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8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97篇
安全科学   562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245篇
综合类   1232篇
基础理论   220篇
污染及防治   72篇
评价与监测   108篇
社会与环境   173篇
灾害及防治   15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设计指标分解是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重难点,但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来指导实践.为探索海绵城市规划指标分解方法,以A新城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为例,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控制容积作为控制性指标,下沉式绿地率、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和调蓄容积作为引导性指标,结合建设情况、汇水面种类及构成情况等条件,利用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辅助计算软件加权...  相似文献   
992.
《环境技术》2014,(2):2-2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7000米级深海7功能主从伺服液压机械手和6功能开关型液压机械手在无锡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进行了整机压力试验,对其7000米设计指标进行验证。试验通过模拟高压环境,对机械手与水下液压源构成的试验系统的系统密封、整机耐压以及机械手各关节动作进行了7000米深度设计指标验证。结果表明,机械手关节在0—7000米各模拟深度下动作正常。  相似文献   
993.
江苏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水足迹的研究方法对江苏省真实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识别,同时结合相对“脱钩”“复钩”系统耦合理论,从水资源消耗与水环境压力两个方面对江苏省2000~2009年的水资源利用情况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评价.研究表明,2009年江苏省的水足迹为773.77亿m3,总体呈缓慢增加趋势,其中农业用水与工业用水是水足迹的主要组成;同时,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10年间增长了2.77倍;全省经济增长与水资源消耗评价结果中有1/3的年份为强“脱钩”状态,2/3的年份呈弱“脱钩”状态,经济增长与水环境压力的评价结果中强弱“脱钩”交替出现,水环境的压力依然存在.江苏省水资源利用还没有达到理想水平,在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方面应采取更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4.
采用TWINSPAN分类法,根据旅游对森林植被影响程度,划分为6个旅游等级影响区,反映了以游径为轴线的旅游影响水平空间格局变化规律;对12个旅游影响指标相关分析表明,有3对旅游影响指标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关系。其中剔除树桩影响系数和游径距离为极显著相关,旅游垃圾影响系数和剔除树桩影响系数、旅游垃圾影响系数和游径距离这2对指标均为显著相关;根据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有5个主成分所提供的信息量占全部信息量的81.88%,这5个主成分与12个旅游影响指标中的7个旅游影响指标关系密切。以7个旅游影响指标进行的旅游影响区等级划分与12个旅游影响指标所得结果是一致的,这就简化了旅游对植被影响评价和影响区等级划分指标的选取。  相似文献   
995.
五大连池水体氮和磷代谢相关的微生物类群分异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东北典型湖库水体中与氮和磷代谢相关的微生物类群的时空分布及其与主要水质指标的相互关系,以五大连池为重点研究对象,调查水体中4种细菌生理类群——AB(氨化细菌)、DNB(反硝化细菌)、OPB(有机磷分解菌)和IPB(无机磷溶解菌)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种细菌生理类群数量季节变化规律明显,其中AB,OPB和IPB均在夏季达到峰值,平均值分别为2.8×105,1.1×104和1.6×104 CFU/mL,而DNB的数量则是在秋季相对较高,平均值为1.3×103 mL-1;同时不同点位之间微生物类群的分布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微生物类群与相关水质指标之间的统计分析表明,水体中AB的数量与ρ(TN)和ρ(NH3-N)密切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13(P<0.05)和0.933(P<0.01);OPB和IPB的数量与ρ(TP)呈显著正相关;相比ρ(NO3--N)而言,DNB与ρ(NO2--N)之间的相关性更为明显(r=0.846,P<0.05).   相似文献   
996.
为实现对采前工作面所处动力环境的客观、准确评价,选取9个直接影响工作面 动力环境的指标因素构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核主成分分析(KPCA)和最小二乘 支持向量机(LSSVM)的工作面动力环境多因素耦合安全评价智能模型。首先根据KPCA理 论对评价指标施行简约化处理,剔除冗余信息,得出6个简约后的评价指标并输入LSSVM 模型中训练学习,最后得到评价模型。选取从平顶山矿区和大同矿区搜集到的30组工作 面历史数据,按照20∶10的比例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其他四种模型 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KPCA方法可有效减少数据信息冗余,利用KPCA优化的 LSSVM模型可准确评价工作面动力环境,误判率为0。  相似文献   
997.
黄土台塬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文以黄土台塬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为对象,采用几何平均直径(GMD)、平均重量直径(MWD)、分形维数(D)、破坏率(PAD)、峰凸系数(CE)和偏倚系数(CS)对其土壤>0.25 mm团聚体进行分析,探讨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土壤团聚体水稳性的影响及其最佳评价指标的选择。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含量、GMD及MWD均表现为耕地<乔灌混交林地<乔木林地<天然草地<灌木林地;林和草的种植有利于促进土壤较大粒径团聚体的形成,其土壤1~5 mm粒级团聚体占>0.25 mm团聚体总量比重显著(53.90%~80.20%),结构非均匀性明显(灌木林地和天然草地土壤尤为突出);而耕地土壤0.25~1 mm粒级团聚体占>0.25 mm团聚体总量比重较大(约81%),结构呈均匀性;林地和草地土壤剖面由上而下团聚体优势粒径逐渐变小,结构差异逐渐减弱,该趋势灌木林地和天然草地较为缓慢,而耕地在整个剖面上均呈优势粒径较小,结构均一;GMD和CS可较好地衡量整个剖面土壤团聚体水稳性,而PAD可更好地描述0~20 cm深度。  相似文献   
998.
首次提出了灾害损失阈值的概念。灾害损失阈值的定义和确定,有可能成为灾害预防、灾害损失评估的关键性指标。灾害损失阈值可采用承灾体遭受灾害损失破坏程度的阶跃函数予以描述,还可从承灾体的内在特征(如暴露程度、易损性、防灾抗灾能力等)和所在区域的外在条件(如未来灾害可能达到的强度与频度)来揭示标的物承受灾损程度上下极限的临界值。灾害损失阈值应用于社会科学管理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对揭示灾害孕育机制和制定灾害预防、应急对策等均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探索水体中Cr(VI)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的毒性效应,通过Cr(VI)的暴露(15 d)和清水恢复实验(15 d),研究了Cr(VI)对脊尾白虾肝胰脏的SOD活性、MDA及MT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15 d的暴露,5 mg·L-1(高浓度)、0.5 mg·L-1(低浓度)实验组肝胰脏的SO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15 d的清水恢复后,两个浓度实验组均能够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MDA在暴露阶段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且在15 d后两个浓度实验组MD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15 d的清水恢复后,5 mg·L-1实验组的MDA含量依然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0.5mg·L-1实验组的MDA含量基本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通过15 d的暴露,两个浓度实验组MTs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15 d的清水恢复后,两个浓度实验组MTs的含量均能够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探索水体中Cr(Ⅵ)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的毒性效应,通过Cr(Ⅵ)的暴露(15 d)和清水恢复实验(15d),研究了Cr(Ⅵ)对脊尾白虾肝胰脏的SOD活性、MDA及MT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15 d的暴露,5 mg·L-1(高浓度)、0.5 mg· L-1(低浓度)实验组肝胰脏的SO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15 d的清水恢复后,两个浓度实验组均能够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MDA在暴露阶段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且在15 d后两个浓度实验组MD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15 d的清水恢复后,5mg·L-1实验组的MDA含量依然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0.5mg·L-1实验组的MDA含量基本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通过15 d的暴露,两个浓度实验组MTs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15 d的清水恢复后,两个浓度实验组MTs的含量均能够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