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52篇 |
免费 | 97篇 |
国内免费 | 8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39篇 |
废物处理 | 22篇 |
环保管理 | 173篇 |
综合类 | 799篇 |
基础理论 | 80篇 |
污染及防治 | 60篇 |
评价与监测 | 17篇 |
社会与环境 | 77篇 |
灾害及防治 | 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44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53篇 |
2014年 | 170篇 |
2013年 | 87篇 |
2012年 | 104篇 |
2011年 | 98篇 |
2010年 | 83篇 |
2009年 | 86篇 |
2008年 | 94篇 |
2007年 | 59篇 |
2006年 | 57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信用型排污权交易作为一项环境经济政策,既能较好地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又能发挥企业治污和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实现治污成本的最小化。本文介绍了信用型排污权交易原理,分析了智利排放补偿计划的运行机制,并对其交易效率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对我国排污权交易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12.
《中国ISO14000认证》2013,(3):34-34
碳排放权交易,是指通过设计碳排放总量,明确参与企业、行业范围,对碳排放权指标进行“配额”分配的交易方式,从而达到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的目标。深圳是全国首批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之一。作为我国第一个正式运行的强制碳交易市场,6月18日首日共完成8笔交易,成交21112吨配额,最低成交价为每吨28元,最高成交价为每吨32元。目前,深圳已将635家工业企业纳入碳交易市场中。按计划目标,在2013—2015年,这635家单位获得配额总量合计约1亿吨,到2015年这些企业平均碳强度比2010年下降32%。 相似文献
213.
油墨污泥作为危险废物,实现其低成本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处置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对油墨污泥在500~900℃内进行了热解实验,研究了油墨污泥热解产物的特性,并分析了其低成本处理处置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实验用油墨污泥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高达60. 43%,热解后干污泥减容率可达55%~62%。含水率约80%的污泥经干燥、热解后,固体减容率达到90%,且固体残渣浸出毒性小,可安全填埋。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气体产率增加,热解残渣产率减小,在500℃时气体、热解残渣产率分别为21. 7%、48. 5%,900℃时分别为44. 3%、37. 4%; 600℃时焦油产率最高,达到30. 5%。根据800℃下热解结果进行了能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焦油和气体燃烧产生的能量可满足含水率65%的污泥干燥和热解所需,从而实现污泥热解过程的能量自给。 相似文献
215.
我国环境污染减排中的经济制度,是一项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新兴制度。本文从环境污染减排的税收制度、环境污染减排的交易制度、环境污染减排的环境财政和金融制度、环境污染减排的环境责任保险和押金制度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使其与直接调控措施形成一个有机体系,共同保护环境,促进污染减排计划的顺利实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216.
217.
218.
随着污染的加剧,需不断改进治污技术,排污权交易的作用日益突出。首先阐述了排污权交易及其意义,然后分析了几种不同环境政策对厂商治污技术进步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219.
将现实中的排污权交易视为买卖双方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种博弈行为,而拍卖是充分实现排污权价值的一种有效手段。运用不完全信息博弈(即"贝叶斯博弈")理论分析了排污权的暗标拍卖、政府指导价下的排污权交易和交易所进行的双方报价拍卖等三种典型拍卖交易模式的贝叶斯纳什均衡,认为总体上交易所进行的双方报价拍卖模式更能提高排污权价格的实现效率,指出了上述排污权交易各模式的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220.
住宅遭受交通噪声污染时开发商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住宅遭受交通噪声污染时开发商民事责任的性质入手,探讨了现行声环境质量标准对开发商的适用性和合理性,阐明了开发商的责任范围,提出了完善住宅声环境质量标准的建议。主要结论:目前我国尚缺乏合理的约束开发商的住宅声环境质量标准;开发商的隔声减噪义务主要包括留出与道路之间的防噪距离和采取安装隔声窗、封闭阳台等隔声措施;应将门窗封闭状态下的室内噪声限值颁布为住宅声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