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9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从多角度分析新疆于田县50多年来的人口变化状况,其变动由3个波峰和3个波谷组成。增长率最高峰为1984年的34.13‰。最低峰是1964年的-2.29‰。两者相差36.42‰。形成人口高增长率的因素主要是社会稳定、医疗条件改善、文化大革命及政策;而瘟疫流行、自然灾害、人口惯性及政策控制了其增长。同时,由于宽松的少数民族生育政策。其人口控制和变化比发达地区滞盾一个时段.并亵现出偏远、自给自足地区受外界干扰少——一种典型封闭系统的人口变化特征。各类人口模式的变化都表明于田县人口变化已趋于一个较为合理的增长。为该县的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相似文献   
32.
目前,江都市流动收旧人员大都来自周边县市及省外贫困地区的农村,因为职业的缘故,他们大多居住在城郊、农村廉价出租房内;通常他们或拉着三轮车或背着蛇皮袋,整日游走在城市乡村的街头巷尾,以收、捡垃圾废品为生;不少人员还以收购或拾荒为名从事盗窃活动。他们的存在虽然对城市有益,但也给当地的城市管理、  相似文献   
33.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本文探讨了贫困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在系统阐释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困难和障碍的基础上,着重围绕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实施途径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4.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因素的遴选有助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集聚有限的资源,在保护其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同时,高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特点,构建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BP法计算直接关联矩阵,再用DEMATEL法计算中心度和原因度,然后根据摆幅置权法计算综合重要度,最后借鉴二八定律将影响因素指标中综合重要度较高、出现频次较多的因素确定为关键因素。选择云南8个典型的国家级少数民族贫困自治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4个关键因素为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初中毛入学率、贫困对象人口下降率。从生态文明意识、行为、制度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35.
云南民族贫困地区生态坏境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教育、文化、科技落后 ,人口增长过快 ,资源需求压力大 ,加以环保机构不键全 ,投入不足等原因 ,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恶化。必须加强教育 ,控制人口 ,健全环保机制 ,拓宽资金渠道 ,把这些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36.
贫困地区生态经济环境恶劣,人地关系矛盾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不协调是贫困地区致贫的主要根源。要使贫困地区脱贫,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进行人口迁移,减少人口压力,使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发展相适宜。通过对云南省贫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适宜性分析,根据云南省贫困地区的地理区位提出了人口迁移的空间定位构想。  相似文献   
37.
贫困地区农民真的从“新农合”中受益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本公共服务受益均等化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应有效地保障贫困地区的农民大致均等地享受该服务。本文运用边际受益归宿分析技术,实证测度了2007-2011年中国244个地级市(州)的新农合边际受益率,来探究贫困地区的农民是否真的从新农合中受益。研究发现:第一,与富裕地区相比,贫困地区的新农合边际受益率更高。2007-2011年,最贫困地区的新农合边际受益率分别为1.287 8、1.179 3、1.065 9、0.985 7和1.202 7,最富裕地区的新农合边际受益率分别为0.751 8、0.671 6、0.597 6、0.888 8和0.922 9。第二,从动态角度观察,贫困地区与富裕地区新农合边际受益率的差值在逐渐缩小。2007年,最贫困地区和最富裕地区的新农合边际受益率相差0.536 0,2011年,这一差值缩小为0.279 8。第三,传统的平均受益分析低估了贫困地区的新农合受益水平。以2007年为例,通过平均受益分析得到的最贫困地区的受益份额为24.20%,而边际受益归宿分析结果显示,最贫困地区从整体新农合受益提高中增加的受益份额达到了32.20%,较平均受益份额高出8个百分点,亦即,贫困地区的农民从新农合服务的扩张中可以获得更大的受益,在新农合服务的缩减中可能遭受更大的损失。本文的结论表明,国家在新农合中"亲贫"的政策倾向更多地惠及了贫困地区,新农合的受益均等化程度越来越高。为保证贫困地区的农民在更大程度上受益,政府应实施"精准医保扶贫",加大新农合投入;多元化新农合服务供给渠道,加强地区间协调配合;优化新农合资源配置,完善对地方政府和相关官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贫困地区新农合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8.
39.
吴健  马中 《环境保护》2012,(10):28-3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一方面,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广阔的中西部地区,仍然有许多人口处于贫困状态;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非常高昂.环境问题不仅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还不对称地出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40.
本文针对贫困地区经济状况及环保特征,结合达标工作实际,提出资源型贫困地区环保工作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