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43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运油船舶火灾的特点运油船舶(又名油轮)具有油舱多、输油加油线多和水管线多的特点,而且不同的管道一般都互相交织。运油船舶一旦发生火灾,不仅船舱内烟雾大,能见度低,温度高,产生有毒气体,对人员的逃生带来困难,而且燃烧、爆炸速度非常快,火势会上下贯通,纵横发展,形成立体火灾,往往造成船毁人亡。其次,运油船舶的船体钢铁热传导也比较快,辐射热强,火灾发生后,可引起相邻油舱的油料被加热、气化,发生连续爆炸。运油船舶发生爆炸后,不仅会导致油品流溢到水面,形成水面大面积燃烧,而且还会给水域带来严重的污染。根据以往的事故分析,运油船舶…  相似文献   
52.
能见度的降低与大气污染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重庆十年能见度及气象数据和大气监测数据,作出了不同风向上能见度玫瑰图和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水平能见度距离的降低,主要是空气污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53.
上海市大气能见度指数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上海市1999~2002年间逐时能见度资料的分析,建立了上海市大气能见度等级.通过对影响能见度变化的气象因子和污染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能见度的因子主要是污染、云量和相对湿度以及天气状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上海市大气能见度指数指标体系,并对各等级能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当能见度等级为差时,影响能见度的因子按其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污染因子、云量和相对湿度因子、天气状况因子;当能见度等级为较差时,3种因子作用相当;当能见度等级为中等及较好时,天气状况因子作用最大;当能见度等级为好时,不需要说明其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54.
冬季广州大气能见度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2月收集了华南所大气观测站大气能见度等7个气象因子及PM2.5浓度观测数据,分析了冬季广州大气能见度变化趋势及灰霾天气主要影响因子,并对能见度与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人为因素和气象条件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比较明显,当大气层结受到北方冷空气扰动后,能见度得到明显改善;1月份灰霾天气出现频率高达60.9%,灰霾天气下大气能见度与PM2.5浓度密切相关;大气能见度与PM2.5浓度、温度、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性,与大气压呈正相关性;灰霾天气下大气能见度还与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5.
为探明砖木结构古建筑火场下的特征,定量分析不同火灾场景下,建筑内部温度、烟气浓度等参数的变化。选取中国北方典型的砖木结构体系的四合院韩城党家村贾祖祠为研究对象,采用PyroSim建模分析,研究不同火灾场景下不同时间点的温度、CO浓度、能见度等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贾祖祠主厢房较封闭,火灾中火源周围温度峰值可达750 ℃,CO质量浓度达到0.003 kg/m3,能见度几乎为0 m,风速最高为10 m/s且极不稳定;四合院中主厢房空间布局高,火灾中这些参数的影响会导致严重的轰燃现象发生,故此处发生火灾更易产生严重危害。对不同场景的砖木结构古建筑重要火灾因素发展规律的研究,能为古建筑的性能化防火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6.
利用西安咸阳高速公路交通气象自动观测站网2013年8月—2015年4月共21个月的交通气象实时观测资料,对西安咸阳高速路段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其主要气象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汉城收费站、渭河大桥北站能见度的月际变化均呈双峰双谷型分布;机场收费站能见度呈多峰型波动变化。3站能见度平均值按照逐渐靠近机场的顺序依次下降。对3站而言,14:00时大气能见度最好;能见度最低值出现的时刻因站而异。对3站而言,能见度与气温均呈明显的U型二次多项式相关;与相对湿度呈多项式型负相关;与风速之间存在一定的多项式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弱。受到机场较强的人为交通源排放影响,随着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距离的缩短,3站能见度与气温、相对湿度及风速之间的相关性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57.
利用四川156个气象观测站1981-2014年霾日观测资料,对区域内不同强度霾日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强度霾日数呈现轻霾和重霾显著上升、中霾下降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霾日整体偏多,其中,秋、冬季发生频率偏高,12月和1月是多发时段;不同强度年均霾日高值区集中在盆地中部、东部地区,低值区主要位于盆地西南地区,并呈现盆地中北部霾日逐年减少,盆地南部逐年增多的变化趋势.结合季节特征探讨霾日形成机理发现,春、夏季欧亚中高纬度呈现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印缅槽较强,利于降水,盆地相对湿度为85%以上,高原东侧上升气流较明显,大气对流层中下层为"上冷下暖"的递减层结,利于大气污染排放物垂直交换及其对外扩散;秋、冬季高纬度以纬向环流为主,经向环流偏弱,冷空气被阻挡在盆地以北以西区域,盆地东部为下沉气流,850 hPa以下的偏东气流使东部污染物向西蔓延,青藏高原以东地区上空为显著的"上暖下冷"逆温层结,相对湿度为80%左右,地面气温增加,相对湿度下降,使霾不易向雾转换,加重霾日高频状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58.
根据广州市2012年1月-2014年4月的大气能见度,PM2.5、O3、SO2、NO2、NOx、CO等大气污染物,以及气象要素的实时监测资料,分析了近年来广州市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探究了能见度与大气污染物、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对PM2.5、相对湿度等主要因素对能见度的综合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并基于以上综合分析建立了高精度的能见度统计模型.结果表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广州市大气能见度呈好转趋势,到2013年能见度年均值约为13.01 km,为1973-2007年平均水平的约1.2倍;广州市大气能见度及灰霾日频率季节特征明显,其中春、冬季节是低能见度时期,也是灰霾多发季节,灰霾日频率达到50%左右;PM2.5、相对湿度为近年影响广州市能见度的主要因子,相关系数分别达-0.556、-0.335 (p <0.01).研究表明,最终所建立的多函数拟合统计模型对能见度模拟效果较好,相关系数达到0.90(p<0.01),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281 km、13.3%、1.767 km.  相似文献   
59.
霍雨佳 《民防苑》2009,(4):31-32
气候规律表明,每年春季是我国北方地区强沙尘暴天气的高发时段。据权威部门统计,每年3月至5月,我国北方地区总要发生十次左右的沙尘天气过程。沙尘天气影响范围涉及西北、华北、黄淮、东北及南方的汉水流域和四川、湖南等地,多半会影响到首都北京。在强沙尘暴侵袭地域,水平和垂直能见度只有几百米甚至几十米。  相似文献   
60.
吴昊 《青海环境》2015,25(2):93-96
能见度是一个直接服务于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其在交通运输(航空、航海、铁路、公路)、电力、气象和环保部门的业务运行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大气能见度的测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Vaisala公司生产的FD-12型能见度仪是通过测量红外线光束对小体积空气中颗粒物支点的散射系数得出气象光学视程(MOR)。文章就安装于瓦里关本底台(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的这套仪器的常见故障和具体维护过程进行描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