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3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314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53篇
综合类   798篇
基础理论   52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242篇
灾害及防治   6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简讯     
<正>太湖蓝藻不成灾先进科技作用大近日,中国环保网记者在太湖周边采访得知,由于采取了"智能实时监测"等科技治藻手段,今年太湖没有发生一起蓝藻污染水质事件。蓝藻不成灾,苏州、无锡、雷州三个环太湖区的市民喝上了干净、放心的水。让太湖有了清澈的湖水、丰茂的水草、悠然自得的鱼虾……  相似文献   
62.
盘锦自然湿地在调节区域自然生态环境质量和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盘锦自然湿地现状及作用,全面分析了盘锦自然湿地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建立自然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63.
生态补偿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本文从分析沭河流域的自然状况以及水利建筑入手,解析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因,立足国内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借鉴国外较成功的案例,综合中国流域生态补偿建设中的问题,提出沐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64.
生态补偿是环境保护的一种新的手段,是比较公平的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而环境影响评价中引进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将项目建设的生态损失和经济利益整合在一起、将生态损失进行估算,因此环境影响评价是开展生态补偿实践工作的有效方法。本文中介绍了生态补偿的原则和技术方法,并提出了目前生态补偿实践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6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农业和工业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农业和工业对电力的需求量也加大了。近年来我国兴建了很多水利工程,使其他产业的发展有了电力的保障,可是,兴建水利工程难免会破坏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66.
从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到目前生态旅游的迅速崛起,我们逐渐对旅游业环境保护关注,人民渐渐意识到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游客旅游过后的旅游景点几乎都面临着各种污染的情况出现,与此同时,我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态环境,并且竭尽所能的想保护生态环境,所以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方法,在我国逐渐施行开来。本文主要对旅游环境的相关研究,对旅游业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补偿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7.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的不断发展,波纹补偿器作为关键组件在热力管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铰链型补偿器因其具有补偿量大,补偿距离长、受力形式接近自然补偿管系的特点而呈现优势。本文从实例出发,对铰链型补偿器的选用和管路固定支架推力计算作出浅述。  相似文献   
68.
使用内梅罗指数法和等标污染负荷计算法对巴河流域的水生态环境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巴河流域的污染来源主要为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化肥污染,巴河流域的水污染主要为面源污染.提出严控污染物排放、优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加大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护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健全流域水环境监测体系及用水受益方向流域内水环境...  相似文献   
69.
通过实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能够有效地规范和管理流域内的各种行为,清晰地界定出不同地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从而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自2019年漓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以来,尽管已取得一些成效,但仍存在立法滞后、资金供给不足、上下游政府协调不足等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应当加快立法进程,科学制定横向生态补偿标准,拓宽横向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渠道,加强上下游政府间的协作,推动漓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和完善,促进漓江流域上下游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0.
合理的补偿标准是流域生态补偿的核心,也是激励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者积极性、体现生态系统服务改善价值、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内容.基于成本收益双视角,以渭河流域为例,运用全成本法和选择实验法测算了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的成本收益,进一步借助鲁宾斯坦议价模型核算跨区域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1)为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上游甘肃省的直接治理成本约为35021.27万元/a,间接成本约为107112.26万元/a,全成本约为142133.53万元/a;(2)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改善能够为中下游陕西省带来的收益为252912.96万元;(3)在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成本收益明确的前提下,若上游地区在协商中具有完全耐心或中下游地区完全没有耐心,则上游获得全部净收益,补偿标准为252912.96万元/a;若上游地区完全没有耐心,且当中下游耐心程度(贴现因子)为0.5时,则双方将均分净收益,即补偿标准为197523.25万元/a.总的来看,研究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的成本收益分析及跨区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提供了可行思路,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设定议价双方贴现因子进行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