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36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敬  陆小兰  杨桂朋  徐冠球 《环境科学》2014,35(11):4085-4094
于2013年7月对东海和南黄海海水中CO的浓度分布、时空变化、海-气通量和表层海水中CO微生物消耗进行了研究.夏季东海和南黄海大气中CO的体积分数范围为68×10-9~448×10-9,平均值为117×10-9(SD=68×10-9,n=36),呈现出近岸高、远海低的特点.夏季东海和南黄海表层海水中CO的浓度范围为0.23~7.10 nmol·L-1,平均值为2.49 nmol·L-1(SD=2.11,n=36),CO的浓度受太阳辐射影响明显;不同站位CO浓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基本相同,CO浓度最大值一般出现在表层,随深度增加CO浓度迅速减小.夏季东海和南黄海海水中CO浓度具有明显的周日变化,最大值是最小值的6~40倍.各层最大值基本出现在中午,最小值基本上出现在凌晨前后.CO明显的周日变化特征进一步证明海水中CO主要由光化学产生.调查期间东海和南黄海表层海水中CO相比大气处于过饱和状态,过饱和系数变化范围为1.99~99.18,平均值为29.36(SD=24.42,n=29),表明调查海域是大气中CO的源.调查期间CO的海-气通量变化范围为0.37~44.84μmol·(m2·d)-1,平均值为12.73μmol·(m2·d)-1(SD=11.40,n=29).调查海域CO的微生物消耗培养实验中,CO的浓度随时间增长呈指数降低,消耗过程符合一级反应的特点,微生物消耗速率常数KCO范围为0.12~1.45 h-1,平均值为0.47 h-1(SD=0.55,n=5),微生物消耗速率与盐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2.
研究不同浓度的Cd对铅锌矿区和非矿区重金属超累积植物--小花南芥真菌根际pH的影响,以便更有效地减轻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43.
南汀河流域生态环境特点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丽娟 《云南环境科学》2000,19(3):44-45,43
南汀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频繁,可耕地少,且上游植被稀少。应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制止不合理人为活动对水土保持的破坏,推进清洁生产,提高环境意识,改善和保护流域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4.
选用典型疏松型纳滤膜NF270对离子强度为1.5~24 mmol·L-1的3种无机盐(MgCl2、CaCl2、NaCl)的单一盐溶液、混合盐溶液(MgCl2/CaCl2+NaCl)及某地下水进行纳滤实验,解析该膜在不同离子环境中的阳离子截留特性,并考察Ca2+/Mg2+在膜表面的吸附及对膜表面电荷的屏蔽作用对静电效应和盐离子截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F270膜表面负电荷密度较高,对Ca2+和Mg2+都具有较强的吸附效应.NF270过滤相同离子强度的3种单一盐溶液时(特别是离子强度为1.5~6 mmol·L-1),道南效应较为显著,限定性离子Cl-发挥了重要作用,截留率关系为NaCl >MgCl2≈CaCl2.混合盐溶液中,Ca2+/Mg2+显著降低了膜表面电势的绝对值,在道南效应、空间位阻效应和介电效应的综合作用下,Ca2+/Mg2+在反离子竞争中占据优势,截留率关系为Ca2+/Mg2+>Na+.地下水中同样存在反离子竞争效应,且由于SO42-的存在,提高了各反离子的截留率.  相似文献   
45.
中国山地分区及其开发方向的初步意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山地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这是我国土地构成中一个显著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宜农的土地少,且后备资源不足;而林牧业和多种经营前途广阔。 从生产角度来看,山区的开发、整治是和山地的邻近地区不可分割的。因此,这里称之为山区的应是自然、社会、经济等复杂的地域综合。  相似文献   
46.
南麂列岛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6年4月~2007年3月采集浙江省南麂列岛海域水样,研究了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分布特征、季节动态以及赤潮生物的现状.共鉴定浮游植物93种,其中硅藻35属68种,甲藻11属21种,蓝藻1属2种以及金藻1属2种.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类在不同季节各有不同.南麂海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较高,年平均细胞丰度达到319.03 cells/mL,高峰区集中分布在春季和夏季.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多项生态学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7.
