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9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266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288篇
综合类   887篇
基础理论   52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06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991.
森林生态补偿机制若干重点问题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我国森林资源有限.并且大多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然而森林生态效益的受益者主要是江河中下游地区,一般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因而如何给森林生态效益提供者实施补偿.实现生态公平。建立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显得十分必要,这也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研究提出我国生态补偿政策总体框架和分析评价国内外森杯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进展的基础上.对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重点问题进行操讨:界定了森林生态补偿的内涵与范畴;对补偿森林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分为防护林、特种用途林两类;对森林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估算.考虑营造林的直接投入、保护森林生态功能而放弃经济发展的机会成本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效益三个方面的因素;培育森林生态补偿市场化途径,加强对私人企业的激励机制.建立基金寻求国外非政府组织捐赠机构支持等办法;开征森林生态税,对征收对象、征收范围、征收依据和税率等进行研究;最后提出森林生态补偿的“三步走”战略。包括补偿基金完善阶段。补偿基金与生态税双轨并行阶段。生态税独立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992.
<正>2014年1月18日下午,大爱清尘2014年志愿者年会在北邮科技大厦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出版社副社长车海刚,大爱清尘咨询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严慧英,大爱清尘发起人、著名调查记者王克勤,以及大爱清尘的其他组织者、支持者、志愿者代表等共计150人参加了此次年会。年会回顾了大爱清尘2014年的工作情况,规划了2015年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993.
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不仅有利于缩小区际间的差距,还原生态以价值,而且还是环境降压的出口,促进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文章以生态补偿实践应用的角度为切入点,从流域、省域和地市3个层面系统分析了地方生态补偿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有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地方层面生态补偿所带来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994.
简要介绍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和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及标准;阐述了吉林省流域生态补偿建立的现状;总结建立流域生态补偿的必要性;给出适合吉林省流域生态补偿的模式和计算方法;提出松花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99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污水治理责任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必须分析实际治理需求,考察目前治理现状,借鉴西方治理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农村污水治理责任主体构建,明确农村居民责任主体、其他社会成员责任主体和政府责任主体的理论依据及其责任形式,形成完整的、清晰的、合理的治理责任体系,以此推动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快速、高效、有序进行,保护农村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6.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中央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为我国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智慧城市,是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并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表现,也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信息化、智慧化建设是一个多因素、多变量的系统工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应急物资储备的减灾效益和经济效益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下面,以北京市为例,就提升应急物资储备效益问题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997.
一路走来,两地联席会议制度为流域治理机制带来了哪些深刻变化?利益兼容责任共担"首先从地域上看,两地具有相同浓厚的人文积淀色彩,不仅饮食文化相同许多风俗也相似,而且很多祁门人在景德镇政界担任要职,一衣带水同风同俗使两地的合作有了亲密感,许多问题可以放在桌面上解决。联席会议主要是加强了合作与交流,实现了信息和资料的共享,促进了阊江流域内水环境与水资源的监管工作,形成利益兼容的激励机制与责任共担的约  相似文献   
998.
李梁  李刚 《灾害学》2021,(4):37-41
山西旱涝灾害的发生使当地造成严重的生态损害,为有效补偿旱涝灾害带来的生态损失,现对山西旱涝灾害生态损失补偿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对山西地理位置的分析和特殊气候环境的分析,对当地形成的干旱和洪涝两种灾害以及造成的损失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建立山西旱涝灾害生态损失补偿机制,完成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改善。通过对生态补偿的规划区域分析和调查,构建生态补偿标准成本核算体系需结合三大理论以及三性原则,并制定补偿标准,量化拟定旱涝灾生态损失,以及确定补偿主体、补偿客体,根据居民的收入水平和产业的人均收入,制定生态损失经济补偿分配标准,根据生态损失的类别、量化损失数目的不同,确定生态补偿顺序、规划生态补偿时效,最终实现旱涝灾害生态损失补偿。  相似文献   
999.
跨省流域生态补偿:从合作困境走向责任共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方行政区域的分割,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范围仅局限于省行政区内,局部的流域生态补偿从根本上割裂了流域的整体性,使我国流域生态补偿陷入了"跨不出省界"的困境。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是加强流域上下游之间协商与合作的创新体制,填补了省际间流域生态补偿范围上的空白,有利于实现全流域"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相似文献   
1000.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以渭干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构建了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内容与流程,并以渭干河流域为例,计算了流域上下游生态损益、 居民支付意愿和综合成本,分别作为补偿的最高、 最低和参考标准。结果表明:2007年上游应获得的最高补偿标准为24.83×108元,最低标准为2 443.46×104元,参考标准为6.7×108元。下游各县作为受益者,应支付的补偿额为:库车为818.51×104~28 096.3×104元,补偿参考标准19 927.61×104元;沙雅466.7×104~64 179.1×104元,补偿参考标准17 204.17×104元;新和341.17×104~155 988.7×104元,补偿参考标准为29 998.71×104元。不同补偿标准对流域农牧民福祉产生较大影响,按照参考标准的8.67%进行补偿,就可使上游居民尤其是水源涵养区的农牧民收入水平可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达到流域的平均收入水平。在讨论部分对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面临的难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