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3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314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53篇
综合类   798篇
基础理论   52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242篇
灾害及防治   6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在流域水电开发生态补偿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四川省金沙江支流硕曲河为案例,提出了该流域水电开发生态补偿的框架构想与思路,对四川甘孜州流域水电开发生态补偿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2.
油田6kV生产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主要采用固定电容补偿方式,这种方式存在不同程度的过补或欠补问题,在谐波源设备大量使用的情况下,给系统运行带来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现采用了静止无功补偿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3条6KV配电线路上进行了试验应用及效果分析,为静止无功补偿技术今后在6KV配电线路上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3.
广西构建生态补偿机制仍存在相关法制不健全,现行财税政策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良性的投融资机制,以及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等方面问题。从加强宣传和提高意识,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完善税收收费制度、投融资机制以及管理体制,并努力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政绩考核制度,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和试点工作等方面探索构建广西生态补偿机制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54.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对于能源的消耗也在不断扩大,同时又与能源的不断消耗形成一个矛盾,如何在能源使用和节能减排的权衡中找到平衡点,就显得日益重要和突出起来。本文从二次能源之一——电能的角度,简单介绍了电能并阐述了节约电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55.
为了保护水源区生态环境和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在评价桐庐县现有生态补偿现状的基础上,整合优化财政补助结构,提出了建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各乡镇的生态补偿资金分配与地区对县域生态环境贡献率、交界断面水质考核和资金使用绩效挂钩的生态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56.
介绍了太湖流域生态补偿现状,对太湖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太湖流域生态补偿关键要建立生态补偿法规、实施垂直统一的环境监测体系及对水质自动监测设施监管,为我国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7.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补给谁”和“补多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生态补偿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传统的通过计量保护区正外部性以确定生态补偿数量的方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违背经济学原理,二是与管理体制不符且法理不足。据此,并考虑到中国相当数量的保护区“没有保护好”的主要因素是保护区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干扰,论文认为应通过控制保护区社区的负外部性来达成对保护区的生态补偿。通过生产函数理论分析,发现通常情况下保护区社区的经济产出与土地面积单调正相关,因此在没有生态补偿的情况下,保护区的划建会使周边社区居民经济收入减少,解决周边社区对保护区干扰的根本途径是利用生态补偿资金发展替代产业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产出。以此认识为基础,文章提出了“虚拟地”概念并发展了定量方法来确定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最低标准,采用武夷山保护区的数据进行了这一方法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58.
促进江湖联系的闸口调度对策及影响区管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的修堤建闸、抵御洪水的治河理念,阻断了江湖联系,造成湿地的生态萎缩。为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提出了新的多目标闸口调度机制,替代传统的、以防洪抗旱为目的的调度机制,力求促进江湖联系,增加湿地活力;为保障该机制的运行和实施,提出了闸口调度影响区的管理办法;并以涨渡湖为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9.
河流水污染损失补偿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水污染问题的突出表现之一是省际间、地区间水污染纠纷接连不断, 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流域不同主体之间建立水污染补偿机制,可以把水污染造成的环境外部损失内部化,从而促使污染者在治污成本和经济补偿之间进行权衡,促进水污染治理措施的有效执行和水污染纠纷的解决。在水污染经济损失评估的基础上,以河流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环境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了污染物排放的空间影响关系,进而把超量排放的环境影响与经济影响联系起来,对模型的基本特征、处理方法和应用范围进行了讨论,并且以太湖流域范围内的京杭运河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了河流水污染损失补偿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模式使我国资源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困境。吉林省的森林资源储量位于全国前列,为了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我国林业工作者反思以往对森林认识和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提出森林分类经营指导思想。文章对吉林省的森林储量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吉林省在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过程中应采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