南黄海表层海水重金属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根据1997~2004年每年1次的南黄海表层海水重金属(As、Cd、Cu、Hg、Pb、Zn)及有关环境因子的调查数据,重点研究了2003-10南黄海表层海水重金属的分布特征、控制其分布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以及8 a的年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3-10南黄海表层海水中As、Cd、Cu、Hg、Pb、Z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33、0.078、1.41、0.0036、0.37、6.21μg/L.8 a中重金属除Zn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外,其它元素变化较小.重金属的分布模式与离岸距离有关,即除Pb外,在离岸较远的南黄海中部地区含量较低,而近岸海区则普遍较高,这种分布模式典型地体现了人类活动对近海的影响.对于重金属在局部海区的分布,亦存在其它控制因子,如Pb受大气沉降影响较大, Cd与海水盐度和pH密切相关, Hg受海水中有机碳浓度影响较大,沉积物再悬浮影响着As的浓度与分布, Cu、Zn则典型地受到了径流和排污的影响.8 a海水重金属浓度的均值皆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ERI)分析2003年6种重金属的叠加生态效应,结果显示海水总的重金属生态危害指数较可发生重金属生态危害的ERI值小一个数量级,这从重金属的角度说明南黄海海水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48.
本文论证了中国海域基底与邻区古构造演化关系,中朝地台与京畿地块以北对应。中下扬子台拗东延为朝南古拗陷,东南地槽系连接本州地槽系,华夏地块经东海接日本“南方大陆”,华夏和印支地块隶属于南海—东海地台的边缘地块。  相似文献   
49.
川西南阿什及尔期地层中的全岩REE分配模式显示 ,含有浮游笔石和小型无铰纲腕足类的黑色页岩具有较低的Ce异常值 (0 .6 2~ 0 .74) ,而含有底栖三叶虫、有铰纲腕足类和藻类的非黑色页岩则具有较高的Ce异常值 (0 .92~ 1.30 )。Ce与其他元素的相关分析进一步揭示 ,Ce与Fe的相关性最好 (r =0 .85 ) ,与P的相关性次之 (r =0 .6 1) ,与Al的相关性较差 (r =0 .2 9) ,而与Mn和Ca几乎不相关 (r =0 .14,r =- 0 .0 2 )。实际观察可能表明 ,研究区底层水体在氧化和碱性条件下 ,Ce氧化为Ce4 + 并进入Fe的氢氧化物和磷酸盐的晶格中 ,或者被吸附到它们的表面 ,造成Ce在氧化水体中呈现负异常而在同期氧化沉积物中呈现正异常或负异常不明显 ;相反 ,在还原和酸性条件下 ,Ce在水体中以 +3价状态富集 ,引起Ce在同期缺氧沉积物中呈现明显负异常。作为古海水氧化还原指示的全岩Ce异常 ,通常限定于解释远洋细粒沉积物的沉积环境。我们的研究结果说明 ,移去化石骨骼 (通常是磷酸盐化石骨骼 )的浅海细粒沉积物同样可以用于全岩REE分析 ,以获得可靠的能够指示古海水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Ce异常  相似文献   
50.
本文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测定浒苔和马尾藻中As、Cd、Cr、Cu、Mn、Pb、Zn的含量,并比较了样品对各金属的富集系数,对各金属含量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浒苔样品中痕量金属平均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Zn > Cu ≈ Mn > As > Cr > Cd > Pb,马尾藻中依次为As > Zn > Cu > Mn > Cd > Cr > Pb。浒苔对于各金属富集系数大小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Cu > Cr ≈ Cd > Zn > Mn > As > Pb,马尾藻为As > Cd > Cu > Zn > Cr > Pb ≈ Mn。紫菜和螺旋藻标准物质回收率为81.95%~108.75%和81.43%~109.74%,两种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7.88%~104.76%和86.11%~112.29%,标准工作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操作简便,适用于检测大型海藻中痕量金属的含量,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