需求、契合“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导向等,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展望未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可以从治理主体、理念、战略等维度深化“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建设。  相似文献   
909.
绿色发展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业奉行以人为本、生态至上和全面发展的新价值观。在梳理旅游业绿色发展概念及内涵基础上,构建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体系,运用SBM-Undersirable模型、核密度估计、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探讨2008—2018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业绿色发展效率(TGDE)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时间和空间变化方面,TGDE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时间上呈“W”型变化形态,“下降—上升—调整”阶段特征显著;空间呈“东—中—西”递减分布,内部差异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低、中、高效率由“金字塔”向“菱形”结构转变,高效率地区集中于东部沿海,中等效率多分布于中西部地区,低效率位于胡焕庸线两侧。(2)动态演进方面,TGDE始终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但区域协调性逐步增强,具有较强平稳性,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空间向上转移省份比较集中,以中西部为主,向下调整省份较少,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溢出影响具有不对称性。(3)影响机理方面,总体上,经济水平、产业结构、政府规制、教育水平和旅游资源影响因子与TGDE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对外开放程度的作用不显著,但各因子的影响程度、作用机理及条件具有较强地域性。  相似文献   
910.
农业绿色转型已经成为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深化改革的关键路径,亟待探索农业生产转型与其环境效应的耦合关系与机制,从而推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空间尺度,对农业生产转型及其环境效应的过程、格局、机理与优化调控开展了广泛探讨。为系统梳理该方面研究的相关进展,识别出相应的研究不足,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系统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识别、测度与成因等方面的研究态势,从关键要素的视角解析了农业生产转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业生产转型与农业生态效率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总结。研究指出:未来农业生产转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应加强从系统科学的视角解读二者的互馈关系,并关注二者互馈响应的区域异质性,深化基于土地系统科学视角的耕地利用转型的环境影响研究,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对中国特色“小农”生产方式转型所引发的环境问题的微观机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