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71篇
基础理论   16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TRMM卫星资料对陕西及周边地区夏季降水的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02~2006年夏季6~8月热带降水测量(TRMM)卫星3841RT类数据资料,以发生在陕西及周边地区的连阴雨、暴雨和日降水量序列事件为例,通过比较TRMM卫星降水资料与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的差异,分析了TRMM卫星对陕西及其周边地区夏季降水过程的探测能力。结果说明TRMM卫星反映的陕西及周边地区夏季降水量值偏小,但探测结果能够大致表现陕西关中和陕南及同纬度周边地区夏季降水量的基本特征,对陕西北部地区夏季降水量的探测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32.
长江南京和镇江年最高水位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南京、镇江两站的长江水位和降水量及长江大通站流量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南京和镇江两地长江年最高水位的周期和趋势变化特征,以及两地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了出现年最高水位的可能原因。发现年最高水位的出现往往是天文潮位、上游来水和当地降水等其中某个因素起主导作用,或者是几个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特别是当这3个因素共同作用时会使水位非常高,而往往超过警戒水位。  相似文献   
133.
大气降水同位素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地区水循环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而基于降水样品实测数据在高纬度寒冷地区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基于2020年7月—2021年6月一个水文年周期内68个大气降水样品,测定了降水中的δD和δ18O,分析了哈尔滨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结果表明:(1)哈尔滨大气降水中δD和δ18O平均值分别为-89.33‰和-12.46‰,具有明显的冬低夏高的特点,年内变化范围均较大,分别为-275.50‰~-3.67‰和-35.68‰~-1.10‰,较全球平均值低67.33‰和8.46‰,较中国平均值低39.33‰和4.46‰.(2)哈尔滨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7.66δ18O+6.29(R2=0.98),斜率和截距与全球的8和10和中国大气降水线的7.9和8.2接近,与东北地区大气降水线的7.20和-2.39相比,斜率差异较小而截距差异明显.(3)氢氧同位素与气温之间的拟合方程为:δD=0.34T-15.40(R2=0.41,p<0.01),δ18O=2.5...  相似文献   
134.
ENSO事件对汉江上游暴雨洪水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汉江上游1951~2010年降水量、洪水与ENSO事件进行χ2检验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在El Nino事件年,汉江上游年降水量显著减少;与非La Nina年相比,La Nina年降水量略有增多,但没有达到显著变化水平;汉江上游洪水与ENSO事件关系密切:在上一年年底或本年年初有较强El Nino,且当年为El Nino向La Nina转换的年份,发生洪水的概率最大,相关性超过极显著水平,且洪峰大,成灾重,可能会发生最大流量20 000 m3/s以上的大洪水甚至超过30 000 m3/s(安康站)的特大洪水;在非El Nino也非La Nina事件发生的年份,大洪水的发生概率较低;发生El Nino事件或La Nina事件的当年,发生大洪水的频次也不高,相对于El Nino事件年,La Nina事件年,尤其是连续发生La Nina事件的年份,发生洪水的概率略大。这些结果对于指导汉江上游农业生产、水资源开发和防洪减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5.
西南水汽通道上昆明站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位于西南水汽通道上的昆明站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比率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旱季(11~4月)降水中平均δ18O明显高于雨季(5~10月)。显著的降水量效应说明昆明站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低纬度海洋。与全球大气水线相比,昆明站大气水线的斜率和常数项均较小。这与雨滴在未饱和大气中降落时重同位素的蒸发富集作用有关。统计分析显示,近地面温度露点差ΔTd与降水中稳定同位素比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旱季,受大陆性气团的影响,空气干燥,降水量小,大气中ΔTd大,因此蒸发强,重同位素的富集作用强,从而降水中稳定同位素比率高;在雨季,受来自海洋水汽的影响,空气湿润,降水量大,大气中ΔTd小,因此蒸发弱,重同位素的富集作用轻,从而降水中稳定同位素比率低。据此推测,降水量效应可能是不同水汽来源对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影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6.
三峡库区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分析库区降水的时空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三峡库区及周边46个气象站点资料,分别采用反距离加权法、样条函数法、普通克里金法、协同克里金法等4种空间插值方法,对三峡库区1961~2005年45年间的年平均降水量、月平均降水量进行了空间插值模拟与交叉检验,并对三峡库区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检验结果表明,考虑高程的协同克里金法整体插值效果要优于其他3种插值法。但通过站点误差分析,协同克里金法并非对每一个站点的插值精度都高。研究发现,在剔除其中2个高海拔站点的情况下,可以显著提高协同克里金的空间插值效果。由插值得到的三峡库区降水分布图可知,大部分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处于 1000~1200 mm ,而年内降水分配不均匀,夏季降水约占年降水量的45%。  相似文献   
137.
Hg~0蒸气压高、水溶性低,主要以蒸气态存在于空气中,在大气中滞留时间长达1年,能随大气环流进行远距离传输,在传输过程中可被大气中的强氧化剂氧化成活性二价汞(Hg~(2+)).Hg~(2+)水溶性高,能够随大气沉降进入生态系统,并通过食物链逐级富集,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38.
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79—2018年川藏铁路沿线区域气候特征.研究了2014—2018年夏季气温日较差(DTR)的变化趋势,以及2014—2018年夏季DTR与地面太阳辐射(SSR)、总降水量(TP)、总云量(TCC)、海拔(DEM)和地表平均蒸发率(MER)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气温呈上升趋势,2...  相似文献   
139.
GPS可降水量与大雾天气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7年12月成都地基GPS网络观测数据反演的大气可降水量和地面自动气象站网观测资料,分析了对成都市交通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7次大雾天气过程。通过对有雾和无雾时GPS可降水量、地面空气比湿的合成分析,从雾区上空和近地层水汽变化分析了四川盆地辐射雾形成的原因,而GPS可降水量的日变化特征可为大雾天气的短时临近预警预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40.
酸雨严重损害农业和森林,利用气候倾向率及相关系数方法统计分析佳木斯站酸雨形成以及风向、风速、降水对酸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月平均H值与电导率呈明显正相关,为0.707;当SW为主导风向时,酸雨发生频率最大为17%;不同等级降水酸雨发生频率差异大,在降水量510 mm时,酸雨发生的频率最大,超过22%;月平均H最小值出现在8月,为6.13,酸雨发生的频率在8月也最高,为17.61%,酸雨发生次数占降水总数在10月最高,为23.01%,降水酸性在夏季最强,夏季和秋季酸雨发生频率最高;酸雨年平均H值具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升幅为0.311℃/10 a,佳木斯酸雨整体呈下降趋势,受污染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