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2篇
  免费   1234篇
  国内免费   1772篇
安全科学   2461篇
废物处理   100篇
环保管理   714篇
综合类   6203篇
基础理论   780篇
污染及防治   543篇
评价与监测   350篇
社会与环境   1012篇
灾害及防治   805篇
  2024年   241篇
  2023年   660篇
  2022年   663篇
  2021年   720篇
  2020年   542篇
  2019年   539篇
  2018年   422篇
  2017年   485篇
  2016年   504篇
  2015年   531篇
  2014年   835篇
  2013年   491篇
  2012年   660篇
  2011年   615篇
  2010年   590篇
  2009年   574篇
  2008年   556篇
  2007年   491篇
  2006年   448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多氯联苯的气相色谱相对保留时间和理化性质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2.
乌鲁木齐市大气中SO2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联系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的实际状况,建立了精度检验为一级的灰色预测模型,并对大气中的SO2值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993.
苏打盐碱土地区水田水盐运移模拟与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取生 《生态环境》2005,14(3):396-398
井灌种稻虽然是近年来松嫩平原西部土地苏打盐碱化治理的有效途径,但苏打盐碱地种稻改良对土壤盐分状况的长期影响,却缺乏定量化评价。作者选择该区代表性地点,通过田间观测与建立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现有种植条件下的水田盐分动态变化进行了模拟和检验。研究发现,经过一定开垦年限土壤剖面平均含盐量下降到1.5g·kg-1左右后,在降水量正常的条件下,土壤盐分已基本达到平衡,不再随着开垦年限增加而进一步下降。相反,如遇干旱年份土壤盐分还会略有增加。需要进一步采取增加排水次数、改善土壤通透性等其它技术措施,才能使苏打盐碱地种稻改良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4.
推进GIS在环境规划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在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引入环境规划带来的优越性的基础上,通过对目前我国环境领域中GIS应用现状及实例研究,得出要深化GIS在我国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就必须加强GIS上的模型分析,并最终建立起GIS模型库。  相似文献   
995.
996.
保护集镇饮用水河流是当前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现状分析,针对城乡结合部河流以面源为主的特点,找出影响饮用水河流水质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水排放特征.用系统分析方法,将集镇的经济、人口、环境统计资料作为环境管理模型的主要输入信息,经计算机仿真,得出保护水源水质应采取的对策与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997.
西南典型地区降雨中痕量元素的来源—受体模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济  赵倩雪 《环境化学》1990,9(3):25-33
本文报导多元分析技术和化学质量平衡法联用求解贵阳、重庆地区雨样中痕量元素源的分配.首先,用主成份分析法鉴别出燃煤、土壤、燃油、冶金和磷排放源.酸雨研究关心的S,Ca,Mg等元素在燃煤、土壤主成份上载荷大.其次,用绝对主成份分析、因子分析绝对计算法计算源的成份谱,S,Ca,K,Mg,Na等在雨水中量大的元素在源成份谱中的值曾遍偏大.最后用化学质量平衡法的有效方差分析,脊岭回归分析计算源的分配.降雨中量大的痕量元素来自燃煤、土壤和燃油,来自冶金和磷源的量很小.有时,降雨中与燃油有关的S,Ca,K,Mg浓度高于燃煤、土壤有关的浓度,尚是问题.  相似文献   
998.
农业生态系统工业能投的折能系统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99.
生物配体模型(BLM)同时考虑了水中金属离子的化学形态以及阳离子与金属离子在生物配体(BL)上的竞争对其毒性的影响,能成功预测水体金属的生物毒性/有效性.最近,BLM呈现出向土壤环境中拓展的趋势,发展能预测重金属对土壤生物毒性的陆地生物配体模型(t-BLM)正成为最新的国际研究热点.论文模拟土壤溶液,以土壤溶液中的主要阳离子Mg2+为例,通过单因素浓度控制-恒pH营养液培养-陆生植物根伸长抑制试验,定量探讨了不同浓度Mg2+存在下,铜离子(Cu2+)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根的毒性.结果表明,Mg2+浓度升高显著减弱了Cu2+对小麦根的毒性,即呈现出保护效应.证实陆地生态系统中也存在阳离子对重金属植物毒性的保护效应,支持了BLM中阳离子和重金属离子在生物配体上存在竞争结合的假设,即BLM概念适用于陆生植物.定量分析表明,小麦根生长抑制的毒性效应指标EC50(以自由铜离子活度表示)与自由镁离子活度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线性回归方程为:pEC50(Cu2+)=-0.36(Mg2+)+6.47(r2=0.9976),Mg2+对Cu2+毒性的影响强度可以通过该方程进行预测.论文积累了重金属铜对典型陆生受试植物小麦的毒性数据,探讨了t-BLM的构建方法学,并为其发展提供了思路.联合了土壤理化性质、金属形态及生物积累和毒性效应的t-BLM,将提供一个环境风险评价和制定土壤质量标准的新工具.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青海湖地区历年人口和种群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在环境约束下人口和种群持续增长模型,对区域人口适度规模、畜群最大环境容纳量和最大持续产量进行了估算和分析。通过估算得出:青海湖地区牦牛环境容纳量为51.9327万头,最大可持续产量为12.9831万头;藏羊环境容纳量为231.203万只,最大可持续产量为57.8007万只。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建立的相关模型以5a为时间段对青海湖地区未来25a的人口和牲畜数量进行了预测。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力改善草地生态环境、提高草地利用率和增加草地面积、采取人为措施调节牲畜出栏率、改变草畜生态环境等高原牧区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